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育未来 | 市三女中的垒球荣光在他们手中传承

文汇网

1742147399.jpg

走进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这座拥有130余年历史的学校,一片垒球场、一块打击笼映入眼帘。拥有悠久历史的垒球队已成为市三女中的体育教学品牌,在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中斩获垒球比赛A组亚军。

自上世纪40年代创立校队以来,垒球已成为市三女中一张亮丽的体育名片。80年代,市三女中垒球队被命名为首批上海市13支高水平运动队之一,此后在1993至1995年间荣获全国青年女子垒球锦标赛中三连冠。2008年,市三女中垒球队被认定为“学校办二线运动队”,并被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命名为“国家垒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如今,市三女中垒球的荣光传承到体育教研组组长沈苏与垒球队教练柳平平的手中。1991年大学毕业后,沈苏来到市三女中任教,“由于当时学校需要垒球教练,而我正好在中学时练过垒球。”一年后,在市三女中建校100周年之际,学校聘请资深教练柳平平担任垒球队主教练。而在1987年至1989年三年间,柳平平恰是沈苏在长宁区古北中学时的教练,他曾带该校垒球队参加全国青年赛事。自此,柳平平与沈苏这对师徒再次重聚校园,这般美妙的缘分持续至今。

823120078.jpg

2019年夏天,时年60岁的柳平平原计划退休。在全国青年女子垒球锦标赛结束后全队从贵州返沪路上,沈苏向队伍宣布这一消息时,“几乎所有队员都抱头痛哭,她们一个个问我:‘柳教练真的要退休了吗?’”此后,柳平平被市三女中返聘担任垒球队教练一职,“我想继续为市三女中的垒球事业做出贡献。只要身体允许,学校需要我,我就会继续培养垒球人才。”

多年来,市三女中已向上海市垒球一线队输送了戴玉红、基莉莉、杨晨燕、唐琳、王钰莹等球员。2009年从市三女中毕业后,王钰莹进入上海女垒,从此开始专业运动员生涯,随队获得第一届青运会冠军、第十四届全运会季军。去年王钰莹入选2022年7月全国垒球联赛“完美九人”成团阵容,“垒球对于我不仅仅是运动项目,它让我收获了永不放弃的精神,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而这一切都源于在市三垒球队的砺炼。”

随着部分高校取消了垒球项目的体育特招,垒球运动员的升学路愈发狭窄,市三女中也面临着选材难、人才少等难题。目前,市三女中垒球队仅有12名运动员,勉强达到上场参赛人数。柳平平与沈苏不仅是训练场上的好搭档,更是彼此支撑的支柱。沈苏如此描述“师傅”之于她的意义,“市三女中垒球队怎么能离开师傅呢?如果没有他,我可能也撑不了那么久。”

563960924.jpg

无论烈日炎炎或寒冬腊月,每天下午3时40分起,市三女中垒球队队员们陆续前来参加训练,直到天黑。柳平平承认,读书与训练之间难以避免地存在一定矛盾。针对读训矛盾,垒球队定期召开家长会,成立家委会;教练与家长各司其职,在学生训练之余抓好功课。柳平平认为,虽然目前市三女中垒球队是“校办二线运动队”,但学校培养的依然是“学生运动员”,“无论在平时训练还是生活中,我们都教育她们学习应当放在首位,而垒球只是一项技能。只有掌握一项技能后,她们才能在踏出校园后为社会作出贡献。”

在平日训练中,柳平平以言传身教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垒球场上,鞠躬致敬、握手招呼是最基本的礼仪。因此除技战术外,进出球场行鞠躬礼、进入打击区应行举手礼、比赛前后相互敬礼……这些垒球礼仪也是柳平平与沈苏在平日训练中注重的部分。沈苏坦言,“入选垒球队的队员第一堂课,就是学做人。”

垒球场上的经历,为队员们日后的人生带去特殊的意义。曾随队夺得全国青年锦标赛三连冠的陈璟琰认为,市三女中校队的训练和比赛让自己收获了抗压能力与好胜心,在此后的事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毕业后,陈璟琰成为一名英语教师,她坦言,每当自己坚持不住想要放弃时,垒球比赛里胶着的场景总会激励自己前行,“高二那场与上海市少体校的冠亚军之争在我脑海中闪过无数次。遇到那样强大的对手,如果轻言放弃,怎会有今天的自己?怎会有全队三连冠的不朽荣誉?”或许这正是体育育人功能的最好体现。



  作者:吴雨伦

       图片:市三女中

  编辑:谷苗

责任编辑: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