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锹土到一幢楼,再到一座学府!在测绘影像图中,看上海高校的“成长版图”
2020-07-09 17:58:18 作者:史博臻

778475_w750.jpg

从一锹土到一幢楼,

从一根桩到一片园,

从一份情到一个梦!

上海高校云集,每个时代皆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今日,上海市测绘院利用影像图,展示了上海部分高校各个年代的独特样貌,前后跨度长达70年。

每一幅图,仿佛时光的刻尺,丈量着高校的变迁与风貌。这里有尊师重道,有青春韶华,有嘉木华卉,有莘莘学子的情谊与坚守。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

1979年.jpg

▲1979年

1984年.jpg

▲1984年

1999年.jpg

▲1999年

2010年.jpg

▲2010年

2020年.jpg

▲2020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校。透过复旦大学校园布局的变化,即可看到复旦百年教育史的缩影,看到名校信念的延续。

上世纪80年代的复旦大学,比起如今,更加安静,更加空旷,当时最高的建筑是物理楼,视野开阔,空地较多。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校园面积进一步扩大,学生人数随之增加,学校的布局与风貌也发生了变化。校园绿化越来越好,处处可见古老大树。当年的学生宿舍还是老房子,站队似的排成一排。那时的学生淡定而悠然,抱着一摞书,穿梭在密荫遮蔽下光影斑驳的小路上。

进入新世纪,复旦大学在建筑布局上也做出了大胆的创新与改变。自2000年始,光华楼开始规划建设。当校区东北角的足球场变成了今天的光华楼,标志着新世纪复旦主题建筑的诞生。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1948.jpg

▲1948年

1960.jpg

▲1960年

1979.jpg

▲1979年

1984.jpg

▲1984年

1999.jpg

▲1999年

2010.jpg

▲2010年

2020.jpg

▲2020年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堪称“神奇”,这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跨越三个世纪、保留发源地与早期办学地的高等学府所在地。此外,校园内现存的早期建筑,更是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已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早期建筑包含:老图书馆、新中院、中院、新上院、工程馆、科学馆、北四楼、执信西斋、文治堂、总办公厅、体育馆、新建楼、盛宅、华山路校门、史穆烈士墓、五卅纪念柱,共计16处文物本体。

其中,上海交通大学老图书馆由毕业班的同学发起,社会各界共同捐资而建,建成于1919年,至今仍是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这里既是藏书看书之地,也曾是上海乃至全国各种工业展览会的重要展馆。

★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

1948.jpg

▲1948年

1960.jpg

▲1960年

1979.jpg

▲1979年

1984.jpg

▲1984年

1999.jpg

▲1999年

2010.jpg

▲2010年

2020.jpg

▲2020年

如果要说这世上有天堂的话,那就在丽娃河边的华东师大,这里有激情、创造、个性、自由、浪漫,甚至包括唯美。

群贤堂,门廊以四根爱奥尼克柱支撑,建于1930年,时至今日每年新生来校,多从这座大夏大学当年的教学楼开始感知校史。

时代洪流,精神不朽。漫长的历史故事和大学精神,不只是穿越和想象,而是需要新一代的理解、接续与传承。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

1960.jpg

▲1960年

1979.jpg

▲1979年

1984.jpg

▲1984年

1999.jpg

▲1999年

2010.jpg

▲2010年

2020.jpg

▲2020年

有一种美,走进了会醉;有一种醉,走远了会想念。华东政法大学的美总是不期而遇:饱含历史文化记忆的韬奋楼、格致楼、树人堂,洋溢着新古典主义审美主义审美特色的集英楼、汇贤楼、富田体育馆;明珠楼的钟楼,玉泊湖畔的杨柳;古色古香的纪念坊,分不清ABCDE栋的明法楼;楼梯上翻新的红漆,后院中苍翠的树木,春落樱花雨,秋飘桂花香……由芳草地与红砖墙勾勒出美出天际的校园!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1979.jpg

▲1979年

1984.jpg

▲1984年

1999.jpg

▲1999年

2010.jpg

▲2010年

2020.jpg

▲2020年

同济大学北大道的绿树浓荫中,掩映着一座淡灰色的老建筑,简洁典雅,平整无奇,其风格跟周围的建筑有明显区别,这就是有名的文远楼;土木楼则是一座红白相间的钢结构建筑,稳健扎实,又富有变化;教学楼一南一北,对称布局,建成于1955年,至今仍是同济学子上课的地方。

对于一所大学, 图书馆无疑是它的一个重要精神载体,很自然地成为校园首要标志性建筑。同济大学图书馆老大楼建于1965年,总建筑面积6402平方米,是两层砖混结构图书馆,外墙采用清水红砖,间以白色线条,处理简洁、明快,同南北教学楼共同形成同济大学入口的场所感。随着学校的发展,原图书馆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改建迫在眉睫,经多方案比较,于1982年开始在原图书馆庭院内扩建一幢双塔型11层的新馆。

★上海财经大学(主校区)

1984.jpg

▲1984年

1999.jpg

▲1999年

2010.jpg

▲2010年

2020.jpg

▲2020年

上海财经大学自1917年肇始金陵,1921年扎根沪上,至今已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作为中国近代高等商学教育的先行者,学校九易校名,十迁校址,几经烽火而弦歌不辍,与国家民族命运同呼吸,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随。

作者:史博臻

图:上海市测绘院

文字综合于《复旦人周报》和徐家汇源景区、华东师范大学、华政青年、同济大学等公众号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朱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