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哈德:上海垃圾分类的效果是成功的 |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75)
2021-06-21 19:40:36

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新民晚报社共同策划,历时半年精心制作了《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系列产品。

100位在沪的外国人,讲述他们在中国、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所闻所见所感,第75期邀请的是来自英国的玛丽?哈德。

微信截图_20210418110406.pn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第75期

姓名:Marie Harder

中文名:玛丽 哈德

国籍:英国

职业: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十年前 ,一位来自英国的女士带领她的学生们开始在上海的一些小区“捡垃圾”,垃圾分类行为对于当时的小区居民来说还很费劲,这个课题组捡垃圾的行为也不被小区居民理解。然而,最终她给《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的一些细则提供了实践与理论支撑。她就是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玛丽 哈德。

不喜欢城市,上海是例外

来中国之前,玛丽住在英国,也曾收到过很多学术邀请,但由于“不喜欢大城市”,玛丽都拒绝了。十年前,玛丽收到复旦大学的邀请,这一次玛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改变了对大城市的固有印象,玛丽不仅喜欢上了复旦大学,还爱上了上海。2011年,玛丽决定和丈夫举家迁往上海。在英国时,玛丽就已经在做商业垃圾分类和居民垃圾分类的研究。据她介绍,垃圾分类在全世界都是很难的。在伦敦市中心,一处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区域内,垃圾分类率做到30%已经被认为“非常好”了。而在旧金山市中心,很小的一栋住宅内,做到50%的分类率便会感到“十分骄傲”。

到上海后,她发现上海对于垃圾分类有一定认识。在与朋友、学生们的交流中,玛丽得出一个结论:“小区是一个完美的实验场。”由于当时复旦大学在垃圾分类这一议题上,还没有以社区为基础研究对象,玛丽和学生们便一起探索新的解决方案。“一开始进入社区搜集数据时,学生们并不想告诉家长自己在社区里做和垃圾相关的工作。”玛丽告诉记者,对于一个外国人带着中国学生“捡垃圾”,小区居民也觉得很奇怪。

深入社区,“捡垃圾”也是做学问

为了收集到更准确的数据,玛丽带领学生深入社区。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垃圾分类的高校科研团队之一,复旦大学可持续行为研究课题组进行了10年的跟踪研究,研究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如何从建立意愿、开始分类到持续养成习惯。“学生们一开始也不太了解。其实我们在构建一种理论。这些理论需要从小的实验开始,从小区到街道,再扩展到整个上海市。最终,我们提取出上海垃圾分类最重要的几个行为要素。”玛丽解释道。在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之前,玛丽和她的团队向上海市政府提供了报告,提交了研究中的3个要素,其中包括设施设备的完善和合理、居民对垃圾分类角色的认知、友好的志愿者人际交互值班制度。2019年2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文正式公布。玛丽告诉记者,自条例实施以来,成效很快就展现出来了。条例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推动垃圾分类,包括固化共识性的管理要求、明确各类责任主体、强制源头减量、落实分类体系的全程监管等。在两年后的今天,根据测算和研究,上海垃圾分类的效果是成功的。

《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

百集融媒体系列产品火热更新中
每天一集短视频+一个故事
持续100天
请继续关注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范家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