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江:物与物如何发生关系?从元宇宙里看过来:代码
2022-05-19 09:05:36 作者:毛鹰 李念

IMG_20220515_125224_mh1652590396364.jpg

《如何理解元宇宙中的“物”?》乍看这样的讲座标题,你一定会把它分类为元宇宙大类。然而,讲了30分钟,都是哈贝马斯、海德格尔、鲍德里亚等哲学大家当道,不免有些晕。自然,主讲者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哲学学者总是视批判为己任,以此帮助天下人辨析新事物前景。诚如蓝江坦言,当传统欧陆哲学家们还在讨论现实中的“物”时,中国的哲学学者得益于蓬勃向前而去的元宇宙发展,可以将更多的新理论放置在虚实结合的元宇宙中探讨,因此讲座的标题还有个很酷的引题——“物体间性与新唯物主义的诞生”。

时光虽流逝千年,但交叉与比较仍然是突破原有边界,激发创新思考的主要方式。这样的讲座是由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主办,为比较政治大讲堂第47期,时间是5月10日晚,上海高校又一个防疫期间的线上讲座。当然,作为游戏资深玩家,蓝江很快会转述到如何6分钟速通新游戏《艾尔登法环》。让你感悟元宇宙内外虚实之“物”,从而打开了遇见世界的崭新方向。

IMG_20220515_125351.jpg

5月10日下午,应华东政法大学邀请,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老玩家蓝江展开元宇宙中“物”的探究

新唯物主义和新实在论在西方复苏

为何要思考“物”?稍微熟悉当代西方哲学的人,都不陌生“主体间性”这个词,它是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成熟概念,意在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蓝江看来,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可能长久地被遮蔽了。但在查证资料时,蓝江发现类似的概念在西方已经有几位学者使用和讨论过,并且当下一股新唯物主义和新实在论的思潮正在复苏和流行,对“物”本身的讨论正在被广泛关注。

在理解新唯物主义之前,先要厘清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人与物的基本关系。

在现实世界,我们很容易从真材实料可触可感的角度理解“物”。如果说,现实世界中“物恒定以人的使用关系来理解”,那“物”能否反过来影响人的关系?蓝江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当今无随时在受到物的影响,线上讲座超越物理空间的见面,是背后的技术、网络和设备这些“物”在发挥作用。人与人通过沟通建立联系,而“物”不会主动与人沟通,并且物的概念也只有进入“言说”才得以建立,而“言说”毋庸置疑依托于人。

那么是否存在不依赖人的纯粹的“物”?这就要进入元宇宙里去探究了,它是明显区别于现实世界的。这也是新唯物主义感兴趣的主要问题。

相互作用:物的光亮与海德格尔的“壶”

“跳过/光的楔子:/漂浮的话语/就在黄昏时分”著名美国当代诗人保罗·策兰的一首诗启发了哲学家巴迪欧。这位法国哲学家认为“物”能否被我们看见,取决于“光”,并且“我们也完全看不到对能看到东西的筛选机制”。一个沉默的物的世界因何与我们发生互动,我们一无所知。

IMG_20220515_125458.jpg

 海德格尔通过一把壶,展示“物”的思考

同样的问题也曾引发海德格尔的思考,在《物的追问》中海德格尔极力追问“物”之成为物的原因,并最终将其归于“大地、天空、诸神和终有一死者”的玄思。1958年,海德格尔放弃了“物之物性”的追问,在文章《物》中,海德格尔以壶为例,提出制作壶的材料,无论是陶土还是玻璃,这些材料只构成了“壁”,而其中间的“空”才使壶成为壶。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一章,同样讲述器皿,工具因为“空间”而有用。

蓝江认为,“物”的存在或许与“以什么方式和人的存在发生关系”相关,而没有与我们发生关系的物等同于不存在。那是否意味着抛开人,物无法存在?“桌子配椅子”“餐厅配餐桌”生活中这种组合存在的物无处不在,物有自成的“关系系统”并形成一种价值组合。蓝江介绍,来自鲍德里亚观点又提示我们的确身处于物与物之间构筑的存在关系之中。

数字与物:一枚“复活币”是否定义为“物”

