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韩财团代日企赔付韩国“二战”劳工,尹锡悦访日“屈膝”求和被民众斥为“屈辱外交” | |
2023-03-17 02:35:59 作者:本报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 |
▲3月16日,在日本东京首相官邸,韩国总统尹锡悦(左)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后各自走下讲台。
韩国总统尹锡悦16日抵达东京,对日本开始为期两天的工作访问,这是韩国总统时隔12年来首次正式访问日本。在16日的韩日首脑会谈中,双方就两国之间存在的涉及政治、经济和安保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决定让因强征劳工问题等历史问题受损的两国关系“恢复正常”。
从表面看,尹锡悦此访是为了达成日韩“和解”,但其“屈辱外交”的实际目的则是为了与日本“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当前日益紧张的国际和地区局势。
韩国过半民意反对“代赔”方案
2012年8月,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作为韩国领导人首次登上韩日主权争议岛屿独岛(日本称“竹岛”),激起日本强烈反对,韩日关系陷入僵局。此后又因为慰安妇、二战强征劳工等矛盾,两国关系进一步趋冷,两国首脑互访不了了之,双边关系跌入谷底。
3月6日,韩国尹锡悦政府宣布了针对日本强征劳工诉讼案的解决方案,其核心内容是韩国政府麾下的财团将代为两家在韩国成为被告的日本公司向原告交付赔偿金。尹锡悦政府此举遭到韩国过半民意的反对,称之为“屈辱外交”。但日韩两国政府由此认为双边关系中的最大历史悬案有望解决,于是开始协商尹锡悦3月中旬访日事宜。
尹锡悦抱着如此大的“诚意”,自然换来了日本政府的肯定与欢迎。16日下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来访的尹锡悦在首相官邸举行了会谈。从日韩双方发布的消息看,双方通过此次会谈就双边关系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达成了共识。
首先,日韩双方确认将在此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上,共同推进双边关系面向未来再出发。双方同意重启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不拘形式”频繁互访的穿梭外交模式。其次,双方同意加强日韩、美日韩之间的安全保障合作。时隔5年重启日韩安全保障对话机制,对因之前双边关系遇冷而受阻的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也实现完全正常化。第三,日方取消对韩出口限制措施,韩方同意撤诉此前向世贸组织提出的仲裁申请。双方同意创设日韩经济安全保障对话机制,深化双边经济合作。
此外,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和韩国经济团体“韩国经济人联合会”16日决定各出资1亿日元设立“未来伙伴关系基金”,支持双方人才交流等活动,共同应对能源安全、少子老龄化和气候变化等共同课题。
“代赔”方案面临受害者反对
去年5月,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伊始就强调要改善韩日关系。尹锡悦非常清楚,只有彻底解决劳工问题才能推动韩日关系重启。因此,检察官出身的尹锡悦一直在寻求如何绕开司法审判结果的方案。最终,在3月6日正式公布了其“一揽子解决方案”,计划由韩国政府麾下的财团代为两家被告日本公司支付赔偿金。面对韩方的“诚意”,岸田政府马上予以热情回复,但由于方案仍停留在框架阶段,后续落实仍存在诸多难题。因此,岸田在16日的会谈中不忘时刻提醒韩方“早日取得具体成果”。
1965年6月,日韩通过《关于日本国与大韩民国之间基本关系的条约》,实现邦交正常化,同时在条约附属文件《日韩请求权协定》中规定日本向韩国提供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由此两国及国民间的赔偿要求权完全、而且最终地得到了解决。
但是对于战争中个人所蒙受损失的赔偿请求权问题,韩国国内在议会、司法等方面一直有不同的意见存在。
2012年5月24日,二战中被日本强行征用的9名韩国人对日本三菱重工和新日本制铁公司提起赔偿诉讼。韩国最高法院在2018年10月30日作出要求日本新日铁住金(原新日本制铁)向原韩国劳工支付赔偿的终审判决,赔偿二战时期被强征劳工的4名韩国受害者每人1亿韩元。2018年11月29日,韩国最高法院终审驳回了日本企业的上诉,要求三菱重工向二战期间遭受强迫劳动的韩国劳工进行损害赔偿,判处三菱重工向每名原告赔偿8000万韩元。此后韩国扣押冻结了这些日本企业在韩国的资产,并进入变现程序。
▲3月16日,抗议者在日本东京首相官邸前抗议日韩首脑会谈。
尹锡悦政府对于为改善日韩关系提出的韩国政府下属财团代替日本企业赔偿的办法,在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首先,韩国民调结果显示,有近6成的意见反对韩国政府的解决方案。其次,有舆论指出,韩国《民法》第469条第一款规定,债务可由第三方代赔,但如果当事人不允许,不得由第三方代付债务。有报道称,目前已有三名原告拒绝韩国政府的解决方案。如此,尹锡悦的“偷梁换柱”方案虽换取了对日外交僵局的打开,但可能最终不能得到彻底解决。
除劳工问题外,韩日之间围绕着慰安妇问题、独岛(竹岛)领土主权之争都是影响韩日关系转圜的重要障碍。日本分析人士认为,迫于美国压力,为应对美朝在东北亚对峙态势升级的紧张局面和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等难题,日韩两国正在刻意修复关系,但这种并非发自内心的“抱团取暖”行为有多牢固仍需观察。
作者:刘洪亮
编辑:沈钦韩
责任编辑:宋琤
图片来源:新华社发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