唯独“无花”不竞芳,累累甜蜜请君尝

文汇网

微信图片_20220921165603.jpg

▲无花果园

无花果是地道的“西域来客”。东海之滨的崇明,原本与这种神奇水果并无缘分。

2005年,张淑梅与丈夫王永成搭上渡轮,驶往横沙。这对来沪务工已满6年的东北夫妇心间,满怀着这样一种决心——他们要在上海拥有一片无花果园。

寒来暑往十八载,张淑梅依然操劳在无花果林间。在她的表率和启示下,无花果种植正在崇明全区铺展开来,越来越多农人,正因这种奇妙水果走上致富之路。

梦想扎根在横沙

1999年,张淑梅与王永成告别家乡吉林通化的苹果园,来到上海宝山打拼。陌生的城市里,再多的苦与累,只要有彼此相伴,便也不觉辛酸。然而,与土地暌违日久,这对朴实的东北夫妇心中,有种别样的“乡愁”开始滋长——“还是想整片儿果园。”不知是谁先发出的感慨,逐渐成为俩人的共同心声。

闲暇时,王永成喜欢四处逛逛。某天,他途经一处无花果园,见其虽规模不大,但叶茂果繁,生气勃勃。王永成心下喜欢,便与工作人员攀谈起来。听闻无花果生命力极强、易于打理,上海本地需求大、种植少,再亲尝上几颗果实,一个设想,便水到渠成般在他心头浮现。

2005年,夫妇二人怀揣5000元积蓄,来到横沙乡民东村,盘下20亩地,栽下了当初王永成路遇果园里修剪下来的2000根旁枝。这里地处江海交界,土地盐碱度高,却不妨碍无花果生长;交通稍显麻烦,但也因此地价低廉,算得上理想选址。然而,和他们打交道的村民里,几乎没有人看好果园的前景。实际上,岛上前些年刚有农户试种无花果,据说销路颇成问题,最终也未成气候。

张淑梅心里其实也在打鼓:“咱只在山洼洼里种过苹果,也不懂无花果的技术,能成吗?”“只要用心,咱们肯定成!”丈夫语气坚定。就这样,怀揣着梦想初步实现的甜蜜、对未来的憧憬和小小不安,张淑梅和王永成在横沙岛扎下根来。

一路磨折,从未言弃

“一开始肯定没经验,也没个人让我们去学去问。是挺不容易的。”回想起创业之初的种种,张淑梅感慨道,“好在我老公是个肯钻研的人,靠着自己看书学习、下地实践,总算摸到了种植的门路。”那些日子里,两人白天在田头忙个不停,晚上对着农技书本使劲钻研,隔三差五还要赶赴市区的集贸市场探听情况、考察销路,为将来卖果子想辙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果树下地第二年,就有了可观的收成,亩产达到三四千斤。丰收在盛夏时节到来,张淑梅和王永成每天天不亮就要下地采摘;岛上卡车稀缺,夫妻俩便蹬上小三轮,头顶烈日,满载一车甜蜜,往返于果园和码头之间;为了打开销路,曹杨和北蔡两处市场内,更是回响着他们的吆喝。靠着过硬的品质、公道的价格,以及地产无花果本身的稀缺性,小果园的产出很快脱销。听得这是横沙无花果,众人啧啧称奇之余,也有中间商主动递出橄榄枝,以优厚条件进行收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冬天,眼看果树逐渐丰产、销路基本稳定,一切迈入正轨,王永成却在老家通化不幸身故。噩耗传来,张淑梅如坠冰窟,费尽千辛万苦,一家人的梦想眼看就要实现,往后的路可怎么走?儿子怕母亲扛不住,劝她别再操持果园了,但张淑梅只是稍作思量,便下定了决心,“这果园是你父亲一辈子的心血,我得扛下去。”

多数人对辛苦的劳作避之唯恐不及,张淑梅却以之为良药。一个人的日子无疑更加辛苦——小果园除了采摘农忙时,惯常不雇工人,里头外头,便全靠张淑梅自己打理。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天不黑她便不收工;无花果树最大的天敌“桑天牛”,不能打药,只能靠人工抓,为此,张淑梅每天都要在果园里转上好几圈。自2011年起,弟弟张树良也来到横沙,姐弟二人有着一样吃苦耐劳的品质,此后又合力包下20亩地,把果园产出提升了一倍以上。

随着果园生意越发红火,批发商也时常进岛收购,他们带走优质的无花果,又带来更旺盛的需求。渐渐地,更多本地农户开始加入无花果种植的行列。“每当他们问我种植问题,我都用心解答帮忙。”作为横沙无花果种植的先行者,张淑梅没有派头、从不藏私,对人对事,始终如丈夫所践行的那般“用心”。

生活依然继续

今夏,仅比横沙果园略晚几天,弟弟张树良在建设镇虹桥村的无花果园收获了。80亩的规模,更先进的种植技术、更丰富的产品、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地段,意味着更光明的前景。而仅横沙一乡,今年无花果种植总面积已超过450亩,在整个东部沿海都有了一定名气,连远在山东的果商都前来进货。张淑梅当年栽下的那棵树,正让更多崇明人走上致富之路。

而张淑梅依然守候在果林尽头的小屋里,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品,便只有各式各样的农具与无花果包装盒。十多年来,她在这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要说辛苦,其实哪时候都一样。”面对生活,张淑梅始终是不屈的强者,“只要好好干,就能把日子过好。”

靠着这几十亩无花果林里洒下的汗水,张淑梅为一大家人谋得了更好的生活,“能让更多人吃上无花果,也为自家人带来更好的条件,我还是挺骄傲的。”

她坚信土地的力量,“儿子如今也在上海城里打拼,每当他迷茫时,我也劝他来做农业,土地永远不会辜负你。”

一座小屋,一汪池塘,一条老狗,一片果园。日子依旧稀松平常、繁重的农活也一如既往。那些年里张淑梅和丈夫一起种下的无花果树,如今依旧枝繁叶茂,将一身草药般的芳香摇落风中、播撒人间。

“千山花开万树香, 唯独无花不竞芳。绿衣婆娑默然立,累累甜蜜请君尝。”一果知秋,是享受幸福的时候了。

  作者:朱远哲 史博臻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