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禹都》
苏 华 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近百年来,大禹是中国远古史真实的存在,还是汉儒编造出来的界于人神之间的偶像?大禹治水是神话传说,还是前夏真实的水利工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井田沟池之制创立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夏这个朝代?大禹的都城在哪里?大夏之墟在何地?这是探索夏文化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和必须要给出的答案。
《大夏禹都》没有纠缠于人人均可立论的某几条历史文献,也没有陷入何地是夏都的争论漩涡,而是以中国现代最具科学精神的考古学家李济选择古河东地区进行探索华夏文明的调查首选之地为开端,以1957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主持进行的豫西、晋南夏墟调查为历史叙事的延长线,利用大量的图典和相关通志、府志、县志,通过历史逻辑学的比勘、对照、分析,对颇有争议且久无定论的“禹生四川石纽说”;考古名家邹衡“以论证史””的“郑亳说”;李伯谦的“夏族与夏文化的发祥地在豫西地区,而不在晋南”说;占据历史和考古学界主流地位的“夏都阳城说”,予以了完全不同的结论:所谓的夏,就是早期中国的文明之曙;夏人,就是活动在古河东地区的华夏族的中国人;夏墟,就是夏朝灭亡后的旧地——不会超出夏禹时代九州向其国都进贡的大安邑王畿之区域;而夏王朝的第一个国都,便是禹都安邑。
与已见诸于图书市场的夏史著作不同,《大夏禹都》一书以寻找夏墟和探寻夏文化的几位关键性的人物为中心,围绕着他们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贡献和主要学术活动及观点,展开了引人入胜的现场还原;书中的新材料和从方志中发掘、研判出的新史料在每个章节中几乎都有显现,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新体验和对何谓夏文化、夏文明、夏都,可以进行再思考的新空间。
《大夏禹都》还对夏朝的主体人物禹帝的家世、事功和夏朝的帝王谱系进行了完整清晰的描写;对过去没加确指的禹都,从定都到营建的地理、政治、军事、经济要素做出了符合逻辑链条的平实描述。对夏商周三代感兴趣的读者,在该书中,不仅可以看到令人信服的夏都诞生在古河东的历史事实,还可以看到很有力的“垣曲原来是汤都”的精彩篇章。
《大夏禹都》用大禹治水的科学精神,为河东大地上诞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作了学术和文学相结合的完美叙事。严谨与宽容,考古与史实,发现与甄别,史料与识见,就像一首大禹纪念歌,将民族英雄大禹的丰功伟绩,“大明垂象、夏甸重光”的大夏遗躅,在中华大地辽阔地奏响。
作者:欢 颜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