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疆携手谱新篇 | 巴楚:上海软实力如何放大援疆效益
2023-01-14 08:20:00

1162108302(5940244)-20230113162003_副本.jpg

▲上海援疆规划先行助力巴楚县城高质量发展。

动能注入、科技赋能、文化浸润,这是上海充分发挥城市软实力,援助喀什地区巴楚县的三部曲。

在胡杨林中、藜麦田里,在阿纳库勒乡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巴楚面貌焕新的背后,处处都有上海软实力的支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上海第十批援疆干部、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指挥长、巴楚县委副书记李林波表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善用上海援疆的优势,让新疆各族人民充分享受持续释放的稳定红利,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巴楚的三年间,上海援疆干部人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上海动能提升产业链价值

巴楚是新疆最大的露天棉生产基地,棉纺织是这里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原有的棉纺企业多为弹棉厂,只能生产初级产品,经济效益一般。如何延长产业链、追求更高价值成为巴楚面临的问题。

上海援疆力量为巴楚棉花注入了新动能。

上海援疆巴楚分指走访联络了全国各地棉纺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为巴楚县带来了东部企业40万锭环锭纺纱项目、1420台喷气织机织布项目等一批纺织产业重大项目。在重点项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内地纺纱、成衣制造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巴楚。

上海援疆干部、巴楚县委常委、副县长田国栋介绍,新的纺织项目类型多元,改善了过去产业较为单一的情况。产业链拉长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纺纱为例,每万锭就能稳定提供至少40个岗位,每月3000元左右的薪资相当可观。一户家庭只要有一人在纺纱企业工作,就基本保证全家不返贫。

2.群众在纺织企业工作(巴楚县融媒体中心(5936538)-20230113161953_副本.png

▲工人在上海援建巴楚纺织城稳定就业。

巴楚县色力布亚镇活畜交易市场全疆有名。为了放大产业优势,上海援疆巴楚分指谋划在以色力布亚镇、琼库尔恰克乡为核心的南部重点培育发展肉羊特色养殖产业。2020年初,在上海援疆支持下,巴楚县与大农业相关领域企业上海鹏欣集团合作打造肉羊产业特色小镇。之后两年,在琼库尔恰克乡建设肉羊产业园1座,羊舍190栋,存栏优质湖羊近10万只。全面达产后,畜牧产业链可覆盖琼库尔恰克乡2.5万人就业,占其总人口一半以上。在援疆资金的集中支持下,项目将形成巨大规模效应,整体提升巴楚县畜牧业发展能级。

上海援疆干部陈振华介绍,入驻企业将怀孕2个月的母羊卖给养殖户,羊羔产出、断奶后,农民可以到市场上自行出售,也可以卖回给公司。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与养殖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热依汗古丽·苏来曼是琼库尔恰克乡的养殖户,她购买了15只羊,生了22只羊羔。按企业回购价格计算,羊羔售出可获益2万余元。

1320945725(5941671)-20230113161929_副本.jpg

▲上海援疆巴楚分指倾力打造“巴楚羊”品牌。

上海援疆为巴楚引入新动能,始终关注产业链延长与深化。巴楚县年均日照小时数超过2740小时,戈壁荒漠分布较广且地势平坦。巴楚县结合国家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明确“在南疆以光伏为主,建设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的目标任务,将新能源产业定为“七大产业”之一,积极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围绕光伏电站建设发展相关装备制造业,上海援疆巴楚分指引进新疆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建设4条生产光伏支架的生产线,2021年完成产值5000万,2022年预计可完成产值1.5亿元以上。还招商引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逆变器组装厂、储能系统总装基地落户巴楚县,进一步延长新能源产业链。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惠及民生

阿纳库勒乡是巴楚县乡村振兴的示范点。现在,它有了一张新名片——藜麦种植产业。这是援疆团队充分利用上海科技优势所取得的成就。

在上海市科技两委支持下,藜麦在新疆引种试种已经持续多年,亩产水平初步具备了产业化要求。上海援疆巴楚分指引进上海龙头企业裕田公司,建设裕田农业科技产业园,包含藜麦、红枣、炒货、冻干等4个车间及原料和成品包材仓库1座。目前,园区已经建成国内最先进的藜麦水洗加工生产线,巴楚藜麦入选上海对口帮扶消费“百县百品”目录。在上海技术力量指导下,巴楚在种植灰藜的基础上,试验种植白藜、黑藜、红藜等,并进一步总结新品藜麦在生存逆境中的耐盐碱、抗旱、抗病虫害特性。

此外,新的加工工艺促进了巴楚县农产品的市场表现。以冻干工艺为例,可以生产冻干蘑菇等产品。巴楚蘑菇是当地特有的绿色珍稀食用菌。冻干过程选取当天最新鲜未见太阳的蘑菇,经过人工修剪、去泥、清洗、盐水浸泡,在零下60度的环境下经30多个小时制成。冻干制品物流运输更加方便,产品附加值也提高了。

