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仅存11只!又一国宝级动物穿山甲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人工繁殖成本比熊猫还贵
2019-06-15 21:17:54

穿山甲.jpg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中华穿山甲在中国大陆地区已“功能性灭绝”。

近三年来,在中国大陆有效记录并查到的中华穿山甲仅有11只,更令人震惊的是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地区并没有发现有野生穿山甲种群的存在。这意味着中华穿山甲在中国大陆地区存量极少,而且可能面临功能性灭绝的危险。

而在一个月以前,澳大利亚考拉基金会宣布考拉可能已功能性灭绝。考拉专家在2016年宣布,六代之内考拉种群数量下降24%。

功能性灭绝就是一方面表示某一物种已经不能满足其生态系统中承担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已难以恢复,甚至难以在自然状态下维持繁衍。

穿山甲2.jpg

由于被认为有药用价值,穿山甲——这种害羞、吃白蚁的鳞状动物,原产于51个国家,却是世界上遭到猎杀和非法交易最多的哺乳动物。据估计,2000年至2013年期间有100多万只穿山甲被猎杀和非法交易。

据在广西、江西、云南、湖南、安徽、广东等中华穿山甲传统分布区域的实地调研,并结合绿会穿山甲保护项目合作伙伴、志愿者的红外相机野外记录和走访情况,近3年内,仅有效记录并查证到11只中华穿山甲,且在中国大陆地区长期未监测到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的存在。

目前,除在中国台湾地区有1.5万-2万只中华穿山甲外,我国其他地区均未见或仅见零星个体存在。因此,可以判定中华穿山甲种群在大陆地区已极度稀少,呈功能性灭绝状态。

据报道,穿山甲是现存唯一的鳞甲目哺乳动物,主食白蚁和蚂蚁,喜夜行独居,通常生活在空心树或洞穴之中。有“森林卫士”之称的穿山甲每年最多能够吃掉大约700万只白蚁和蚂蚁。在一片面积约350亩的森林中,只要有一只中华穿山甲存在,就可以有效控制白蚁种群。

穿山甲繁殖缓慢,一般在每年的4、5月份交配,孕期为5-7个月左右,每年只生一胎,通常每胎只产一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吴诗宝认为穿山甲人工繁育的成本较高。“养穿山甲可能比养熊猫更麻烦,也更贵。”

更令人忧心的是,当前人类对中华穿山甲的研究十分有限,至今未实现科学有效的人工繁育。

undefined

一位参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修订工作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表示,名录自1989年施行以来一直未进行修订。按照计划,新修订的名录或将在今年年底前颁布,在修订稿中穿山甲是列在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单中。

undefined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中国新闻网、前瞻网、新华网等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