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汉代陶俑“会师”秦始皇帝陵!三万中外观众争睹秦汉陶俑“大比武” | |
2018-08-07 22:35:49 作者:韩宏 |
▲展厅内,表现汉代宫廷娱乐生活的一组汉代陶俑活灵活现。
今天(8月7日)上午,首次以秦汉陶俑为主题的原创展——《跨越时空的邂逅——秦始皇帝陵与汉景帝阳陵出土陶俑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该展展期一年。展览荟萃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精品文物141件(组),以秦汉陶俑对话的陈列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两座皇帝陵的发掘成果,以及秦汉时期政治、军事、经济等内容。展览为秦陵与汉陵、秦汉陶俑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人们可以辨源识流,从中感受秦汉文化的传承、变化与发展。
《跨越时空的邂逅——秦始皇帝陵与汉景帝阳陵出土陶俑展》,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主办,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今年承办的又一重要临时展览。
酷暑难耐的今天,秦陵博物院内,满是打着遮阳伞的游客,人们摩肩接踵地涌入陈列大厅,争相参观这一秦汉陶俑展。庞贝出土文物特展和云南滇国青铜文展等几个展厅内,游客也是熙熙攘攘。秦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透露,盛夏以来,来此参观的中外游客每天超过3万人。
▲8月7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陈列大厅内游客摩肩接踵。
12组秦汉陶俑“相对而望”,隔空“对话”
从春秋时期开始,作为一种替代活人殉葬的偶像,俑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秦汉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秦陵出土的秦兵马俑、汉阳陵出土的汉俑,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陶俑形象。它们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高超的工艺水准,将秦汉时期陶俑制作的工艺美术推上了顶峰。
记者看到,展厅展出的秦陵陶俑,有常见的铠甲军吏俑、铠甲武士俑、跪射武士俑、百戏俑,还有几种特别陶俑——跪姿持物俑、战袍武士俑、铠甲御手俑、骑兵俑、袖手俑。一个展柜里还躺着一尊身体与脚踏板分离的秦代武士俑。
▲秦陵出土的骑兵俑。
▲秦陵出土的铠甲御手俑。
秦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讲解员马灵芝告诉记者,这件卧式陶俑是专门从破碎陶俑中挑选出来进行展示的一件武士俑,目的是让观众了解秦俑出土时的状况,观众可从脚踝断裂处看到秦俑的制作工艺。她说,秦始皇帝陵出土的秦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6米、1.98米,最低的1.70米,断裂处一般都是最细的脚踝处。
▲这件躺在展柜里的秦代武士俑,整个身子与脚踏板分离了。
▲观众参观这件躺着的秦代武士俑。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对汉阳陵汉代陶俑的一次充分展示,这批陶俑的主人是西汉第4代皇帝——汉景帝刘启。记者看到展品中既有着衣式的负重俑、彩绘侍女俑和彩绘武士俑,还有彩绘的骑兵俑和塑衣式的文吏俑、跽坐侍女俑、拱手跽坐侍女俑。3件陶俑身上还裹着厚厚的泥巴,完整再现了出土时的情景。
▲汉阳陵出土的着衣式负重俑。
▲这件汉代陶俑身上仍然裹着出土时的泥巴。
▲汉阳陵出土的彩绘陶塑衣式文吏俑。
展厅中央的一个圆盘上,展示着汉阳陵出土的一些乐舞俑,有的折腰、有人甩袖,有的在敲击乐器,表情非常祥和。这些陶俑姿态不同、功能不同,旁边还有陶质的编钟、石质的石磬等乐器。马灵芝说,“这组汉俑表现的是汉代宫廷娱乐的生活,它与旁边连年征战的武士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秦俑和汉俑是两个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俑,一个反映了秦代依法治国,崇尚武力,一个则反映了西汉‘文景之治’盛世。“
她告诉记者,汉阳陵汉俑中骑兵俑的颧骨很高,以前人们误认为它是女兵,其实是少数民族俑,体现了汉代对少数民族的包容。这些骑兵俑胯下骑着马,后来因为年代久远木头做的马朽掉了。旁边的对话内容是:汉俑征服过秦没有征服过的土地,踏过秦没有走过的地方。
▲这件汉阳陵出土的骑兵俑胯下的木马,因年代久远早已朽掉了。
▲汉景帝阳陵出土的骑兵俑。
