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漫谈】松江中山中路37号的红色记忆 | |
2022-09-23 19:39:42 作者:尹军 |
一
松江中山中路37号,在区第二行政中心南边的佛字桥小区里,这里原为县政府礼堂所在地。90年代末,因老城改造和归还宗教用地恢复岳庙之故,剧场让出原址,2002年1月搬迁至此,中山中路37号就成了最近二十年间人们记忆中的松江剧场。2021年冬,醉白池公园南向的云间艺术会堂建成后,区文化资源配送中心迁往新址,松江剧场功能也随之被新的云间剧院所取代。今年夏季的一天,走访老地方,去了中山中路37号,里面静悄悄、空荡荡,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物业保安人员问我进来做什么?我说拍几张照片,留个纪念。
若问纪念什么?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自己曾在佛字桥居住过,还是集放映、演出、会务于一体的县府礼堂和后来的松江剧场,让我留下过难忘的一幕,似乎两者兼有,又都不是最重要的。事因建党百年,联系本地实际学党史,深探活水源头,松江景贤女中的红色波光荡漾心河。有此前奏,便有了后续的探寻,寻找昔日松江景贤女中校址,如今来到了中山中路37号。
松江府城图
松江景贤女中校址在此,可有历史依据?《松江教育志》中载有1915年本地市乡小学校状况表,从表上看到,设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月的景贤女子高等小学校址在“西内一图杨家桥”;转而翻阅清嘉庆《松江府志》,府城图上标记有杨家桥,位置在谷阳门内,悦安桥东,普照桥西。再去读赵祖康夫人张家惠几十年前写的一篇文章《我和祖康二三事》,从中得知张家惠1920年高小毕业后,与赵祖康的妹妹赵振华一起进景贤女中读书。她回忆说:“校址在杨家桥下塘廖姓房子,是一幢五开间的新式建筑,楼下作课堂,楼上为宿舍。第一任校长是沈瑞贤。侯绍裘老师又从交大请来赵景沄老师,钱江春从之江大学请来了胡山源老师,一时群贤会聚,学校办得生气勃勃。”我相信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记忆会越来越清晰,进了中学后对学校的记忆往往刻骨铭心。如此看来,今松江中山中路37号,应是过去景贤女中校址所在地。
松江景贤女中校址旧貌
我知道此行于脚下的每一步,都踏在文化寻根的路上,探带来光明和希望的革命征程,寻松江红色文化之根。此时此刻,心有驿动,想到的是:如果说位于今上海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标志着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那么,曾是景贤女中校址的今松江中山中路37号,则是我党于大革命时期在松江创建的一座革命摇篮。这座摇篮里绽放的红色生命之花,既蕴藏着百年革命记忆,又有一个代表性的名字,就是周恩来高度评价过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江苏中共党团书记侯绍袭同志。他最早在景贤女中任教期间光荣入党,是松江第一个共产党员。南京雨花台记住了侯绍裘的英名,1927年4月被捕后,他断然拒绝蒋介石抛出的“江苏省政府主席”高官引诱,宁可断头,永不叛党。
二
记载信念之坚、激荡英雄之气的百年峥嵘岁月,总在一些特殊的时候给人以深刻启迪和同源同流的相约牵手。就拿一年四季中的夏季来说吧,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初的夏季,风起海上,浪涌松江,革命潮流,同频同向,跌宕起伏。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场设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李汉俊之兄嫂李书城、薛文淑(松江人)的住宅内。也是这年暑期,从江苏宜兴彭城中学回乡的侯绍裘,听说丁月心女士所办的松江私立景贤女子学校因经费告竭,宣告停办,深为惋惜。
陈云为姜辉麟撰写碑文
须知,在开办女学方面,开风气之先的松江有着引以为自豪的光荣传统。例如,1912年12月27日,孙中山赴松江清华女校视察,并在学校欢迎会上发表演说:“贵校于女子教育既有此基础,务望力事推广,成松江女学之模范,中国女学之模范”。然而,不幸的是,创办清华女校的夏允麐,在年仅30岁的1913年不幸早逝。再说丁月心1907年从姚文蓥、宋占梅夫妇手里接过私立景贤女校后,相继变卖田产四百余亩捐资助学,被族人诬为毁祖业的“败家妇”。丁月心为乡亲们做了许多好事,如松江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姜兆麟和她的胞妹姜辉麟烈士,都曾免费入读过景贤女校。从1916年开始,景贤女校虽然得到松江县署每年下拨420元补助,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坚持几年后,丁月心被财力枯竭所困,加上爱女从比利时留学回国后患肺痨猝死,在双重打击下,心力交瘁,再也无力支撑下去。
家住谷阳门内丰乐桥东堍的侯绍裘,相距景贤女校的路程只需步行十分钟左右便可抵达。他知道办学不易,更深知《新青年》指引的革命之路,需要培养大批有健全人格,有完备知识,有观察力和判断力,有科学态度的一代新人前赴后继走下去。他不想让丁月心苦苦支撑多年的景贤女校就此夭折,便去拜访刚从南洋回来的小学老师朱季恂,又与同乡张守白、朱叔建、钱江春等人商量自筹资金,接办这所学校。侯绍裘的满腔热忱,让身边人为之热血沸腾。他们心往一处想,将接办后的景贤女校,改称为松江景贤女子中学,简称景贤女中。1921年暑期结束,由侯绍裘任校务主任的景贤女中如期开学。
