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青 | 破除共产主义认知上的历史目的论—— 破解时代难题 承担时代使命
2022-06-20 15:47:11 作者:李海青


      
       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彻底破除共产主义认知上的历史目的论思维,在坚持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同时,以自身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致力于现实的变革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要在新发展阶段踏踏实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自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学说以后,对于共产主义就存在一种历史目的论的解读。比如约瑟夫·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就明确提出:“在某种重要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宗教。对于信徒来说,首先,它提供了一套终极目的(包括人生意义)的体系,是一套判断事件和行为的绝对标准;其次,它是引导人们达到这些终极目的的向导,它意味着一项拯救计划,并指示出人间的罪恶,人类(或经过选择的部分人类)将从这样的罪恶中获得拯救。”按照这种历史目的论,似乎共产主义的实现本身才是真正目的,人们当下的实践活动好像只有作为共产主义理想实现过程的一个环节、步骤与程序才能够分享价值,其存在本身不具有自足的意义。未来的理想目标好似一个宏伟建筑,施工的进程与建筑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建筑完工时才实现其价值。未来的理想目标又好似一个巨大光源,照射出一束光,照亮整个通向未来的行程,整个行程因为源自未来目标的光明照耀而具有意义。也即是说,部分因整体而具有价值,当下因未来而具有意义。
      
       **准确把握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
      
       应该看到,这种对于共产主义的历史目的论理解在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语境下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思维。这种对于共产主义的历史目的论解读极大扭曲了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共产主义观,对之进行认真剖析、深入批判有助于澄清相关错误认识,实现对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正本清源,准确把握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方面,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与制度结构确实是共产党人为之矢志不移、接续奋斗的目标。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我们党的领袖都有非常明确的论述。特别是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其最终使命就是消灭阶级剥削与压迫,实现共产主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对此作了清晰的揭示。共产党正是因这一使命而生,为这一使命而在。我们党的入党誓词尽管不同时期具体内容不完全一样,但大都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或终生之类的表达。就此而言,共产主义理想毫无疑问具有价值目标的最终定向意义,共产党人现实性的历史活动在服从并服务于共产主义理想最终实现的过程中也就具有了相关的意义。
      
       但另外一个方面也要看到,在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当下的奋斗与生活又不能仅仅由最终的理想目标来赋予意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人们当下的实践活动在变革世界、破旧立新、追求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本身就具有自己的意义。虽然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在现实中尚无法企及、共产主义的制度结构在现实中尚无法建立,共产主义的价值理念在现实中尚无法完满实现,但任何历史时代的人民群众总是在时代条件提供的可能性空间中为自身状况的切实改善、自身权益的切实维护、国家社会乃至人类的发展进步而革命、而建设、而奋斗。如果这样,其就不仅是在为共产主义理想的未来实现添砖加瓦,而且也是在实现着属于自身时代的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而这个时代性的理想与目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就具有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进一步结合,注重生产力的解放发展,注重人的权益保障与共同富裕,注重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开创形成并持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制定新的目标蓝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整个中国人民现阶段的价值共识和目标认同。不论是纵向对比,还是横向对比,国人都深深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深深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功能,对之高度认同。改革开放与参与这一伟大进程的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参与这一伟大事业的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感受内在相关,由之,改革开放与以之为实质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而言就具有了自足的价值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党才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破解时代性问题的时代性探索
      
       换言之,破解时代性问题的时代性探索必然具有时代性意义。这种时代性的探索与进步当然会成为未来理想社会实现的阶段性基础,但其决不仅因助力未来理想的实现而具有意义,而是很大程度上本身意义自具自足。如果将共产主义仅仅视为一种未来的社会理想,将现实奋斗的意义完全归结为实现这一最高目标,看不到现实本身对于时代性问题的破解,就将现实本身的存在价值与实践意义虚化与淡化了,好像现实仅仅因为未来而在,本身不具有存在的独立性一样。而如果整个人类奋斗和发展的唯一意义就是为了实现未来的共产主义,这种极其高远的价值认定与意义支撑对于少数信仰坚定的精英可以,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则难以长久有效确立,这是因为,人们固然可能关注遥远的未来,但更为关注当下的生存与生活,更主要将人生的意义聚焦于当下与现实。这种将共产主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唯一意义源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共产主义视为基督徒的永恒天国了。应该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将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比附为宗教的现象并不罕见,但这种将共产主义与人间天国比附的认识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关注未来,同样关注当下,既反对共产主义的虚无缥缈论,也反对将现实仅仅作为未来的工具与手段的历史发展的目的论。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并没有神秘力量预先确定的最终目标和终极目的。恩格斯在与法国费加罗报记者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共产主义理论也不是通过逻辑思辨在头脑中主观设定一个人类的最终归宿与应然理想,其研究的不过是人的解放的现实条件与理想社会的实现条件,其高度关注现实,注重变革现实,强调现实运动,并不神秘。“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和以上我们所讲的立足现实,破解时代性问题的时代性探索,价值志趣上是一致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他们研究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指出要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就首先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要言之,要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出发思考与解决问题,要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放到现实的基础上和历史的条件下进行研究与探讨,而不应将之形而上学地抽象化、绝对化、彼岸化、神秘化,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基督教思想及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根本区别。
      
       对此,马克思主义者应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必须彻底破除共产主义认知上的历史目的论思维,在坚持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同时,以自身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致力于现实的变革与发展,破解时代难题,承担时代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要在新发展阶段,踏踏实实为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作者:李海青(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祺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