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黄河塑造了中华文明,未来与长江文明共造复兴 | |
2021-05-04 14:40:56 作者:李念 |
不久前三星堆的新出土文物再次勾起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热诚和无限推测。科学家和史学界早已有定论,在公元前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西辽河出现了中华文明起源迹象,但在3800年前后,唯有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河南偃师二里头成为“满天繁星”后的“皓月当空”。为何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了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黄河文明如何会成为华夏民族和炎黄子孙的文化认同?未来,长江文明兴起后,黄河繁荣会走向何方?
世界读书日前夕(4月17日),中央文史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出席由上海新华发行集团主办、《书城》杂志承办的新华·知本读书会第84期,他引经据典、高屋建瓴又包含感情地讲述了黄河文明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葛剑雄教授在新华·知本读书会第84期主讲“黄河与中华文明”
河流与人类文明并非总是正相关
无论中华儿女身处何方,大都会自豪地说,黄河长江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葛剑雄开首介绍了话题的主角——黄河,他指着地图上呈“几”字形的黄河说,比起世界上很多大河,包括长江(成形于300万年前),流经九个省区的黄河只是一条很年轻的大河流。“在10万年前到1万年前的晚更新世,黄河演变为从河源到入海口贯通的大河,下游流域范围比较小,形成河床后,两边是悬河。”
“大河流与人类文明并非总是正相关。”葛剑雄开宗明义:诚然,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共同造就了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尼罗河催生了埃及文明;恒河和印度河塑造了印度文明,但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亚马逊河(21.9万立方米每秒)并未形成世界级文明,台伯河也和罗马文明没有关系,而希腊文明并无大河流来支撑。
人类文明是指某一特定的人类群体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从多年的史地研究来看,河流要孕育成人类文明,和诸多因素相关。葛剑雄明确,水量、利用水的便利程度,流域的气候,流域的地形、地貌,土地等初级资源,河口的位置,与其他河流、其他文明的距离等,都是决定要素。
位于埃及境内尼罗河干流上的阿斯旺水库,为埃及合理利用水源提供了保障,但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下游河水污染等问题
比如,两河流域水量有限,早期农牧狩猎都离不开水;而雅鲁藏布江水量很大,但取用不便,中国的都江堰为何名留史册?因为李冰利用源头和成都平原落差自动分流和控沙,使得支流得到灌滴效应。又如,岷江水比较冷,无法提高农业产量,最合适的是地处温带。2003年,参加过多处极地探险的葛剑雄从非洲埃及南部的阿斯旺溯尼罗河而上,到达喀土穆,长达500千米的纳赛尔水库两边全是裸露的岩石,在埃塞俄比亚瓦迪哈勒法以上沙漠直逼河岸,所以,古埃及农业区仅集中在尼罗河三角洲和卢克索一带。
同样,中国的长江黄河的源头是在青藏高原,早期也有文化遗迹存在,但因为海拔太高,不适宜人类生存。例外的是安第斯高山上的人群,葛剑雄指出,经研究,他们的遗传基因已经变异,因而能够在低氧环境中生存。
葛剑雄在《黄河与中华文明》(中华书局,2021年1月出版)一书详细叙说了黄河的地理全貌、历史兴衰
土质优势让黄河流域聚集了物质财富
按照河流形成人类文明的几大核心要素来看,葛剑雄仔细分析了为何黄河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其土壤质地起着决定作用,辅之以当时农耕的工具,与外界的隔绝又使得它从未被外族优势文明所破坏。
*黄河流域的土地资源是有利条件
黄河的中下游流经黄土高原和由黄土冲击形成的平原。这些土壤疏松,适合耕种,气候温暖,降水充足,就奠定了人类得以获得繁衍的基本所需——粮食。葛剑雄分析,如果这里的土质不疏松,就容易像兰州的兴龙山一样,形成茂密的森林或植被,那么,当时的工具难以清除,就无法种粮食。现在,它如《诗经》中所写:风吹草低见牛羊。而到了太行山以东,地势平坦无地理障碍,“这也是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得以形成的地理基础,如果在希腊是一个个城堡,很难有交通便利。陈忠实的《白鹿原》里,讲述到一个个‘原’是不断被切割,原先是连成一片,这些都有利于人类生存,因此,黄河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不是偶然。”
而黄河距长江并不遥远,使得两个流域的文明萌芽互相呼应。葛剑雄分析,中国历史上存在南北差异,到了近代就是东西差异。工业化之前,物流和水流最方便的是水运。古代,南北航运通过大运河;至近代,黄河下游的出海口指向渤海,失去了航运的作用,而长江这方面的优势就后来居上,而黄河流域靠的是京广铁路、公路发挥作用。
