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学人|曹东勃:由睡眠看“科技向善”
2022-01-13 17:50:29

20世纪90年代后,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的扩张。金融领域的投资者们,白天关注亚洲,夜间关注欧美,无眠无休,全天候投身其间。现代资本逻辑所追求的是不断突破光明与阴暗、黑夜与白天之间的界限。一个全景敞视的格局,必定是一个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日不落”世界。


论衡_睡眠(5222048)-20220113162535.jpg

24/7模式创造了一种新节奏

图片来源:美国漫画杂志Uncanny Tales第18期封面(1954年3月)


睡眠,这一人体的主动控制过程,于是成为探索当代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嬗变的一个切口。人们是借助睡眠解除疲劳、恢复精神的。睡眠似乎是资本逻辑很难染指的领域,但在主体性哲学兴起之后,睡眠在自然主义传统中长期稳固的地位动摇了。睡眠,抑或推而广之的休闲,成为现代性资本逻辑的锦标赛机制下落败的罪魁,成为懒惰、颓废、无能、堕落的标志。             当我们倾向于把大规模的失眠理解为个体性的偶然事件,或类似于对抑郁的理解,将之视作仅仅与个体生活方式相关时,恐怕还要再追问下去,系统性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又从何而来、由何决定呢?工作狂、购物狂、消费狂,何以“狂”之?必是狂野且不间断地全神贯注于工作、购物、消费,这就必然挤占日常生活包括睡眠的时空。乔纳森·克拉里在《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一书中就聚焦了这个癫狂的“日不落”世界

时间与个人生活的紧密关联,在古人那里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观察太阳的起落和四季的轮回来决定农业生活的节奏。工业时代的人们,把时间委托给机械,一块手表,自行调适。也是在这个阶段,全人类“对标对表”的标准化的世界时间出现,全球化开启。而到了信息时代,手表也不再必要,更不需要机械地“对标对表”,只消在拿到一部新手机后,放心地选择“网络时间”,通过这张24小时“不打烊”的互联网,与世界同步。

如同机械革命时代的永动机幻象一样,24/7模式是当代通信革命带来的新幻象。手机在理论上可以开启和关闭,也有睡眠模式,但这和作为有机生命体的睡眠截然不同,前者只是对后者的“戏仿”。

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认为,重复和习惯是日常生活的本质。现代社会之中,即便农业社会的真实机理被消灭,日常生活在结构上仍然顽固地保留着它的残迹。但我们今天更多地看到日常生活被消费、被组织化的休闲和景观所攻占,被现代性规则所侵蚀和改写;个体的时间被货币化,个体自身则化为全日制的经济人;通信革命加速了24/7模式的生成。

 互联网世界中新型通信技术的全天候应用及其对日常生活的普遍遮蔽,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提出的“实践惰性”,营造24/7模式的实践幻象、假象,让我们误以为“键对键”的互动真的能够代替面对面的交流。实际上,交流不只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更是精神的分享和共鸣。

我由此联想到去年郑州抗洪救灾过程中,敝校一位毕业生发起创立一份“救命文档”,在无数爱心人士24/7全天候不间断的维护更新之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案例也生动地提示我们,科技能否向善,技术能否赋能,关键在人,关键在技术被人所驾驭,而不是人被技术所异化。




  作者:曹东勃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编辑:陈韶旭

责任编辑:任思蕴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