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家尚未开张的博物馆,凭啥吸引国内天文大咖加盟?叶叔华院士的回答竟然如此深情
2020-12-19 14:55:49 作者:沈湫莎

11.jpg

建造中的上海天文馆。袁婧摄

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已进入布展阶段,预计明年将会与公众见面。昨天,上海科技馆在其开馆19周年之际,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吸引全国知名天文学家加盟,由叶叔华院士担任特聘顾问。

地球与太空对话,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早在上海天文馆规划建设期间,上海科技馆已前瞻性地提出建设天文研究中心的构想。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说:“天文研究中心将发挥天文馆观测设备和陨石藏品的优势,引领公众发现星空之美、天文之美和宇宙之美。”

科研让展品说话,为公众奉上更有新鲜感的展览

翻开上海天文馆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名单,个个“分量”十足:除了著名天文学家、中科院院士叶叔华,还有来自国内三大天文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以及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的天文学家。据上海天文馆建设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林清透露,天文研究中心目前已招聘了四位博士和两位硕士。

3.jpg

上海天文馆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海科技馆供图

专家云集是为了向公众奉上更有新鲜感的天文展览。对于要吸引公众“进馆”这件事,叶叔华总是挂在嘴边。2010年世博会后,正是她向有关部门建言,上海应该拥有一座自己的天文馆。在她看来,一家博物馆如果只靠展品“说话”,那么观众看几次就厌了,为了让场馆“永不老去”,必须不断有新故事可讲,这就需要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作为支撑。

科研如何让展品说话?上海科技馆最新推出的“十二生肖”特展也许就是例证:人们或许见惯了以动物科普和民俗为主要内容的十二生肖展,但你知道十二生肖的起源之一就与“岁星纪年”有关吗?岁星即木星,根据学者考据,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而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周期性,古人以此推定动物兴衰与木星年有关。

天文馆如果只能看太阳星星,是远远不够的

昨天,叶叔华在中心成立仪式上描绘了她心目中的天文馆。她说:“走进天文馆若只能看到太阳地球、星星月亮,那是远远不够的。无论妇孺老幼,不管专业背景,要有一代代的人走进天文馆,每个走进天文馆的人都要有所得、有所悟。”

4.jpg

上海天文馆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海科技馆供图

如何拉近公众与天文的距离?林清表示,天文研究中心将依托天文观测设备和观测资料,将公众引入瑰丽浩瀚的宇宙。上海天文馆建造有60厘米口径自适应光学太阳塔,开馆后,可与专业科研机构联合开展高分辨率的太阳活动现象及其物理机制研究;依托双焦点一米望远镜及国内外其他天文观测资料,天文馆工作人员还可带领公众开展以时域天文为主要目标的天体物理研究,如小行星巡天、超新星、耀变天体、系外行星凌星等。

“有了一批高水平天文专家,上海天文馆就能瞄准天文学前沿热点,推进天文教育与传播,让天文馆成为大家触手可及的科普平台。”林清说。

一馆一研究团队,开馆19年“引流”7200万人次

2001年12月18日,上海科技馆开门迎客。19年来,它已发展成国内唯一集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三馆合一”的超大型综合性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7200万人次,连续五年入选“全球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

2.jpg

建造中的上海天文馆。袁婧摄

事实上,拥有自己的研究团队已经成为上海科技馆“常展常新”的必备选项。比如,为了研究近30万件馆藏标本,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布展时就成立了以研究宏观动植物为目标的自然史研究中心。通过这些年“招兵买马”,该中心已成为国内动植物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一流科技馆要有一流研究机构——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天文研究中心先于上海天文馆“开张”也不足为奇。

拥有“金牌组合”科研团队“加持”的上海天文馆究竟怎么样?能否满足你对浩瀚宇宙的遐想?答案还是留待明年天文馆开馆之时,去临港一探究竟吧。

作者: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