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江一河”,上海市民未来可慢行休憩的还有这“一湖”
2022-02-10 18:24:24 作者:张天弛

WechatIMG2975.jpeg

淀山湖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今日启动,完工后,上海段将全线贯通开放。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增一张盖着虎年“邮戳”的“水”名片。今天上午,在上海最大的天然湖泊——淀山湖湖畔,淀山湖堤防达标和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一期)正式动工。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该项目将对淀山湖17.7公里岸段进行整治,疏堵点通断点,构建环湖生态湿地,完工后淀山湖上海段将全线贯通开放。

未来,上海市民可慢行休憩的亲水区域,除了“一江一河”,还有这“一湖”。

作为上海最大的天然湖泊,淀山湖将“接棒”元荡湖,成为示范区新一张“水”名片。

一期总平面图.jpg

作为示范区“一河三湖”生态格局中横跨上海和江苏的核心跨界水体,淀山湖岸线长57.9公里,其中上海段长31公里,结合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约13.3公里已整体对外开放,其余17.7公里岸段尚未系统整治。

据介绍,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将对17.7公里岸段进行整治,以环湖岸线贯通为核心,打通22处堵点、39处断点,构建250万平方米环湖生态湿地,打造300万平方米环湖生态缓冲带,完工后可实现淀山湖上海段全线贯通开放。

图片8.jpg

工程共分三期实施,今天启动的一期工程将新改建堤防护岸4.7公里、新建贯通道路约2.6万平方米、新建桥梁4座,除险加固水闸3座,新建景观绿化约3.5万平方米,工程投资约2.24亿元,于2023年底完工。

图片4.png

市水务局副局长周建国给贯通后的淀山湖画了张“速写”——以环湖岸线为核心,分布着“一环”“三道”环湖生态休闲廊道。“一环”指环湖滨水生态带,以此向外,漫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道“三道”依次排开。他还透露,二期项目将在淀山湖岸线打造青少年野营基地,今后这里还将与东方绿舟、大观园相呼应,形成多层次的江南美景。

图片7.jpg

据悉,工程建成后有以下几个特色:一是更安全。工程按照区域50年一遇标准设防,提高了区域及流域防洪能力,使堤后开发建设更安全。

二是更畅通。通过打通沿湖堵点(20处)、断点(39处),建成“漫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道”三道慢行系统,使滨水空间更畅通。

三是更生态。工程以生态绿色为肌底,通过沿岸绿地、林地优化提升,吸引鸟类等物种栖息繁衍,增加生物多样性,使区域环境更生态。

四是更优美。结合现状林、塘、水网等蓝绿资源,营造青少年野营基地、环湖生态带等新景点,与既有东方绿舟、大观园形成多层次江南美景。

五是更文化。以“打造著名文化生态湖区”为目标,依托淀山湖自然生态资源、古镇群落和淀山湖水利风景区,锚固江南水乡文化基底,植入生态、绿色、创新、文化、体育等当代治水理念,打造生态与文化互融的水文化名片。

作者:张天弛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