提到鲍德里亚,电影《黑客帝国》中一幕大部分观众可能都未曾在意,但蓝江没有错过这一细节:主角尼奥登场的第一场戏里,他把窃取的用于贩卖的物品钱、身份以及枪藏在了一本挖空的书里面。蓝江提到,这本书就是鲍德里亚的《拟像与仿真》。这本哲学著作的“出镜”并非偶然,本书的核心观点认为科技发展使得媒体和网络模拟的虚拟图像取代了现实,而这与电影背景设定契合。蓝江还指出,镜头中翻开的一页正好是全书的最后一章《虚无主义》,这一章中鲍德里亚认为由“系统决定”的一切,让今天的虚无主义变得透明。而这一点蓝江并不认可,因为“物”的实际功能让虚拟并非导向虚无。

IMG_20220515_125538.jpg

 电影《头号玩家》中主角依靠复活币道具从虚拟世界的崩坏中“复活”

以《头号玩家》为例,蓝江指出电影中主角通过游戏获得的一枚复活币,在现实看来不过是一串代码,而在反派启动毁灭整个元宇宙武器后,复活币让主角重生并力挽狂澜。虚拟物品因为实际发生的作用而展现出“物”的一面。同样在《黑客帝国》的虚拟世界中,主角尼奥为何需要钱、身份和枪,这些物品都是实际有用的,否则即使是虚拟世界没有这些“物”的加持,人只不过是一个“赤裸生命”。因此,蓝江进一步提出,实际上很难丢弃人与物的关系来界定“物”,那么“物与物”的世界如何描述和进入?

物-物世界: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可能

在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中,人和人通过话语建立联系被称为主体间性。物与物不能对话,如何建立联系?蓝江认为,物与物通过“affect”相互作用发生关系。以现实为例,今天的通过传感器形成的万物互联,甚至在人工智能技术下,代码都可以自动生成。

1652590599182.jpg

《艾尔登法环》风靡全世界,以开放魔幻世界和困难的战斗吸引着无数玩家。

物与物的连接方式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在虚拟世界中,老玩家蓝江以他最近在玩的游戏《艾尔登法环》为例,游戏中与女武神的战斗异常困难,大多数玩家也有相同的感受,在最近一次更新中,制作方通过代码调整,“让这场战斗体验完全不同了”,虚拟世界的物品与现实世界的代码,在这种层面上产生关联,并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和体验。

而作为一款极为考验操作的游戏,蓝江坦言他用了将近200小时才打完主线,而世界最快通关记录仅为6分39秒,原因在于游戏有“BUG”的存在,这是玩家发现并利用了虚拟世界物与物之间的特殊关系所导致的,而体现在现实世界不过是代码的某种错误运算。

在以人为中心的认识之外,物和物之间的关系在我们未关注的时候始终在互相作用着。在现实中,我们与万物均有潜在的互动的可能性,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虚拟世界中并非所有物品都可以与玩家互动,“空气墙”和“贴图”是有限性的直接体现。而人们对元宇宙的趋之若鹜,却又来自现实本身的有限性,因为虚拟世界为我们提供了解放欲望的可能性。这种有限性的根源来自哪里?蓝江认为,或许提摩太·莫顿在《超物》一书中的观点可做参考,即人与物的关系,可能只是物与物的巨大关系网络中的小间隙。

IMG_20220515_125713.jpg

 提摩太·诺顿的《超物》提出了物与物关系是巨大的网络

同为资深玩家的吴冠军对蓝江通过游戏和电影,以物做切入点把事情讲清楚的方式尤为赞赏。在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存在一条解释的鸿沟,蓝江认为,国内学者则已经在尝试着手相关讨论,新的思想往往需要结合最前沿对象才能产生。我们虽然仍然带着现实世界的认识进入元宇宙,但这个“新世界”中的见闻仍会影响我们的认识,无论虚实。蓝江坦言,“虽然这些思考还不成熟,但不妨作为一个开始。”套用一个熟悉的广告语逻辑去理解,即在交叉和比较的思考与讨论之中,或许“物”的世界便会与我们不期而遇。


  作者:毛鹰 李念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