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产学研奖设立14年,模式创新为科技成果转化贡献更多“成功之钥”
2023-03-23 06:12:58 作者:许琦敏

拍手.jpg

第十四届“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今天揭晓并颁奖。本届共有30个项目获奖,并首设10个提名奖,项目申报、推荐首次覆盖全市各区。

这些获奖项目有的立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产学研合作带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的关注民生所需,坚持科技发展服务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有的打开全球视野,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勇敢“走出去”。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化产学研合作、协同攻关突破核心技术的过程中,这些获奖项目探索出了不少模式创新,以自身的“成功之钥”,为促进上海产学研深度融合“深蹲助跑”。

首次覆盖全市

产学研“唯一奖”影响力不断提升

作为上海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而设立的唯一奖项,“产学研奖”自2009年创设以来,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1年起,‘产学研奖’的奖项数量从以往的每年8-10个,提升到了30个,今年又增设了10个提名奖。”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会长朱英磊认为,这背后是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走向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在科促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科协三个主办单位的努力下,本届“产学研奖”的申报首次覆盖了全市16个区和主要科创园区。

14年来,在“产学研奖”的鼓励和推动下,不少企业在一次次参评中持续提升对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的认知,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前行的一股动力。

在本届获奖名单上,重塑科技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的“重载商用车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一等奖。2021年,重塑科技作为该项目的参与单位,第一次参与了“产学研奖”的申报。他们由此了解到,“产学研奖”是经上海市科委批准、国家科技部备案的上海市唯一的产学研奖项,具有权威影响力。“结合我们自身优势,以及多年来与同济大学的良好合作,我们今年积极牵头申报了这一奖项。”重塑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林琦表示,此次他们的获奖项目投产以来市场反馈良好,期待携手产学研伙伴突破更多核心技术难题,共同引领行业发展。

3.jpg

▲重塑科技研发中心外景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此次将第三次登上“产学研奖”的领奖台。瞄准相关技术难点的攻克,公司多年来通过广泛深入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制造能力。从2017年首度获奖时共同参与申报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到今年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外高桥造船公司的合作伙伴不断拓展。据介绍,通过“产学研奖”的申报,科研人员凝练工作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在评奖与交流中拓展了思路。此次的获奖项目通过可持续产学研合作,研发了喷砂除锈爬壁机器人,申请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2项,投入使用后为外高桥造船公司节省了一年数百万元的除锈设备进口费。

4.jpg

▲外高桥造船实验车间中的喷砂除锈爬壁机器人

立足国家战略

促进产业转型走向国际高端

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企业立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不断夯实创新实力,以产学研带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此次获奖项目中,约有70%将产学研合作的目标锚定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尤其在先进制造、新能源与环境保护、新材料等领域,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乘坐上海地铁10号线,你会发现,列车头尾车厢没有了驾驶室,也未见驾驶员。这里所应用的“轨道交通高可靠全自动运行系统”获得了本年度“产学研奖”特等奖。

目前,轨道交通在超大一线城市的公共交通中所占比重已超过50%,安全、平稳、准点、舒适已成为轨交运行的“刚需”,而可靠、稳定的轨交信号系统又是实现这一“刚需”的基石。

围绕国家轨道交通发展战略需求,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上海地铁开展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共建技术研究中心,他们突破了我国在智能交通领域对国外的技术依赖,取得了上百项专利,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近年来,团队还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形成了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数字验证平台,大大加速了“轨交无人驾驶系统”在各地工程中的顺利安装投运。

2.jpg

▲特等奖项目“轨道交通高可靠全自动运行系统”模拟车站乘客服务中心

短短几年,卡斯柯的相关列车控制系统已在28个城市的上百条线路上运行,其中5条为全自动运行线路。此外,这些系统产品还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成功推广至中国香港、老挝、乌兹别克斯坦、埃塞俄比亚等地区与国家,三年来销售收入超过17亿元。

突破高端制造“卡脖子”难题,让国产装备实现从“可用”到“好用”转变的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今天走上领奖台,捧起“产学研奖”一等奖的奖杯。

轿车发动机的生产,对机床设备有着极高要求,而国产高端数控机床产品却因工艺适应性、加工可靠性、精度保持性、联线匹配性与进口装备差距较大,难以应用到汽车领域。

2017年,针对这一“卡脖子”难题,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在国家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开展联合攻关。双方共同成立的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担起了攻关“主力军”的重任。2020年至今,交大智邦已为全国汽车行业提供多条国产产线,新增销售收入超1.6亿元。

1.jpg

▲一等奖项目“轿车动力总成零件国产装备与工艺验证平台建设”建立的上海临港发动机缸盖、变速器阀体柔性混线制造验证线

如今,“先验证、后应用”的交大智邦模式得到国家工信部的高度认可,认为该模式解决了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在汽车领域的验证难题。自2019年开始市场化运作后,交大智邦的客户已涵盖汽车、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领域,在高端加工装备和工业换产AGV等细分市场居上海前三。

模式创新升级

“链式集群”接连涌现

创新,就是要做他人没能做成的事。突破“无人区”,不仅需要勇气和毅力,还需要“招无定式”的创新思维,不断优化创新资源的组织与协调模式,实现更多“从0到10”的突破,孕育创新“核爆点”。

“在本届‘产学研奖’获奖项目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涌现出了不少有别于传统产学研模式的创新模式。”朱英磊告诉记者,行业“产学研用链”“新母子共同体”等模式的出现,意味着做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上海,在产学研合作上,也在持续探索新模式,积累新经验。

交大智邦就是“新母子共同体”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以往高校与企业联合成立公司,往往由于与‘母体’分割不清晰,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产生一系列矛盾,严重的甚至导致项目夭折。”科促会项目评选负责人章庆钢介绍,交大智邦成立后,通过市场化聘用方式引进三位交大教授,让他们带着创新成果兼职创业,推进人才与成果“双转移”。在企业任职期间,上海交大全权委托公司对三位教授进行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这种模式真正使得高层次科研人才在企业的运作机制下,专注发挥其技术优势、知识积累和传承的特长。”

生物医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在本届获奖项目中,出现了一批“从医院到企业”的优秀转化项目,它们在探索临床成果转化路径上,进行了大量有益尝试。

“摸着石头过河”是本届一等奖获奖项目“新一代宫颈癌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团队的深切感受。“十几年前,在成果转化合作之初,国家相关制度尚不健全,要实现医企协同需要不断‘破冰’。”仁济医院原副院长、妇产科主任狄文教授表示,一项突破性成果,从医院形成专利走向企业,再通过企业将其转化成诊疗产品和工具,最后又回到医院用于临床,需要从无到有建立起一整套技术实施方案、企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和临床考核方案,“这不仅最终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也促进了企业的技术革新,增强了盈利能力。期待这样的产学研医合作体系能继续深化发展,创造更多佳绩”。



  作者:许琦敏

       图片:视觉中国、市科促会提供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