有意思的是,黄河文明距离其他文明非常遥远,因此,既有不被外来文明野蛮侵袭破坏之虞,但也有不与其他文明摩擦、碰撞、挑战、竞争、交流的“以天朝为中心”的短板。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不同的地理与人文风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差异
*未曾中断的黄河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精神财富意义更重大,但在文明初级阶段,物质财富起着更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以此来看黄河文明就举足轻重。
葛剑雄介绍,比对联合国确立的文明要素,必须有文字、建筑、城区等。比如希腊的万神殿就是文明的印证。而中国早期的房屋都利用天然的黄土、石头堆积而成,无法留存至今。从文字而论,中国有甲骨文的记录是商朝。中国人一直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在这些标准前就没有充分的学术依据。
在三年前的2019年5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重大成果。将中华文明的源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公元前5800年前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东北、北部、南部三个点,即黄河、长江和西辽河领域,而南部的余姚良渚是新发现。第二个阶段是到了距今5300年以来,出现了“满天繁星”(或叫群星闪耀),中国各地都进入了文明时期,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和陕西的神木石峁遗址为代表。第三阶段就是距今3800年前后,“群星闪耀”的夜空逐渐消失,代之以“月明星疏”时代,以华夏源头身份出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二里头遗址被称为王朝文明,比商朝甲骨文出现得更早。
依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成果,中华文明的源头分为三个阶段
葛剑雄分析,现代科学已经能够通过碳-14基本判断植物、动物等的年代。在距今5300年前,物质财富逐渐上升,人群就会聚集,出现专业的祭祀人员,礼器、祭品就会出现,因此,就有了陶寺和石峁遗址。良渚出土的玉器工艺已非常发达,上海的广富林遗址可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崧泽文明。包括非常引人关注的四川三星堆文明,葛剑雄认为,从学术上看,三星堆文明一定是有外来成分,可比例有多大,距今有多少年,都有待于精确的科学考证,而不是想象推断。
“但是,这些文明都无一例外地中断了。只有黄河中下游文明延续至今,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中的核心与引领者。”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将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中国宫城的最早年代提前约百年左右
黄河中下游如何孕育了华夏文明的认同
黄河文明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早期的土地资源起了重要作用,这奠定了物质财富的基础,葛剑雄再次强调。然而,黄河中下游的历史地位的形成还有后来的一些其他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孕育了精神财富的力量。
*吸收外来文明的影响
首先是广泛吸收外来文明的影响。葛剑雄指出,一些简单的发明在世界各地的同时兴起是有可能的,但一个复杂的事物,必然是通过传播而形成。比如,青铜器的冶炼技术,现在学界考证,是从巴比伦沿经新疆传播而来。早年,在巴比伦地区,青铜器是武器,但是到了中国,逐渐变成了礼器,是身份的象征,它们最早也有烧肉等用途,但后来就用作祭祀,铭文也成为重大事件的记录。排在五谷之首的小麦栽培技术是从西亚和中亚传播而来;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技术也是由外传入;马则从高加索输入,原用作骑行,《论语》中的六艺里有“御”这一项,但赵武灵王增加了运输的作用,逐步取代了兵车。
古巴比伦地区青铜冶炼用作镰状剑(左上),在中国商代成了祭祀的司母戊鼎(右下)
*从“宅兹中国”到北宋前的政治、文化中心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宅兹中国”是“中国”一字最早的出处。在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上铭文里的“宅兹中国”并非现在的字面意思。当时“国”的意思就是城,很多小国构成大国,“万国”,就是数不清的城。春秋时期有名有姓的国,就有1000多个,地位最重要的国,就叫“中国”,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就是最重要的国了,所以叫“宅兹中国”。
而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国都都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些国都不断地由西往东迁移,从咸阳、长安、洛阳、开封、大都到元朝的北京,最南到淮海口,最北到天津口。葛剑雄分析,这是因为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达到一定限度后,首都的粮食都需要南方的供粮基地来提供,这就需要强大的水运。宋朝定都开封后,航运的河流逐渐枯竭,元朝才定都北京,并把两条运河打通。所以,在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始终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统一时期的政治中心。
