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武夷路、感触百年情,漫步这里会有最浪漫的体验 | |
2020-12-03 12:26:53 作者:史博臻 |
武夷路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马路”之一。在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马路上,新式里弄、花园洋房、现代建筑交织错落,为街区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武夷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与上海这座城市相惜相依,也与每一位市民相知相顾。从12月2日起,为期三周的“长宁区武夷路片区城市更新公众活动”启幕,邀请大家为武夷路更高质量的发展与更新集思广益。
鹿园伉俪情深,藏不住对家园的热爱
成路于1925年的武夷路,该如何言简意赅地描摹它?
新上海人来白相,一看参天梧桐树,安静、秀气的美好从眼前沁入心间;老上海会觉得,此地五十年前也算是落乡地方,皆是小吃小喝,还有专供挤牛奶的牛棚,不过是盖着梧桐树的居民生活一条路而已。
当时间为城市渡上了岁月滤镜,这条不足1800米的小马路俨然成了“宝藏”。屋前房后种着漂亮的花卉绿植,不论红墙、白墙,那双坡顶、大木窗和大晒台,让人一看就有历史感和年代味。
这里还洋溢着很多有人情味的故事,鹿园伉俪不得不提。位于武夷路229号的鹿园,是一家开了20余年的文房小店,像一枚镇纸那样优雅地按在了武夷路一端。
推门而入,石砚、印章类的工艺品琳琅满目,古朴生韵,墨香翰林味扑面而来。这不是普通的工作室或者商铺,而是长宁区非遗项目陆小华“写实石砚雕刻技艺”传承人的家园,他和鹿园女主人俞凡一起,在这里结婚生子,在这里传承非遗文化,留住老宅的根,留住文化的根,留住对武夷路的眷恋之根。
武夷路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让鹿园主人充满了骄傲和自豪。七十年间,风雨如磐,武夷路在岁月的磨砺中,宁静而又淡然,与鹿园一起守望岁月、熏染时光。作为见证者,陆小华和俞凡一家人,一方面用非遗文化和独门技艺为武夷路写着厚厚浓浓的文化,一方面也亲历城市更新带来的变化以及赋予他们的价值,络绎不绝的采访者、各类展览展示的活动,让鹿园主人把根留下的心更加踏实和坚定。
就在近三年,不仅是鹿园,武夷路上的沿街商铺和老弄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长宁区城市更新总体方案”一经发布后,愚园路、武夷路、新华路、番禺路这4条风貌道路的城市更新成为重中之重。
以“静雅武夷”为定位,在长宁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老城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落脚点,通过地块业主主动更新、美丽街区建设、房屋修缮改造、架空线入地、绿化景观提升等项目,对武夷路街区进行了多层次的整体更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去年9月,武夷路城市更新首个项目在武夷路295号正式亮相,这座昔日贩卖葱油饼、扬州狮子头的“烟火气”代表迎来“新生”,成为向居民敞开怀抱的公共文化艺术空间。
修缮20余万平方米,武夷路就这样变“新”了
茶行、咖啡店、上海小吃、饰品店、开放的文化空间……经过业态腾退和更新改造后,整个武夷路街区变得生机勃勃,成为“人民城市”理念最为生动的体现。武夷路上原本存留的特色店也不少,如鹿园、丝享荟、隐茶……囊括了餐饮、服饰穿搭、文化用品等各种类别,并且,从店面装修到店铺内容,也各具特点,让人不禁驻足多看几眼。据统计,武夷路沿线共修缮精品小区、进博会项目、优秀历史建筑及里弄房屋累计达20余万平方米。
武夷路的景在于细细留意、慢慢品味,到处隐藏着“小确幸”。这样的设计巧思,自然离不开专业团队的功劳。从2016年开始,长宁区聘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沙永杰,对以武夷路沿线及周边47公顷土地进行整体规划研究,从片区城市更新的策略和机制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实施蓝图。基于此,长宁区政府开展了相关控详规划的调整工作,并为每个潜力更新地块谋划更新路径。同时,为使武夷路的城市更新能有长效的推动,长宁区还投入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设立城市更新专项资金以及管理办法,按照“鼓励引导、突出重点、注重绩效、加强监督”的原则,对社会资金投入的长宁区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持,仪电集团、上海建工集团、新长宁集团等纷纷加入武夷路城市更新行列。
