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期讲堂报名|刘斌韩建业贾笑冰:5000年前后早期中国
2022-12-16 15:44:24 作者:文汇讲堂

可用-海报图片1.jpg

良渚古城的故事随着2019年申遗成功已被广泛传颂,除玉钺、玉琮、水稻外,其水利设施将中国的水利史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年代朝前推了1000年;

甘肃南佐遗址面积600万平方米以上,九座大型祭祀台所围绕的宫殿核心区面积有30万平方米,当时的主政者是如何展开强大的组织调动能力的呢?

和凌家滩同期的辽西红山文化,被誉为中华文明中的直根系,为何那里的大型祭祀礼仪活动如此繁荣并形成后世礼制来源,但日常世俗生活却并不同步?

了解了文明和文明标准,感知了8000年前中华文明已起源,第159期“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系列跨年四讲中的第三讲,将聚焦中华大地上5000年前后发生的人、物、事,这就是早期中国的形成。

刘斌作为良渚古城的发现者,将讲述申遗成功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意义;韩建业作为甘肃南佐遗址的发掘主持者,将以最新的考古成果来论证早期中国;贾笑冰正在主持辽西牛河梁遗址发掘,他将分享北方“原生型”文明的礼制体系基础。

良渚、南佐、牛河梁,地处神州大地三隅,但向你讲述着同一个主题:中华何以五千年。

IMG_8643(1).jpg

159-2期冯时、张居中、蒋乐平主讲内容整理

要点抢先看:

*良渚古城申遗成功对中华文明史有何意义?

 *南佐遗址如何于九台宫城中展示区域王权?

 *牛河梁坛庙冢如何体现红山文化礼制体系?

159-3期讲堂详情:

时间:2022年12月24日周六下午1:55-5:05

地点:腾讯网络研讨会 (报名成功后进入,额满为止)

主办:文汇报社

承办:文汇讲堂工作室

媒体特别支持:澎湃新闻网

●主题:《5000年前:中华大地的早期文明》

●嘉宾:

刘斌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良渚古城发现者、发掘主持

韩建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长江学者,南佐遗址发掘主持

贾笑冰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红山文明化研究负责人,牛河梁遗址发掘主持

●主持:李念(文汇讲堂工作室主任)

本期文化产品赠送

*优质提问奖获赠书籍:

《红山:中华文明的直根系》2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年12月出版

《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2本  作者 刘斌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2年7月出版

*参加三期幸运听友获赠书籍:

《凌家滩:中华文明的先锋》2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年11月出版

《求索:考古学者访谈》2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年5月

《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2本 作者 韩建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年8月

●报名方式:点击报名链接http://whclub.whb.cn/sign/43或扫描文首海报中二维码、下方二维码实名报名。

IMG_8642(1).JPG

报名、听讲需知:

1.12月23日下午,报名成功者将在所留手机上收到会议室号码和密码,请务必留有效手机号码,并注意查看,并记住票号。本次讲座为腾讯会议室直播,请事先下载腾讯会议App(小程序进入无效),请参加者留出时间,手机充足电,注意收看环境的流量。会议室在13:30分开放,务必提前10分钟进场,超过500人后无法进入。

2.如临时安排有冲突,请于12月23日前登陆后在“报名信息”里点击“取消报名”。若累计3次未取消且未出席,将予以提醒并不再推送活动通知,若累计5次将进入诚信黑名单无法进行报名。

3.文汇App已与报名系统相关联,可通过App查询讲堂活动动态,欢迎新老听友关注。(打开文汇App,点击右下方【我的】——【活动报名】可查询已报名的相关讲堂状态(当期如因故不能参与,可通过App在指定时间内取消报名),再点击右下角【活动报名】键可查询新系统内所有讲堂活动的状态)

4.讲座期间,请更名为“网名+票号”,聊天室会发布159-3期微信互动群二维码,后期有优惠购书发布,或有微讲座举办,请有意者及时扫码。

5.讲座将有30分钟互动时间,有问题者请在“问题”区域提问,格式:提问嘉宾+提问者姓名(含微名)+手机+地域+职业+问题

6.欢迎大家关注文汇App-讲堂频道,报名启动后会刊发本期预热稿件,帮助大家更好理解涉及的专业知识和话题。可同时关注澎湃新闻网-澎湃研究所的“文明起源与形成”专题(可扫描海报内二维码下载App)。嘉宾演讲内容经编辑三天后将在文汇App上刊发,也将在澎湃新闻内的专题里刊发;约一周左右在文汇报上整版刊登,后期两大机构会发布编辑过的各类视频。

嘉宾介绍

刘斌

159-3.1刘斌_看图王_看图王.jpg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国家万人计划人才,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优秀工作者。 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多年来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工作。曾参加过反山、瑶山等重要遗址的发掘。2007年发现良渚古城遗址,并长期主持良渚的考古发掘工作,全程参与良渚古城遗址的申遗工作。在中国史前考古和史前玉器研究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 主要著作有:《南河浜——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神巫的世界》《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五千年良渚王国绘本》《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等。发表论文70余篇。

韩建业

韩建业.JPG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正主持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亚视野下的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中国上古基因谱系、族群谱系和文化谱系的对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牧文明形态演化”等,正主持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的发掘工作。

主要研究兴趣在中国新石器夏商周考古学、中国上古史、环境考古与人地关系、中西文化交流和文明比较等领域。

出版专著《走近五帝时代》《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文明的起源》等20部,发表论文200多篇。

贾笑冰

159-3.3贾笑冰3_看图王.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负责人。

历史学博士、研究员。

目前正主持发掘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群第一地点,作为 “中埃联合孟图神庙考古发掘”项目执行领队主持发掘埃及卢克索卡尔纳克北孟图神庙区。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世界文明比较研究。

出版专著《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东卷》《大汶口文化玉器与墓葬类型关系之研究》等。



  作者:李念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