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暨《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开幕式在沪举办
2022-11-22 20:12:57

本报讯(记者李纯一)2022年11月21日,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支持下,上海社联所属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月刊》杂志社)主办、《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承办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暨《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开幕式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历届“上海社科新人”代表、《探索与争鸣》青年作者代表等300人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参加开幕式。


图片1.jpg

论坛开幕式现场


徐炯指出,上海社科界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委宣传部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在学习宣传尤其是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当好排头兵。广大社科工作者尤其是以社科新人为代表的青年学人,要立足自身专业优势,深入挖掘二十大精神蕴含的原创观点、理论亮点、思想热点,形成有逻辑性的理论分析和思考;要着力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炼新概念、新观点和新判断。

在启动仪式上,《探索与争鸣》副主编李梅代表编辑部介绍了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的推进情况。《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分论坛召集人代表、第四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一等奖获得者、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于京东,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分论坛承办单位代表、同济大学文科办主任、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刘淑妍分别作了发言。

随后,举行了望道论坛logo发布和“望道”印章印屏赠送仪式,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暨《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启动仪式。


图片2.jpg

望道论坛logo发布


图片4.jpg

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暨《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启动


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的主旨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铭、复旦大学教授张双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瞿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冠军、上海大学教授曾军、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屈文生分别围绕“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现代复杂社会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何为中国革命:理解她的若干维度”“从元宇宙到互动本体论:重思文明形态及其智慧基底”“数字媒介对中国文学知识体系的重构”“从治外法权到域外规治——以管辖权理论为中心”作了精彩演讲。 

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由上海社联发起,旨在更紧密地团结和凝聚上海社科界广大青年学人,助推本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青年才俊加速成长,形成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具有上海特色的青年学人共同体,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探索与争鸣》创刊于1985年,是上海社联主管主办的一本以“学术争鸣”和关注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思想学术期刊。《探索与争鸣》立足“有学术的思想”的定位,始终以“思想温暖学术,学术关怀现实”为己任,秉持“提倡自由探索,鼓励学术争鸣”的办刊风格,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追踪前沿热点,回应现实需求,团结和凝聚了一大批人文社科工作者,为繁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坚持把“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一贯重视团结、支持青年学人。近年来,《探索与争鸣》不断加强支持青年学人的力度,目前已经形成了“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优秀青年学人读书会”“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五位一体的“青年学人支持计划”,持续打造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者的品牌项目,为创新学术共同体建设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主题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面向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青年学人,分设15场专题论坛,近300位青年学人发表演讲,主要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分论坛由青年学者负责筹划并承担会务工作,《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在会议经费、会议宣传、优质稿件发表方面提供支持。

 


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分论坛入选名单

序号

分论坛主题

承办人

1

大国重器:技术革命与国家建设

于京东

2

情感研究:话语谱系与文明想象

冯庆

3

中国叙事:非虚构写作与当代社会变迁

严飞

4

软件与人:文化表征与社会生活

秦兰珺、刘钰潭

5

宅兹中国:博物馆、数字技术与文明探源

李倩倩、郭骥

6

古今之变:探寻中国学术思想主体性

张凯

7

未来叙事:元宇宙、后人类与中国想象力

雷勇、鲍远福

8

发明现代:西方近代史中的观念、知识和行动

关依然

9

人机交互:深度智能与智性关系

郁锋、于雪

10

从实求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需求与概念供给

覃延佳

11

秩序重构:法律3.0与网络3.0

陈吉栋

12

文明互鉴:翻译与现代中国

王西强

13

都市症候:竞速时代的时空体验与空间病理学

高宇、雷云茜

14

术道之间:“数目字管理”与政治理性

赵思渊

15

“释魅循环”:现代世界中的神圣化与合理化叙事

郁喆隽

 

 




  编辑:李纯一

责任编辑:杨逸淇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