在武夷路800米的风貌区路段,正在建设或已竣工的各个项目中,均采用再生性改造的模式对既有建筑进行更新。保留城市肌理的同时,通过功能性改造,让地块焕发新生机。
嘉华飞乐厂地块利用工业遗存建筑,由知名建筑师柳亦春做项目整体设计,以文化创业为导向,融合文化艺术创作、研究、展示、培训、交流等相关业态,欲打造多功能体验式文化项目。畅想未来,延安高架两侧的大量办公楼及酒店业态将带来流量人群,同时周边园区持续升级的业态组合,进一步拉大消费人群,成为大家闲暇舒适的好去处。
武夷路320城市更新项目由知名建筑师章明领衔,包含武夷路304号(原美加乐农贸市场)和武夷路320弄(原江苏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在保留菜场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提升,纳入便民中心、社区商业、社区文化、公共绿地等功能性设施,营造一条适宜居住、商办、服务等多功能齐聚的活力街区。
武夷路333号,原长宁区民政局,目前整体建筑外貌已初出完貌。它将重新进行整体规划,重点打造文创产业,与周边地块共同组成一个海派博览街区。在具体的改造设计中,建筑师通过“留改拆”的更新手法完善建筑状态,并开辟大量为市民服务的广场平台空间和绿化景观空间,试图通过文创产业的介入激活区域,创造多元化、创新化的社区空间。
活动多、环境雅,武夷有意思
如果想通览武夷路的百年历史,不妨移步到“长宁区武夷路片区城市更新公众活动”瞧一瞧。在未来三周时间里,异彩纷呈的活动会让你愈发爱上这条小马路。
据了解,“长宁区武夷路片区城市更新公众活动”分为四大板块——“启动武夷·聚”“武夷行走·视”“写生武夷·印”和“武夷雅询·划”。
“启动武夷·聚”是系列活动总启动,主办方邀请了管理者、专家、业主、设计师、居民代表相约在此,参观武夷路城市更新的成就展览,发布武夷路标示logo,启动本次活动。
“武夷行走·视”通过行走活动,将由“散”布于片区内展览展示内容,串联起来,让观者对武夷有直观印象。还邀请了一位致力于挖掘海派文化元素的“行者”,带大家漫游武夷路,漫游活动将分别在12月12日上午、12月17日下午进行。届时会通过“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微信公众号发布招募贴,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写生武夷·印”,是展现武夷路城市更新中的各种变化及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
主展场展示了“新武夷图景”。一方面,通过新老照片对比展示了武夷路城市更新发展的成就;大厅中不少老弄堂邻里街坊生活中逐渐消失的物品,汤婆子、老水表、公交本等,让市民体验到城市更新前的生活场景,更让大家感受到更新后为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与惬意;另一方面,通过采访武夷路上的商户,展示他们眼中的武夷路,对相关业主、专家、设计师的采访视频帮助观众了解正在进行中的几个城市更新项目,使市民对武夷的未来有更多的期许。
分展场155号集中展示仪电地块城市更新项目方案,以及来自上海无线电博物馆的珍贵老收音机、音响等设备也得到展示,呼应武夷路飞乐厂“中国第一股”的历史。
分展场234号以“字述武夷”为主题,通过玩汉字的方式回忆武夷路的历史,体悟武夷路的现在,展望武夷路的未来。
“武夷雅询·划”将举办相关论坛,邀请管理者、专家、业主、设计师及公众“共议新武夷”。
本次活动由长宁区人民政府、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长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长宁区虹桥中山公园功能拓展办公室、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承办,江苏路街道、华阳路街道、上海新长宁(集团)有限公司、华鑫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作者:史博臻
图: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