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铁路忙,上海外贸抢抓“失去的时间”
2022-07-24 06:20:49 作者:徐晶卉 周渊

■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24.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2%。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62.9%和13.6%

■上海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上海市和上海口岸进出口双双由负转正,同比增速分别达到9.6%、2.8%,较4月的“谷底”分别回升46.2和41个百分点,走出了V形修复态势,进出口规模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7月21日,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3600余辆汽车缓缓驶上滚装船,目的地是比利时泽布吕赫港。其中最亮眼的是千辆上汽自主品牌首款“全球车”MG MULAN,这批新车本月刚刚下线,准备于第四季度在欧洲首发,而欧洲也有望成为上汽首个“10万辆级”的海外区域市场。

外贸进出口回暖的同时,外资也继续瞄准上海热土发力。就在前不久,通用汽车与浦东新区签约,企业计划增资1亿美元,将高端进口车业务落户上海,中国公司总裁柏历说,“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一辆车的进与出,是上海外资外贸克服疫情影响、保持韧性与发展的缩影。作为上海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外贸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上半年,在疫情冲击等不利因素下,上海的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仍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外贸也走出了V形修复态势。

外资企业运营快速回暖,外商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预计今年公司业务较去年增长可以达到28%。”这是德乐食品配料(上海)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罗曼给出的预测数据。数据支撑来自上海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之后的公司“进度表”——6月份,公司已超额完成当月指标,比去年同期强势增长22%。

德乐是众多在上海的外资企业之一,经历了本轮疫情冲击,也看到了上海经济强有力的复苏韧性。公司组织了两个完整的生产班次和一个小型核心研发团队驻厂,6月生产恢复后,又通过创新和成本优化,稳定了业务交付。“我们下半年还将招聘40多位员工,明年厂区还将添一栋新楼。”公司已经为未来的扩张做好了准备。

不少外资企业持续加码投资上海。6月中旬,新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获颁证书,昂跑体育用品(上海)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新品牌2018年才进军中国,已开设8家直营店,其中一半在上海。公司亚太地区总部负责人李湛玉说:“我们一直将上海当作亚太区的枢纽来投资和建设,今年四季度,品牌全国最大的旗舰店将在新天地亮相,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加大投资,持续推进开店拓展计划。”

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24.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2%。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62.9%和13.6%。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认为,从全球的大环境看,面对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等外围不利因素的影响,上海上半年依然保持了物价温和上涨,投资环境、发展环境、营商环境的优势有望继续推动大规模的高质量外商投资在此落地。

VCG41516214465.jpg

外贸走出V形修复态势,进出口持续企稳回升

几天前,首批千辆“全球纯电超能跨界车” MG MULAN在上海海通码头装船,“驶”向欧洲市场。“今年上半年,海通码头吞吐量增幅超过20%,外贸出口增幅超过50%。”让海通汽车码头市场营销部执行总监奚佳霖感触颇深的是,国产自主品牌出口表现亮眼,上汽今年1至6月实现出口近1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30%。

海运码头忙,铁路也忙。7月12日,闵行站内,装载着50个40英尺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上海号”启程前往欧洲,这已是7月发出的第四班列车,装满了机械设备、纺织品、家具等货物。“市场对中欧班列的需求十分火爆。”承运方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6月有4列班列发车;7月预计将最少发出6列班列,努力“抢回”因疫情失去的时间。

上海海关1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6月以来产业链供应链趋于稳定,进出口持续企稳回升。6月,上海市和上海口岸进出口双双由负转正,同比增速分别达到9.6%、2.8%,较4月的“谷底”分别回升46.2和41个百分点,走出了V形修复态势,进出口规模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市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6月,全市货物进出口增长9.6%,扭转了前两个月大幅下降的态势,其中,出口增长20.2%、进口增长3.6%。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球贸易逐步复苏,这将带动上海外贸进一步增长。”权衡认为,尤其是长三角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趋于稳定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带动作用将更为凸显,这也会对上海经济的复苏起到推动作用。

提供“金牌店小二”服务,多措并举稳预期

近日,位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企业服务咨询站启用,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途径,打造虹桥外贸服务的“加油站”。与“虹桥站”同时启动的,还有位于外高桥保税区、长宁区以及上海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营中心的3个站点,将助力企业把握RCEP生效带来的开放机遇。

以RCEP生效为牵引,市商务委不仅连续组织了多场讲解,还抓紧时间建设咨询站,为企业提供关税优惠、原产地规则、货物贸易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自然人移动等RCEP协定相关优惠措施的咨询服务。

突发疫情等超预期因素难以预料,但上海各级政府部门正用“金牌店小二”服务着力稳定外资外贸企业的预期和信心。早在5月底,上海就发布了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的50条举措,明确提出“多措并举稳外资稳外贸”,支持外资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切实帮助外贸企业纾困。此后,上海连续召开了十几场外资企业视频圆桌会议,按照投资国别(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倾听企业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纾困解难。

走访排查外资企业后,针对跨国公司的共性诉求,浦东新区新近也发布了提振外商投资信心、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鼓励外资企业扩大投资,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提升能级,进一步便利外籍人士入境,鼓励企业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为外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多措并举支持外企做优做强,推动经济恢复重振。


作者:徐晶卉 周渊

编辑:范家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