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新路径
2022-12-01 16:24:14 作者:王小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度凝练和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对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性部署。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当务之急是重新审视当前社会关于“自然”的理解,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再定义“自然”,重新讲好“人-城市-自然”的故事,直面当前全球生态危机背后的深切呼唤。             

迈向“新自然”:贯彻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观             

回溯人类文明进程,对“自然”的探索和思考从未停止。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和西方殖民运动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很快引发了一系列城市病和环境危机。随着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不是与自然脱节的地方,“郊野自然-城市自然”的概念由此形成。这组概念为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当我们面向城市时,更多面向集约、高效的发展,兼顾环境的动态修复;当我们需要自然,我们可以走向有人工痕迹的郊野甚至荒野(自然保护区),体验自然之美,开展自然教育。但“郊野自然-城市自然”的理念实际上仍建立在一种“发展-保护”的二元框架上,它既没有真正解决发展的问题,也没有解决生态可持续的问题。我们亟需超越“发展-保护”的二元对立视角。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断之一。二十大报告为未来绿色发展提供了一份中国答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思想既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实践,同时也能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找到思想渊源。比如老子说“道法自然”,荀子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自然是万物的最高法则,而和谐是自然的基本要求。陶渊明有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不仅给人生存的物质养分,还给人以精神的慰藉,给多元文化重要的根基。又如王国维认为,“自然者,由其狭义言之,则总称天地、山川、草木等有形的物质之现象及物体也”,主张人类和山川草木都是自然的共同主体。             

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呼吁我们尽快转向一种“新自然”观——超越“城市-郊野”的二元观念框架,在最大限度保留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余,再造一个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多物种共存,具有不同生态位、完整的、可循环的新自然生态系统,面向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今年第八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的学术论坛以“新自然新技术 新业态”为主题,首次将“新自然”作为生态研究和生态科普的全新关键词,以学术争鸣率先驱动新时代生态实践的观念变革。             

具体来说,要加强“新自然”规划,将城市生物多样性理念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构建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城市野生动物栖息地,整合绿道、河岸等城市自然环境,在科学恢复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性的“新自然生态系统”;要用好“新技术”赋能,如以人工智能构建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以大数据洞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利用碳捕获和碳存储等技术修复城市受损空间,营造城市多样化的生态景观;还要发展“新业态”科普,可利用生物多样性日、自然保护周等特殊节点加强生物多样性宣传,利用科普场馆、综合性科普平台开展常态化的新自然教育活动。同时,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内容生产、信息分发和互动体验各个层面加快重构业态,以技术激活生态科普的影响力。             

数字赋能“新自然”:探索多元形态的生态科普实践             

在今年九月发布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提出要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其中,生态科普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面向全民、惠及全民的社会性工程,好的生态科普理应让自然故事变得有形,让城市生态重新进入人们视野。但当前来看,我国的生态科普发展较晚、布局不足,亟需吸纳“新自然”的理念,加快探索多样化的新时代生态科普实践。             

探索基于“新自然”的生态科普,首先要重归多元生态,讲好生物多样性的故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约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孕育了我们蔚为壮观的文明景观。2009年起,上海科技馆开始策划“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科普纪录片,完成了《中国大鲵》《扬子鳄》《川金丝猴》《黑颈鹤》等多部影片的制作。近年来,我们又将镜头转向城市野生物种,比如狗獾、貉等等,重新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的“新自然”,为大家讲述近在咫尺的生态故事。             

探索基于“新自然”的生态科普,需要聚合社会力量,搭好人人参与、人人关心的社会性平台。美国史密森尼自然博物馆曾经推出过特展“一立方英尺内的生物多样性”(Life in One Cubic Foot),通过召集公众加入调研身边的自然生态,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普查,并共同形成展览内容。通过生态科普,在公众和城市之间创造新的链接,让公众能更容易理解和感受“新自然”,这能极大激活生态保护的社会潜能。             

探索基于“新自然”的生态科普,还宜拥抱新兴技术,创造生态科普的新动力。当前,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生态科普打开了许多新的想象空间。2020年来,上海科技馆联合上海文广集团共同策划推出了科普新媒体产品“指尖博物馆Museum”,整合和转化丰富的科普资源,邀请科学家和纪录片导演共同打开博物馆的神秘库房,带领公众零距离、沉浸式地观察馆藏珍品、聆听物种故事,理解物种背后生动有趣专业的自然史,让“新自然”变得可知、可感。             

当前,面向未来、面向“新自然”构想的生态科普还值得更多探索、更多想象。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还有许多的宝藏和秘密。而人类和城市的出现极大改变了自然的进程和样貌,也改变了“自然”的深层意义。在生态不断演变的进程前,我们也需要从新的视觉和维度去认识和诠释“新自然”、更新我们的常识,将人类命运和“新自然”放在一起讲述,让城市故事和“新自然”放在一起生长,将自然和人文融合在一起思考,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态科普的实践结合在一起探索,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传承。             

(作者为上海科技馆馆长)

屏幕截图 2022-12-01 155501.jpg


  作者:王小明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