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十个明确”重大论断彰显三重逻辑
2021-12-02 14:46:40 作者:王公龙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时,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十个明确”的重大论断。“十个明确”基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充分吸收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依据科学的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形成了系统、完整、精炼的理论表达,集中呈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论形态。


|“十个明确”的政治逻辑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政治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题中应有之意。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十个明确”蕴含着鲜明的政治逻辑。             

首先,政治领导。第一个“明确”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之所以突出党的领导的优先地位,因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其次,政治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十个明确”的政治目标。第二个“明确”集中回答如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外,聚焦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题,“十个明确”阐释了一系列推进民族复兴的基本问题,包括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战略安排、战略目标、道路选择等,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清晰地描绘出一幅在中华大地上实现民族复兴的顶层设计图、战略思路图和推进路线图。             

再次,政治立场。政治立场反映了一个政党的政治态度,体现一个政党的存在根本意义。全会指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其实质就是提醒全党要牢记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十个明确”清晰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此外,政治保证。第十个“明确”就是回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即“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其中的意蕴在于:唯有不断地推进自我革命,才能让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继续推向前进。             


|“十个明确”的理论逻辑             

所谓理论逻辑,是指理论构建和理论展开的内在逻辑,体现理论概念和范畴的有机组合、理论观点的有机统一,体现出理论的内在自洽性和理论说服力。“十个明确”具备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实现了内在逻辑的内在贯通,呈现出系统科学的理论形态。            

首先,理论概念和范畴有机统一。“十个明确”中涵盖着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概念和范畴,如:“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人民为中心、全过程人民民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概念不仅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鲜明时代气息,而且在“十个明确”的框架下形成系统化的逻辑组合,相互支撑、相互映照,形成理论的整体,构建起崭新的理论形态。             

其次,重大思想论断有机统一。“十个明确”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刻回答,既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又包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回答,大大拓展了新时代我们党理论创新的视野和理论创新的空间。“十个明确”中涵盖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原创性的思想论断,包括党的领导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中国式现代化论、人民中心论、主要矛盾论、总体布局论、战略布局论、基本经济制度论、新发展阶段论、新发展理念论、新发展格局论,高质量发展论、全面深化改革论、全面依法治国论、全面从严治党论等等,这些具有重大原创性的科学论断继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每一个重要命题以新的时代内涵。正是这些创新论断的集中汇聚、有机组合,彰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的理论特质和理论品格,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更新。             


|“十个明确”的实践逻辑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的功能在于指导实践。“十个明确”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阐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展现出强大的实践指导功能。             

首先,“十个明确”是对新时代实践经验的科学凝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十个明确”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总结和理论升华。             

其次,“十个明确”是对新时代实践方略的科学谋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停留于理想和愿望的层面,而是必须通过科学的方略和明晰的路径加以推进和实施。第一个“明确”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仅展现出坚持党的领导的理论内涵,而且明确提出了实践要求。第四个“明确”就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这一重大论断所呈现的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布局。总体布局展现的是推进民族复兴的系统工程,注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与自然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战略布局呈现的是推进民族复兴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抓手。“十个明确”体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与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确保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在实践中扎实推进、稳步向前。             

总之,“十个明确”具有鲜明的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内涵的精准表达、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把握“十个明确”的三大逻辑有助于深化对两个“确立”的政治内涵和理论内涵的理解,有助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的深刻领悟。            



  作者:王公龙(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教授)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