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76亿元,临港首批4个水务项目开工
2020-06-23 15:33:13 作者:史博臻 祝越

微信图片_20200623150536.jpg

▲临港自来水厂效果图

随着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一大批优秀企业进驻,人口不断涌入,快速发展中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对用水安全、污水无害化处理的要求与日俱增。6月22日,临港新片区首批4个水务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76亿元,由上海城投集团投资建设,包括新建一座现代化自来水厂、扩建临港污水厂、新建排海管工程,以及泐马河河道整治工程。

今年下半年还将有一批水务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近70亿元,主要有泐马河出海闸新建工程、两港大道污水主干管工程、芦潮引河和人民塘随塘河等一批河道整治工程。

新建自来水厂将从青草沙引水

764228_w750.jpg

▲临港片区内,企业众多、人才集聚,对用水安全的要求也非同一般。

供水量与安全性是建好临港自来水厂的“硬指标”。新水厂总体规划用地面积约8公顷,位于泥城镇,日供水量可达20万吨,总投资约9.4亿元,重点服务临港新片区南部区域,并辐射整个临港地区。新建的两路清水出厂管分别沿云水路与泥城路敷设,管线总敷设长度约5公里,预计2021年底建成。

优质好水不仅仅是一杯水,更是以高标准净水工艺提升供水水质、守护发展源泉。水厂原水将从青草沙水源地引入,经由南汇原水支线完成输送,再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臭氧活性炭等全流程净水工艺,实现“常规+深度处理”净水工艺的结合,多屏障、多措施确保供水水质。

临港水厂还将运用先进科技,将云计算、大数据、BIM等技术贯穿建设、生产、运行、维护、调度等全过程,日常运维人员控制在20人以内,真正实现一体化设计、数字化运营,一座智能“无人”值守水厂应运而生。

污水出水水质将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微信图片_20200623150540.jpg

▲临港污水厂效果图

随着各类高新技术产业纷至沓来,临港地区的污水来源相较以前变得越发复杂。目前区域内最大也是唯一的污水处理厂——临港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仅8万立方米,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污水处理需求,扩容事不宜迟。

污水厂扩建体现了因地制宜、系统思维的设计理念。就拿主体处理方案来说,经过多轮方案比选,最终采用“AAO工艺+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高效纤维滤池”。既考虑了近期的处理诉求与现状设施的衔接,又为远期的再次扩建预留了适度的余量和空间。

临港污水厂二期扩建项目第一阶段工程于去年4月开工,预计今年底建成,将增加6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能力。此次开工的是第二阶段工程,将再增6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能力,预计明年底完工。最终,临港污水厂总处理能力将实现日处理20万立方米。除了污水处理量明显增加之外,污水出水水质也将全面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微信图片_20200623150544.jpg

▲临港污水厂排海管

临港新片区污水经处理后,尾水排放直通杭州湾。据上海城投集团透露,将新建两根直径2.2米的DN2200排海管,排放规模按规划远期35万立方米/日一次建设,采用顶管法工艺施工,在海域段顶管一次顶进距离2.6公里,预计明年底与污水厂扩建工程同步建成。

微信图片_20200623150530.jpg

▲泐马河出海闸

此外,泐马河(团结塘-出海闸)河道整治工程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关键工程。此前,临港新城排水依靠的是滴水湖、芦潮港和芦潮引河水闸。暴雨积水严重时,存在无法及时排水的情况。泐马河河道整治工程将打通一条南排杭州湾的水系通道,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有效缓解防洪除涝的城市压力。

作者:史博臻 祝越

图:除署名外,均由上海城投集团提供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