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造出一个专业剧场,脱口秀如何接壤海派文化?
2021-10-25 09:30:15 作者:王嘉旖

喜剧集市表演.jpeg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属于这座城市的精彩才刚开始。一餐饭毕,小年轻们闲适从容地拿着票根排队看脱口秀。上周末,内嵌于上海广场的“喜剧集市”开市演出,吸引了一票年轻粉丝前去打卡。

是的,在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属于脱口秀的文化土壤正悄然滋养。不知何时起,流行于90后、00后间的全新社交方式不再是唱K,而是一起去看一场脱口秀。

喜剧集市表演进场排队.jpeg

特别是,随着一批商业形态转型升级,上海正腾挪产出更多“演艺新空间”。一座商场、一个户外公园,抑或是一艘游船,都可承载多元演艺载体,由此真正将“艺术”二字嵌入点滴日常。

脱口秀表演场地,怎样才担得起“专业”

脱口秀演员史炎入行近9年。他亲眼见证着脱口秀文化从萌芽到兴起。在他看来,脱口秀的“走红”正得益于内容消费的兴起。“一场脱口秀,就是一次内容输出、观点表达,”他认为,脱口秀表演内容可开启新一轮社交话题,让这一表演形式真正附带社交属性。

长期以来,脱口秀演员所困扰的是——很难有一个专业的表演场地。用史炎的话来说,“我见过各种各样的表演场地”。从LIVE HOUSE到公园广场,在外人看来,脱口秀演员仿佛只要拿起话筒就可开演。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便对舞美效果要求不高,脱口秀依旧有着自己的“高标准”。

猫头鹰喜剧创始人 史炎老师.jpeg

脱口秀演员希望,在整场演出过程中,即便是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能享受互动过程。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不少脱口秀演员最惧怕的演出场所竟是“电影院”。昏暗的灯光,搭配舒适的座椅,对电影放映而言的“最佳环境”,对脱口秀来说却是“灾难场地”。因为,在这样舒服的环境中,观众很容易“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相比于一排排直线型的观众座位,脱口秀演出更偏好圆环型。业内人士也称其为“WIFI”型。一圈圈的观众,将表演者聚拢在中央,是一种更“造氛围”的剧场排布方式。相较于舞蹈表演、音乐演出等表演形式,脱口秀更强调“平等互动”。演艺人所追求的,是观众们情感意义上的“共鸣感”。

产业勃兴,新一线城市产出脱口秀艺人

最近,史炎团队找到了一个全新据点。有些出人意料的是,这是一家地处淮海中路商圈的老牌商场——上海广场。

上海广场全景图.jpeg

从装修到表演,史炎团队耗费了近十天,但现场效果却超乎预期。工业风十足的表演现场,让人感觉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真实”。“这就是脱口秀表演的魅力所在,” 史炎认为,脱口秀表演的精髓就是“真实”。虽然脱口秀演员也需要提前准备讲稿,但其立身之本是真实。站在台上,表演者要输出的就是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这几年,史炎亲眼见证着脱口秀作为一种产业的勃兴。这从从业者的工资收入变化就可窥见。多年前,这还是一份仅能兼职的行业。但如今,处于平均水平的脱口秀表演者已经可以挣得一份不输白领的体面薪水。占据行业头部的脱口秀演员甚至还可收割大波流量,跻身明星行列。

对脱口秀而言,这场始于热门综艺的“走红之旅”还在延续。不仅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更多业者发现,成都、厦门、长沙等新一线城市也开始大量产出脱口秀优秀艺人。未来三个月内,“喜剧集市”还将邀请更多来自各地的脱口秀表演者,互相碰撞激发新的火花。

可塑的表演艺术,迸发出生活新方式

相较于其他表演艺术,脱口秀实则是一种对空间场所并不挑剔的演出形式。无需太多挑高空间、对舞美音响也不用给予过多关注……这种纯粹基于内容本身的表演形式,使其更容易沁入日常生活。

在上海广场总经理张芸瑄看来,脱口秀某种意义上能实现“补缺”功能。晚上7点至9点,恰好是不少年轻人的闲暇时间。无疑,看一场脱口秀恰好能填补这一时间空缺。

上海广场 “喜剧集市COMEDY MART”媒体发布会1.jpeg

“我们想要营造的是一个类似‘公园’的概念,” 张芸瑄说,未来的商业比拼不再是看谁的品类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竞争。此次项目中,他们与“喜剧集市”品牌方深入合作,双方共同一次次研讨方案、设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未来,他们想要积攒起一批固定的粉丝社群,在差异化竞争中走出突围之路。“艺术+商业”的全新模式,或许将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逻辑。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