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古籍修复和保存新模式,上图完成《瀛环志略》修复与活化

文汇网

IMG_5127(1).JPG

▲《瀛环志略》修复后书影

不久前,上海图书馆圆满完成了馆藏珍贵古籍《瀛环志略》的修复工作,据悉,该项目属于上海图书馆参加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九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古籍修复项目”之一。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提升古籍修复能力,加强濒危古籍抢救性修复。”上海图书馆在古籍修复领域有深厚的积累和底蕴,拥有“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以及“古籍修复”两项非遗技艺的传承。通过这次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下的古籍修复项目,上海图书馆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基础上,使得古籍修复技艺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同时还加强了古籍修复人才梯队建设。上海图书馆负责人告诉记者:“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来加强古籍修复和保护的力度,期待与高科技企业携手推动古籍数字化,进而让古籍走入年轻人、走入老百姓。”

《瀛环志略》让近代国人“看世界”

《瀛环志略》作者为清朝名臣、学者徐继畬。内容主要是介绍世界地理、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为中国最早自编的两部世界地理著作之一。而上海图书馆所藏《瀛环志略》是首次刊刻于福州,是馆藏中最早的一个本子,尤为珍贵。该书以图为纲展开叙述,共收图四十二幅,包括东半球、西半球的全图和各洲各国的分图。上海图书馆古籍整理研究部沈从文告诉记者:“《瀛环志略》地图多基自西方的地图册,虽然仍很粗糙,但所勾勒之地的大致形状和位置都比较准确,是当时中国出版物中最好的。 ”

IMG_5128(1).JPG

▲《瀛环志略》修复前

《瀛环志略》不仅地图数量多,还用了非常生动的语言描述地理,对于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起了非常好的普及作用。比如描绘世界地形:“大地之土,环北冰海而生,披离下垂如肺叶凹凸,参差不一。”描绘美洲的形状:“北土形如飞鱼,南北似人股之著肥裤,中有细腰相连。”描绘意大利:“斜伸于地中海,似人股之著屐者。”不少近代的知识分子通过该书“看世界”。比如康有为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记述自己看了《瀛环志略》才“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梁启超在《三十自述》中说 “从坊间购得《瀛环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瀛环志略》中的文字内容甚至还被制成石碑。镶嵌在美国华盛顿纪念碑内壁上。1998年6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提到了徐继畬,也是因为这块石碑。所以,《瀛环志略》具有相当高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当代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周振鹤评价《瀛环志略》“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地理图志,徐继畲客观地将中国降为万国之一,走出‘天下’的阴影,进入世界新境,‘瀛环’就是世界的意思。”

非遗传承与技术手段齐心协力,征服“让人恼火”的困难

正因为如此,《瀛环志略》才被上海图书馆选为首个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的修复项目。在《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古籍事业,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古籍工作的良好氛围。”实际上,早在2021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字节跳动联合建立“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并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三方联手,在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方向开展深度合作。2022年3月上海图书馆参加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九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古籍修复项目”,探索新的古籍修复和保存模式。

在具体修复工作开展后,上海图书馆古籍修复团队遇到了不少新困难、新阻力。由于年代久远,《瀛环志略》原书六册的破损病害情况包括虫蛀、磨损、污渍、撕裂、老化及变色现象,部分出现了黄褐色氧化斑。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上海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张品芳与青年修复师吕迎吉、陈茜、张舒组成的项目修复团队,对该书开展修复,但最初的情况并不顺利,其中最困难的点就是书籍可能因受潮而不平整,书头和书脚呈波浪形,书口和书背除有波浪形之外,还存在书叶参差不齐的现象。以往遇到这种情况,通常用压书机将纸张压平即可,但修复《瀛环志略》没那么容易——这些纸张从压书机里拿出来后,过了一段时间又逐渐恢复到此前的波浪形状态。“团队里对这种情况都很恼火。” 张品芳笑着向记者介绍当时的情况。

IMG_5131(1).JPG

▲项目组成员讨论制定修复方案

面对困难,只有迎难而上。经过对古籍破损状态进行分析研究,修复团队编制修复方案,确立技术路线:首先进行纸张纤维取样分析、色度测试、纸张PH值酸碱度测试等定量测试分析,尽力做到修复过程科学、定量、可逆。且为保证珍贵古籍文物安全,脱酸过程中采取了预修复,决定最终实施方案。

潮湿不仅带来纸张波浪形的麻烦,而且原书由于经历时间太久而品相很差,用张品芳的话说就是:“就像白衬衣很久没洗后各种色块和痕迹。”修复团队用纯水对原书进行清洗,并且花了很大心思选择修复原书破损处的纸张。经过仔细研究原和认真思考,修复团队最终决定书皮纸选用植物染料制作的仿明清库瓷青纸,用天然丝线装订,并配以书签。不仅有效保护了文献,更提升了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瀛环志略》被修复后,整体恢复平整,书口书背平直,补纸颜色协调,纸张强度与柔韧性也得以增加。

IMG_7976.jpeg

▲修复过程对比图

修复《瀛环志略》不仅要求技艺水平,也对修复师熟练使用仪器、科学分析各种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张品芳告诉:“经过修复《瀛环志略》,修复师团队的科研意识得到提升、对数据的归纳总结水平等多方面的科研能力得到锻炼,为今后继续开展研究性古籍专项修复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古籍数字化让古籍传承更专业,也可以更普及

互联网时代,人们阅读的便利性、丰富性已经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也正因如此,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时间赛跑。加强中华文化古籍保护和传承,推动修复、活化和传播能力建设,对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要求“推进古籍数字化”,并且指出“支持古籍数字化重点单位做强做优,加强古籍数字化资源管理和开放共享”。目前,修复后的《瀛环志略》电子版已经上线,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在上海图书馆或者网络访问的形式在线阅读该书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全国家古籍数字化工作不断健全、古籍数据流通和协同管理不断加强,使得全国古籍数字化资源实现汇聚共享,对广大古籍研究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巨大便利。同时,古籍行业内人士也提出要重视古籍普及工作,除了加强古籍题材音视频节目制作推介之外,也可以用数字化多媒体方式做好古籍大众化传播,惠及更多人群。张品芳提出对未来古籍数字化的期望:“将文字转化为线上多媒体场景的形式,通过画面和声音向读者直观地展示古籍中描写的内容,可以极大地降低大众对接触、了解古籍的门槛。”

传统的古籍修复工作,其实是广义上编书的范畴,是整理、修复的应有之义。而处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对古籍保护、普及工作要积极探寻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新方式。此前上海图书馆在网上开设平台,让古籍研究的专家、馆员在互联网上说善本、讲碑帖、说稿本、讲家谱,在古籍知识的互联网传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利用数字技术为古籍保护工作充分赋能,其实是可以做的更多,例如通过数字化采集、数据库建设、多媒体传播等等手段让古籍孤本不“孤”,让古籍“活”起来。而在这些技术领域,单单依靠传统的图书馆单枪匹马很可能事倍功半,因而引入像是字节跳动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来共同关心、关注古籍保护这个领域,就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上海图书馆修复团队通过完成此次项目,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使古籍修复技艺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不仅对上海图书馆古籍修复人才梯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在继续将古籍数字化方面积累了更多经验和想法。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图书馆也希望继续与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加快数字转化现有馆藏古籍资源。”


作者:卫中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