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极右翼政党民调支持率首次超过主流大党,难民犯罪事件频发带来的政治危机已成定局
2018-10-01 02:10:37 作者:赵海博

德国媒体9月30日发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以反移民立场迅速崛起的极右翼党派德国选择党支持率首次超过执政联盟成员之一社会民主党,后者是德国创建时间最早的政党,数十年来多次执政。

德国《图片报》周日版发布埃姆尼德市场和社会问题研究所所作民调,1903人在9月中旬接受调查,回答“假定9月30日举行联邦议会选举,会投票支持哪个政党?”。结果显示德国选择党获17%支持;社民党得票16%;总理默克尔所属“联盟党”得票27%,是同一类型民调迄今最低得分。

9月27日另一项埃姆尼德市场和社会问题研究所民调显示,48%的调查对象认为默克尔不再是出任总理的最佳人选;46%认为她应该提前结束任期。默克尔本届任期到2021年结束。

另外,9月初的一项民调报告显示,德国选择党在德国东部地区获得空前声望,其支持率已达到25%,超过了默克尔的联盟党,成为原东德地区第一大党。

德国建制派因感情用事而对难民问题处理失当的政治后果开始展现。

难民犯罪案件频发,加速德国社会撕裂

VCG31N1034424104.jpg

▲ 9月16日,难民杀人事件发生后,科滕市当地数千名市民参加示威活动,抗议难民的暴力行为。| 视觉中国

继8月下旬德国东部城市开姆尼茨发生一起难民当街杀死德国人的刑事案件并引发持续至今的骚乱后,9月9日,德东小城科滕又曝出一起难民杀人案。据德国官方消息,该案系两名阿富汗籍男子在一露天游乐场殴打一名22岁德国青年,致其心肌梗塞死亡。德新社报道称,案发时数名阿富汗男子和一名女性在游戏场就该女子怀了谁的孩子的问题发生争执,这时,包括死者在内的两名德国人走上前来劝阻,随即发生冲突,死者被难民打死。案发后,科滕市当地有数千名市民参加示威活动,并导致德国各党派间政治斗争的激化。

无独有偶,另据德国媒体《明镜周刊》网站9月2日曝出,柏林一所小学在暑假旅行活动中发生一起3名10岁左右男性难民学生强奸一名德国男同学的丑闻。这起匪夷所思的强奸案发生在乌克马克县的一座城堡内,一名年仅10岁、来自阿富汗的难民男生在两名11岁的难民同学的帮助下强奸了他的男同学。这一事件直至3个月后才为人所知。层出不穷、不断突破人们道德底线的难民犯罪案件,正在加快德国社会的撕裂速度。

在难民危机发生之初,由于德国政府激进的开放门户政策导致大量来自中东和非洲的恐怖分子混在难民里进入德国,并在2016年一年中造成多起恐怖袭击。随着德国反恐工作的改进,恐怖袭击威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接踵而至的是层出不穷、更难防范的难民刑事案件。今年以来的九个月内,德国已发生四起造成全国影响的恶性难民犯罪事件,包括5月份的伊拉克难民奸杀14岁幼女苏珊娜案、6月份柏林难民小学生强奸案、8月开姆尼茨难民杀人案以及这次的克滕难民杀人案。还有大量没有酿成死亡惨剧的抢劫、寻衅滋事、入室盗窃等难民犯罪,则因未获媒体关注并未造成全国影响。

暴动.jpg

▲ 8月27日,德国东部城市开姆尼茨发生持续多日的市民暴乱。这次街头暴乱源自一名德国男子被两名年轻难民当街刺死。| 东方IC

建制派“无视”民众对切身安全的关切

今年已是难民危机爆发的第四年,虽然德国政府自2017年以来加大了难民遣返力度,但由中东、非洲难民带来的社会撕裂和政府政治危机似乎已成定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德国建制派和对难民持开放态度的左翼政党在每次发生难民伤害德国人的刑事犯罪后,其应对态度不是回应人民对切身安全的关切并保证改善日益恶化的社会治安,而是用一些空泛但充满“政治正确”的词语要求民众继续保持开放心态,并将反对难民政策的人定义为“纳粹分子”。正如8月底至今的两次造成群体性骚乱的难民杀人案以来,德国政治人物和政府几乎没有对如何保证德国民众安全的问题作出回答,而是将精力集中于为犯罪的难民开脱,并在媒体上互相攻击对方阵营的人物和观点。如柏林小学生强奸男同学案发生后,媒体报道称,有左翼人士表示该学生强奸同学是因为“来自危机地区并受到心理创伤”。

自去年以来,中左翼社会民主党和第一大党联盟党内部先后发生一、二号人物之间的政治斗争,特别是联盟党二号人物、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在难民问题上对默克尔的发难,以及默克尔在难民问题上优柔寡断的决策,加深了建制派政客在民众心中“不可靠”的形象。据德国电视一台近日发布的一项民调中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德国公民认为政府无视人民对难民问题的忧虑,超过三分之二的民众对政府政策非常不满。

在建制派和中左翼政党对民众关切置之不理且内耗不断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德国人转而将希望投向了极右翼政治力量,而另一部分人则选择了激进的极左政党。根据今年以来的历次民调显示,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这两个传统中间派大党近两年支持率大幅下跌,联盟党和社民党两党大联盟政府的全国支持率总和已跌破50%;另一方面则是民粹主义政党变得更受欢迎,终于导致了这次极右翼政党的支持率首次超过建制派主流政党的历史性时刻。

与反纳粹挂钩的“政治正确”已成为政治包袱

纳粹雕像.jpg

▲8月13日,在开姆尼茨的卡尔·马克思纪念碑前,艺术家赖纳·奥波卡竖立起10个行纳粹礼的青铜狼雕像,以抗议德国的排外和极右翼势力。| 东方IC

德国政府在三年前出于人道主义和大国责任的考虑而大量接收来自中东和非洲的难民的决定,在三年后导致了本国极右翼势力历史性的崛起和各建制派政党的政治危机,就连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亦表示:“难民是一切麻烦问题之母。”

难民问题对德国造成巨大冲击的直接原因,首先是由于德国政府对社会的消化能力和常年接受移民的能力过于乐观,在决策前没有做好相应准备。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德国战后经历了数十年的经济成长和远离战乱,承平日久的生活加之德国人对纳粹历史极为深刻的反思催生了新左翼文化,这让德国人更爱谈论空泛的道德和哲学,而不愿去关注现实问题——特别不愿关注现实中不可回避的丑恶问题。

此外,对纳粹历史的反思还带来了一个副产品,那就是德国社会的“政治正确”,在难民危机中则表现为接不接受难民是反不反纳粹的“路线问题”。正如近两次难民杀人案,其本质只是刑事案件和法律问题,民众要求依法严惩凶手的诉求却被部分左翼政客简单地上升为“纳粹”立场,这样的操作使得技术化的讨论变为政治立场问题,从而失去了从讨论中提取解决方案的机会。而害怕“政治正确”的人们也就只能选择一个可以“勇敢”代表自己发声的政治力量。

作者:文汇报驻柏林记者 赵海博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