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绣娘十亿产值 ! 上海帮扶点亮云南彝乡梦想

文汇网

微信图片_20220913154344.jpg

今年的订单起来了,比我们预想的愿景还要红火!”昨天,接到采访电话时,云南楚雄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欣喜地透露了这个好消息。当地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串串数字令人振奋:截至11月,全州有彝绣经营户538户,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重点企业12户,绣娘5.7万人,预计2022年可实现增加值2.45亿元,比去年翻一番。

“5.7万还不包括有一定技能、经过短期培训可以形成‘即战力’的农村留守妇女,如果算上的话人更多。今年的增加值是2012年的10倍。”李汶娟表示,上海市有关部门、企业、高校等从资源整合、要素保障、平台打造、企业壮大、市场推介、产业聚集等方面形成了多点有力支撑,不断拓展文化帮扶新路径,与云南干部群众携手,强化楚雄文化产业的“造血”能力。楚雄力争到2025年,发展壮大10个年营业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骨干彝绣企业,20个年营业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重点彝绣企业,100个年营业收入达100万元以上的彝绣企业,实现10万绣娘、10亿元产值目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谱写沪滇合作新篇章的过程中,“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绣坊、村村有绣娘”的彝乡梦想,正插上“非遗帮扶”翅膀,加速实现。

沪滇携手开展彝绣特色产业推介 (2).jpg

搭建政府平台,让更多妈妈留在家门口就业

紧盯架子上的绣布,双手灵巧地走针,一只绿孔雀正逐渐成形……在楚雄州南华县七彩彝绣加工厂,车间主任李国秀正带领数十名绣娘赶制即将“出山入海”的订单。这个车间,大多数都是像李国秀这样的“妈妈”绣娘,过去,她们长期外出务工,却一直忧心家中的孩子和老人。

依托沪滇协作平台,南华县探索出“一个中心、多个分部”“沪滇项目+公司+车间+绣娘”的文创产业振兴模式,多批次、分等级招募培训绣娘,将公司订单化整为零分包入户。

蓝天白云下,喂着鸡、带着娃、绣着花、养着家……更多外出务工的绣娘回到家门口创收,成为千里彝山脱贫致富的主力军之一。

微信图片_20220913154331.jpg

对口协作既要搭建政府平台,也要用好市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有效带动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壮大。

上个月,在绿春县牛孔镇活动室,上百名绣娘齐聚一堂,与上海华阳社区华恩爱心志愿服务社主任靳英丽进行“针线”交流。华恩服务社与绿春县妇联协作,定期举办骨干绣娘培训班,而技艺较高的绣娘,将到上海参加为期10天的参观学习。

靳英丽的到来,还创新产业模式为绣娘们带来新的订单。“我在上海把设计研发的花型做好给她们,她们就依着自己本民族的绣法不断注入自己的元素。”靳英丽说。随后的4天里,绣娘们共绣出100余份“彩云绣娘”的绣品,被上海方回购,最终,这些绣品会带回上海制成精美工艺品出售。

1000.jpg

强化“造血”借船“出山”,助彝绣影响力提升

近年来,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沪滇协作机制支持楚雄彝绣进入上海消费市场,组织彝绣企业参加进博会,并通过长三角文博会开设楚雄彝绣专门展区专场推介,为彝绣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上海还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帮助楚雄制播音乐电影《彝乡之恋》,打造大型民族服饰音乐舞蹈《云绣彝裳》,实施楚雄民族服装服饰产业化国际化项目。

与此同时,艳丽的山茶花、清秀的羊角纹,以创意巧妙、配色大胆、设计精美闻名的彝绣“精灵”轻身跃上现代服装、挎包、围巾……正跨过高山,漂洋过海,走进各大秀场:2019年4月,楚雄彝绣第一次走进上海时装周的大舞台;同年9月,彝绣精品亮相纽约时装周。“感谢上海,彝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登上世界舞台,诠释技艺之美。”当走秀结束,楚雄州文产办负责人周兵已难掩激动。

沪滇携手开展彝绣特色产业推介 (1).jpg

频繁的惊艳亮相让彝绣收获了更多“芳心”。

七彩彝绣总经理丁兰英还记得,正是在沪上推介会上,多位企业负责人对她的产品产生兴趣,立即动身来南华考察,公司此后便有了更多沿海地区的订单。去年,公司实现多元化产品开发,研发手提包、笔记本、披肩等300多个种类的1000多个产品,销往上海、北京、福建等地,还有产品远销新加坡等国。

通过持续帮扶——抓订单、搞培训、拓市场、保供给、塑品牌,楚雄彝绣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础不断夯实,市场不断拓展,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的三大转变。

永仁赛装节.JPG

下“绣花”功夫,携手打造全产业链

对口帮扶云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上海援滇干部、楚雄州委副秘书长王梁表示,新征程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沪滇协作,需要下“绣花”功夫,从而更加精细、精准、有效。

目前,东方国际正与东华大学专业团队联手,为楚雄彝绣量身定制的民族民间手工刺绣行业标准:外观露底痕,不允许;疵点、渍、破损,不允许;优等品与标准样一致,整体不偏位……

彝绣文创产品 (4).jpg

除了“彝绣标”,为破解彝绣产业尚存的一些发展瓶颈,上海正携手楚雄为打造从生产端到市场端的全产业链夯实基础:建设助推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孵化的“彝绣园”;推出保证纯手工绣品的“彝绣保”;成立彝绣专家工作站和彝绣专家智库,打造“彝绣库”;利用展会、时装周等平台打造“彝绣秀”;推出体验彝绣传承的精品旅游线路“彝绣游”等。

彝绣文创产品 (3).jpg

上海市第十二批援滇干部联络组组长边慧夏表示,下一步,援滇干部将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沪滇协作的桥梁纽带作用,对接好专业企业、搭建好消费平台,推动彝绣这一非遗文化产品成为云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我们将推进云南千年彝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彝绣产业‘补链延链固链强链’,塑造高端化、标准化、时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云南彝绣品牌,助力云南打造成为全国民族刺绣非遗文化的示范地和彝绣产业聚集发展的新高地。”他说。



  作者:赵征南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范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