有了产业支撑,阿纳库勒乡乡村振兴建设更有底气。

303433649(5940248)-20230113162033_副本.jpg

▲上海援疆挖掘巴楚胡杨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上海援疆投资在该乡果勒买里村、博孜买里村都新建了排污管道系统。上海援疆干部、乡党委副书记朱月明介绍,村里原本没有排污系统,生活污水直接排进小河道里。排污管道铺设好之后,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抽水马桶。通过三年多持续努力,村民从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村里环境干净整洁、道路宽敞平坦。针对近年来巴楚地区降水量增大的情况,上海援疆巴楚分指还在当地推进民房屋顶防水坡改造工程,旨在彻底解决房屋漏水的问题。

民生方面也有上海科技赋能。国内首批上市的眼底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引入巴楚县,拍摄眼底照片上传云端,2-3分钟后即可提交眼底疾病诊断建议。

视网膜病变初期很难诊断,要花大量时间查看眼底,仔细辨认。有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眼底病检查时间缩短至原先的五分之一,高血压眼底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大幅提升。当地患者热河曼老伯右眼看不见了,和家人一起来到医院就诊。经过眼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发现老伯患有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期。医生嘱咐他进行基础用药,再视情况进行白内障手术。

上海援疆医生、巴楚县卫健委副主任、巴楚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登表示,上海援疆还在巴楚县人民医院和妇幼所部署了人工智能图像显微分析系统,包含多种肿瘤检测分析算法。这套系统极大地增强了病理科能力,解决了巴楚县病理医生缺乏、需要依靠支援专家的痛点。它对医生诊断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

发挥上海设计和社会组织力量

2022年8月,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巴楚博物馆新馆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上海援疆近年来文化润疆重大项目之一。

巴楚县城东北约60公里处散落着一片古代寺院、古烽燧堡遗址。因有砍柴人在此拾得唐代开元钱币,称其为“唐王城”,维吾尔语称作“托库孜萨来”,意即“九座烽燧”。巴楚博物馆新馆设计致敬了这座标志性遗址。建筑师提炼了托库孜萨来古城的特征,将厚重的石山基座、坚实的城墙以及烽火台形象,通过现代建筑手法进行演绎。

上海援疆干部、巴楚县文旅局副局长霍达表示,巴楚博物馆新馆是南疆地区展示中华文明、促进民族团结的中华文化新地标。巴楚博物馆开馆后设置了“汉唐巴楚 丝路华章——巴楚历史文化陈列”“乡土资源陈列”“红色征程艰苦奋斗专题展”“吃水不忘挖井人——抗震精神家国情怀专题展”。

巴楚博物馆新馆还得到了位于上海的中国航海博物馆大力支持。后者出借的《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展出有关中国古代航海科技的藏品60余件(套),揭示了无论是东海之滨的上海还是离海洋最远的新疆,都与丝绸之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乘风越海——中国人民海军历程特展》展示了人民海军从筚路蓝缕走向深海大洋的辉煌历史。当地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参观学习,得到广泛赞誉。

巴楚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宣传员哈力克·阿布卡德说:“我们专门组织消防救援人员前来参观巴楚博物馆新馆,进一步激发了消防救援人员的爱国热情,学到了跟巴楚有关的历史和文化。从历史实物和最新的发现都印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百川汇流而成的。”

巴楚博物馆新馆(5936543)-20230113162415_副本.jpg

▲巴楚博物馆。

文化润疆既有标志性工程,也有润物细无声的努力。在青年教育方面,上海援疆干部、巴楚县发改委副主任陈峰表示,依托“红柳花开”教师学习交流活动,将专家人才请进来,用小班轮训的方式分批对480名学前及小学主要学科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深化教师队伍的教育信念,夯实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基础。同时,教育延伸到了课堂之外。上海援疆干部、多来提巴格乡党委副书记杨成介绍,当地以社区党建引领基层自治,建设国学教室,开展书法、国画、围棋、抖空竹活动,传播中华文化。针对假期学生课余生活贫乏问题,该乡开外孜力克村试点打造“乡村微型少年宫”,设有图书阅览室、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手工制作(民族非遗技艺传承)区、体育活动区,为学生开辟全新的学习活动场所。

为增进沪喀两地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海援疆巴楚分指培育扶持巴楚县小胡杨社会发展促进中心,开展线上线下交流培训活动。“小胡杨”组织20名各族青少年、5名辅导员老师赴上海开展8天的职业体验、文化交流和社会实践。上海援疆干部、巴楚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奚春锋介绍,上海援疆巴楚分指还通过柔性人才引进,从上海邀请专家人才,对本地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婚姻家庭辅导、老年群体服务、社会组织运作、法律法规普及等。

巴楚所需,上海所能。上海援疆干部在巴楚三年间,从巴楚当地的核心优势和面临的关键问题出发,从最大效益发挥上海援疆优势出发,形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总体方向。规划已经落定,产业已经落地,借助上海城市软实力,巴楚必定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和进步,让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捕获.JPG



  图片:均资料照片,巴楚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沈竹士

责任编辑:范兵  赵征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