记者了解到,这些土与火塑造出的陶质躯体,制作的时间相差不到百年,但出土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个个高大雄壮,肃穆的神情和威严的目光,仿佛使人感受到大战将至的压抑氛围;而汉阳陵的各类陶俑一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其多变的造型和轻松的神情,让人体会到的则是一种弥漫于眉宇间的愉悦和烟火人间的温馨。
秦俑和汉俑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马灵芝告诉记者,从直观上来看,秦俑高大,平均在1.80米左右,汉俑一般五六十厘米,基本上是秦俑的三分之一;从神态上看,秦俑神情庄严、肃穆,因为秦代依法治国,连年征战的这些秦俑表情自然凝重一些,而汉俑非常轻松愉悦,有人间烟火的温馨,可以看出它们对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向上。两者在神态、神情上有些差别。
她说,秦俑和汉俑的制作时间相差不到百年,也就是七八十年的时间,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别呢?通过12组秦俑和汉俑的“对话”,
语言风格也迎合了年轻观众的喜爱,有时还用到了网络语言“颜值”,通过它们的对话,观众可从中找寻到它们的差别。
汉阳陵汉俑活灵活现,从葬猪羊何其多?
王学理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研究员,原汉阳陵考古队队长,从事秦物质文化和秦汉考古研究多年,成果颇丰。今天下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王学理告诉记者,汉阳陵的这些着衣式汉俑再现了汉代人的艺术形象,由于它们长期深埋地下,年代久远 ,衣物腐朽脱落、木臂成灰,出土时就变成了缺胳膊的“裸体俑“了。虽然人们看到它们一丝不挂,无所谓表里,但反璞归真、变拙为巧的结果,反倒呈现出人体美的艺术本色来。
▲汉阳陵出土的一组动物俑阵。
他说,阳陵汉俑虽然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但身体各部分基本合乎比例,只是腰部和腹部、股部略显长些。为了纠正视平线以下物体被压缩而产生的形变,艺术家有意做了夸张性的处理,但身体细部的塑绘却极其精到。形神兼备,赋色淡雅,构成了阳陵塑绘衣饰陶俑的一大特点。
展厅中央的上下两层动物俑阵,阵容浩大,生动地反映了“文景之治”盛世的“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细看有彩绘的陶马、陶牛、陶绵羊、陶山羊,还有陶公猪、陶狼狗、陶家狗、陶公鸡,这些动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人目不暇接。
▲部分动物俑。
▲部分动物俑。
汉阳陵从葬猪羊为何多?大量的家畜家禽从葬汉阳陵,是什么用意?王学理研究员告诉记者,马、牛是力役型动物,马用以驾车、乘骑,是军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更是边地人民生活中的代步工具。即使在内地,也不会轻易地被食用。牛用作犁田、运输外,还是肉食对象。猪是纯粹的肉食动物,而鸡和狗都具有食、用两种作用。
但是应该看到,作为供应宫廷的府库—御府,以及贵族的从葬坑,存放这些动物绝不是为了役使或繁殖,食用是第一位的,主要用于祭祀和肉食。
▲展厅中的动物俑阵(上层)。
汉朝在继承秦朝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经过汉初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特别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用“休养生息”等措施鼓励和发展生产,终于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为西汉开通“丝路”、开疆拓土,实行“大一统”以及汉人、汉语、汉族等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秦奋发、激昂的精神特征也被包容、务实的汉所继承并发扬,整个西汉的历史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昂扬斗志和进取精神,塑造了出中华民族绵延2000余年乐观奋进、勇敢自信的文化气质。
有专家指出,这些历史背景和精神风貌的变化投射到秦始皇帝陵和汉景帝阳陵陪葬的这些陶俑身上,就使得它们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神态特征和表情变化。此次秦汉陶俑展览,将这些相隔不到百年的秦俑和汉俑通过两两相望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它们定格了2000多年的形态和神情的对比,会让人最直观的感受到最为纯粹的秦人和汉人及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特征。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韩 宏
编辑制作:韩 宏
责任编辑:叶志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