发扬无私奉献和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精神,是景贤女中师生从我做起的人生实践课。为了共度难关,侯绍裘、朱季恂等人带头不领工资,其他专职教师也向他们学习,义务教学。在专职教师感化下,兼职教师自愿降低待遇,只领半薪。学校不雇校工,一切劳务杂活,师生自己动手,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侯绍裘等人把出资助学的每一个铜板都用在了刀刃上,如用于购置理化试验用品和必需的教学仪器,而图书、课桌等则接受社会人士捐助或以学校名义借用。所以,中共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沈雁冰参观景贤女中后,发表了《一个女学给我的印象》,文中感叹:“维持景贤的那几位朋友的奋斗精神,实在令人可敬!”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三年的又一个夏天,亦即1923年7月9日,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发展共产党地方组织,分工由邓中夏、王荷波负责松江建党工作。他们前往景贤女中,对这位曾经读过《新青年》之后如同“拨云见日”且在一系列革命活动中意志坚定、表现出色的年轻人,进行了面对面、心对心的实际考察,并在传达贯彻中共“三大”精神的1923年秋,批准侯绍裘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侯绍裘在庄严的党旗下举手宣誓之时,正是松江横云山麓枫叶红了的时候。从此,侯绍裘成为党组织在松江播下的一颗革命种子,松江景贤女中也成为党在松江创建的一个红色基地。
1922年至1924年的三个暑期里,七彩云间,夏花绚烂,芬芳四溢在中华大地上。1922年秋加入中国国民党、192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侯绍裘,组织景贤女中联合县图书馆等单位连续三年举办暑期演讲会,应邀来松传播先进思想的演讲嘉宾,要么是国共两党精英,要么是社会著名人士,如施存统、沈雁冰、杨贤江、陈望道、董亦湘、吴稚晖、叶楚伧、沈玄庐、邵力子、柳亚子、于右任、周建人、叶圣陶、汪精卫、杨杏佛、黎邵西、吴研因、傅彦长、汪一厂、任鸿隽、周予同、王理臣、顾旭侯、朱蔚元等。由此可见,侯绍裘和被誉为“反封建的堡垒、革命者的摇篮”的景贤女中,革命凝聚力之强,影响力之大。
三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确切的说,是1924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局秘书、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的毛泽东,在罗章龙、侯绍裘的陪同下,乘小艇由黄浦江水路来到松江,指导开展国民党组织建设工作。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24年春,同罗章龙并邀在上海松江中学教书的侯绍裘一道,由黄浦江边码头乘小艇到松江县,指导当地国民党组织的工作”。毛泽东在松江落脚或行程中去过哪些地方,始终是个谜。但依据相关史料推测,有理由相信当年毛泽东应到过松江景贤女中。
首先,根据1923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至开展国共合作、共同推进国民革命上。其次,毛泽东来松江的工作任务是筹建国民党江苏省临时省党部。据《中共松江县党史大事记》载,1923年9月8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给松江朱季恂、侯绍裘等24名国民党员颁发了党证。他们以景贤女中为活动阵地,成立“三五社”(意为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进行公开活动。“三五社”是国民党松江县党部前身,也是国民党江苏省临时省党部最早在松江组建的组织基础。史载,1924年5月19日,国民党江苏省临时省党部于松江“三五社”成立。同年6月22日,国民党松江县临时县党部成立,侯绍裘为常务委员兼宣传主任。所以,从毛泽东来松江的工作任务和景贤女中当时是座闻名苏浙沪的革命名校以及侯绍裘陪同等情况来看,毛泽东到过松江景贤女中的可能性很大。
1925年1月,江苏、浙江军阀混战,松江大乱,景贤女中迁沪,至暑期军阀混战暂停,景贤女中分为松、沪两部,本部在松江,分部留上海。上海景贤女中先后有董亦湘、沈雁冰、丁晓先、叶圣陶、郑振铎等中共党员和党外人士任教。此外,在景贤女中开辟文学艺术教育的还有沈雁冰、丰子恺、洪野以及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等人。同年8月23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正式成立,典礼仪式在上海景贤女中举行;10月1日,中共上海区委任命侯绍裘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上海景贤女中被国民党政府封闭,不久前与江苏省第二女子中学合并的松江景贤女中未能复校。
在旧址先为景贤女校后为景贤女中的今松江中山中路37号院落里,怀想侯绍裘、张应春、姜兆麟、姜辉麟、范志超等人都曾在此求学或任教;同时想到毛泽东、施存统、陈望道、邓中夏、王荷波、罗章龙、恽代英、柳亚子、沈雁冰、杨贤江、董亦湘等早期革命活动家都曾关注过松江景贤女中,心潮起伏,难以平静。虽然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但百年大党,故事悠长。我深感有故事、有底气的革命遗址和红色纪念馆,更能以现场庄重感和真实仪式感,给人带来思想上的启迪,精神上的振撼。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所以,在喜迎国庆节和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热切希望有关部门依据史实作出进一步考证,并衷心期盼承载光荣革命记忆、折射红色光芒的松江中山中路37号,能够成为我们用心守护的红色高地,用功传承的红色阵地,用情赓续的红色园地,在追寻松江红色文化之根又见根深叶茂上,发挥继往开来的精神引领作用。
编辑:孙欣祺
来源:人文松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