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人人友好!滨水沿岸儿童友好公共空间,让孩子们幸福感满满
2021-11-16 20:03:20 作者:占悦

微信图片_20211116195147.jpg

为更好地推动具有上海特色的“儿友好社区”走向“儿友好城市”,上海正打造“一江一河”沿岸滨水地区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今天(11月16日)下午,由上海市妇儿工委、市妇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一江一河”办、杨浦区委区政府召开的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研讨会暨“一江一河”沿岸滨水地区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建设推进会在杨浦举行。

会上,杨浦区、长宁区、浦东新区和徐汇区分别围绕本区域“一江一河”沿岸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建设交流分享了各自的经验,杨浦杨树浦电厂的公共游乐空间、浦东前滩的儿童乐园、徐汇滨江的主题活动公园、长宁苏州河桥下运动空间等等,都充分体现儿童友好理念,也成为很多家长口口相传的溜娃“宝地”和“网红”打卡点。

微信图片_20211116195201.jpg

为搭建政府、高校、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建平台,共同促进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知识与工作方法的普及与推广,加强儿童工作者队伍建设,培育专业的社会力量,推进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市妇儿工委与杨浦区政府签订《共建上海杨浦滨江生活秀带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同济大学签订《推动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社区)建设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微信图片_20211116195207.jpg

上海杨浦滨江生活秀带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建设纳入了《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妇儿工委与杨浦区人民政府通过市区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杨浦滨江5.5公里公共空间打造一个儿童友好、人人友好的示范区。围绕杨浦百年工业遗迹和滨江生态格局特色,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编制示范区规划设计导则和体系,构建包括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绿化景观、社会服务等在内的完整生态系统;制定儿童步道、儿童标识、托幼场所、母婴室、儿童厕所、商业餐饮等公共设施和景观优化设计方案,实现杨浦滨江多维度的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将上海国际儿童中心(暂定名)落户杨浦,搭建对外交流和公共服务平台;设立儿童友好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使杨浦滨江真正成为一个包容性、开放性、国际性的全球儿童友好会客厅。

微信图片_20211116195154.jpg

据悉,“十三五”期间,上海围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开展了一些前瞻研究和实践探索,从最贴近儿童生活的社区开始,制定实施《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在街镇层面设立儿童服务中心、在居村层面设立儿童之家,构建“一中心多站点”的儿童友好服务网络,以嵌入式、菜单式、分龄式服务为儿童打造一个环境友好、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围绕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目标,结合国家儿童发展纲要和上海规划的实施,汇聚各方合力,坚持系统观念,做实条块联动,加强示范引领。

重点打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样板项目,通过试点一个项目,形成一部导则,建立一套常态化机制和规范性标准,聚焦城市治理、数字转型、生态环境等重点,结合“五个新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乡村振兴、美丽街区、美丽家园、旧区改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建设,通过一个个项目、一件件实事分阶段有序实施,不断增强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友好、人人友好”的儿童友好城市。

作者:占悦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