青铜器何尊上铭文里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出处
*人口迁移和文化融合
黄河流域无数次的移民计划使得文化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今,大家都认同黄河是华夏文明之根。葛剑雄指出,华夏的华字,实际上是个形容词,意思是“像花一样”的夏王朝。后来在文化流传中,华变成了和夏一样的地域名称的指称。这和黄河流域人口的南迁,支援边疆,少数民族融入不无关系。在秦汉之际、两汉之际、汉末三国期间、永嘉之乱后、安史之乱后、靖康之乱后,或者外来民族入侵时,就有大量人口南迁,输送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发达的文化。
葛剑雄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南方的少数民族,族谱里大多有祖上由北方迁入的记载。“其实在民族无法实现完全平等的历朝历代,不少人会选择把自己‘塑造’成华夏的一分子。”因此,原本历史上有争斗的炎帝和黄帝,变成了一个同等地位的文化认同的象征符号,我们都会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而人口迁入边疆民族,也使得中华文化得到广泛传播。葛剑雄如数家珍,近代走西口,是山西人去内蒙古,居住在大青山,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使得蒙古独立时,内蒙古坚定地站在国家一边,“中原移民守住了内蒙古。”闯关东,指山东人去东北,历朝历代的积累使得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已有300万山东移民人口。再往前追溯,蒙元之际,蒙古人西征,把大量的河北人带到了西亚;唐末五代时,大量人口迁入契丹、来到渤海口,他们建立的辽朝,就实施“一国两制”的管理;更不用说,华夏迁入匈奴、乌桓、鲜卑和河西。“黄河儿女将中原文化带向四方”。清朝左宗棠平定新疆西北,随之迁入人口;汉武帝时带来了不少北越人口。
无论迁出还是迁入,大部分人口都被强大的华夏文明所融合。葛剑雄举例,历史上,融合得最彻底的是鲜卑族。皇帝命令全部子民改姓氏为“元”,籍贯变为洛阳人,找了四个大族与汉人通婚,不准穿鲜卑服,全部采取墓葬。
因此,中华民族就是一个56个民族融合的大民族。这些源起都在于黄河中下游文明。
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规模迁徙
未来,黄河文明不再是中华文明的独尊,而是共荣
在共同回溯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并成为华夏文明的文化认同历史后,葛剑雄也客观地展望了黄河文明的未来。他指出:黄河文明未来将不会是中华文明的独尊,在中华文明复兴路上,它会和长江文明等其他文明一同永葆青春。
在生产力和技术有局限的前提下,地理条件会对河流的文明作用起决定作用。葛剑雄提到,科学家在30年前就预测,黄河中游的夏秋降水会加大,这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那样,流经世界最大、最厚黄土高原冲击形成的大平原,就从优势变成了劣势。黄河每年有十几亿的泥河在下游形成,到开封城时就形成了特殊的“悬河”,即河床比平原要高出8至20米,仅靠着堤坝来阻挡;下游因而多次改道,1948年,黄河才改回故道。历史上也有人为因素加入,比如,1938年,蒋介石炸毁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阻挡了日本人南下,“黄泛区”夺走了85万人口。
与此同时,长江文明兴起。到近代,沿海工商业要找到安顿之地,洋务运动时,张之洞等兴起了长江流域的水运,同时,南方精英不断增加,生产力等不断提高,明清末年江南就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因此,就未来而言,在过去70年中,黄河已进入安流,堤坝固若金汤;黄河水也在环境保护中,变得非常清彻;灌溉发电等功能充分利用;沿岸也逐步绿意盎然。将来,新技术、新产业、新资源将进一步注入。葛剑雄畅想,“未来人类进入追求幸福的时代,最大的事情是如何消费大把的时间,那么黄河的人文资源将重新焕发青春。”他介绍,目前有四个国家文化公园在建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届时作为华夏认同的黄河文明,作用不言而喻。
近年来,我国运用石坑造林、草方格固沙等措施治理黄河水土流失
讲座尾声,76岁的葛剑雄深情地朗读了书中的某一节,以此结尾,令全场动容:像黄河、长江这样长达数千公里的大河,从源头到出海口,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如雪峰、冰川、峻岭、悬崖、激流、森林、沃野……栖息着各种飞禽走兽,生长着各类奇花异草,诗人抒发着激情,画家描绘着美景,哲学家在沉思中期待顿悟,艺术家在探索中寻找灵感,政治家在谋划答卷,军事家在观察险要……它们本身,也因凝聚了历史,经历了沧桑,而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精神象征、时代烙印、历史记忆,一条大河就是一首颂歌,一篇史诗,一部历史,一个时代。
青岛市委组织部上海专业实训队成员集体慕名来听讲
讲堂负责人李念(左))感谢葛剑雄教授在2015年做了文汇讲堂历史季的首讲
来自南京的听友在追问如何向外传播中华文明
作者:李念
现场图片:李念、郭时羽
编辑:李念 刘梦慈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