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人物|陈子隽:我想拍不一样的科学纪录片
2023-06-18 09:56:48

640.png

陈子隽

资深纪录片导演。代表作品《手术两百年》《大地之上》等。作品曾获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优秀系列纪录片、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优秀纪录片、第九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系列纪录片、第二十五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年度作品/最佳编导两项大奖、中国龙奖特等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题纪录类一等奖等。

2019年夏天,一部并未大张旗鼓造势宣传的医学科普类纪录片《手术两百年》意外走红。这部被不少人误认为是BBC专业大咖拍摄的纪录片百分之百中国制造。

微信截图_20230618094536.png

“我们每一个镜头都是自己拍摄的,片中出现的国内外每一位医学界殿堂级人物也都是亲自拜访拍摄的。”再次谈起这部倾注团队全部心血的作品,总导演陈子隽自豪而笃定。这部历时3年,遍访12个国家,被誉为国内首部全景展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科学纪录片,将人类手术200年也是现代医学200年梳理得清晰透彻,也让作品获得了亮眼成绩与极佳口碑。

《手术两百年》之后,陈子隽继续潜心创作。今年1月1日至6日,由她担任总导演的大型科学通识类纪录片《大地之上》成为总台央视纪录频道的开年大片。导演组行程数万公里,走访全国26个省区市近100个地区,从中国特色的高原山脉、沙漠绿洲、江河湖泊、草木丛林、海洋、城市等地理单元出发,集中展现中国地理形态孕育下的历史文明。《大地之上》是此前鲜少有过的从科学视角以地理历史学系统全面解读中国人和这片土地关系的纪录片。

微信截图_20230618094724.png

“拍了十几年纪录片,我很庆幸在广泛尝试很多类型题材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其实我跟很多纪录片导演一样,就是想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拍点不一样的作品。别人没拍过的,我想尝试去拍;别人拍过的,我就想找不同的角度和手法拍个新的!”看来,陈子隽短时间内是不会离开科学纪录片了。

事实上,科学纪录片是科普工作的重要一环,而科普在我国任重道远。数据显示,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0.56%。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

纵观近几年中国纪录片市场,虽佳作不断,但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学纪录片并不多,总台创作的多部科学纪录片均榜上有名。在创作《手术两百年》时,陈子隽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我们综合国力提升,科技、医学实力不断增强,我们大量外科手术处于国际顶尖水平,让我们有底气与世界对话!同时,总台这个坚实后盾也是我们纪录片创作者的底气,在资金、资源、政策上,总台都给予了我们极大支持。”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谈科学纪录片

总台给了我们创作的底气

@记者

纪录片的题材、分类众多,为什么选择了科学纪录片?

@陈子隽

我2006年从中国传媒大学硕士毕业,一毕业就在中央新影集团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工作。科学纪录片的训练是单位立足之本,我自然会受到这方面的训练和吸引。后来也参加过一些文化历史纪录片的拍摄。

拍纪录片《瓷路》时我负责宋瓷部分,那个时候我就发现,我总是想在历史叙事的推进中,加入一些科学类、知识类元素,比如汝窑开片技艺、钧窑为何“出窑万彩”等。

后面几年,在尝试很多类型题材,积累了一定经验值后,就会比较明显感觉到科学纪录片还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1.jpg

△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哈维·库欣研究中心,陈子隽见到了神经外科之父哈维·库欣保存的肿瘤与大脑标本。

@记者

创作科学纪录片最难的是什么?

@陈子隽

在当今融媒体时代,媒体与受众早已不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关系。科学纪录片如何在理性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感性地讲故事,让观众愿意接纳,这是我在工作中一直试图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当下科学传播的难题。另外,像我做片子最怕做动画,因为国内有科学专业背景的动画团队太少了。要想做动画,需要先给动画团队进行科普。但我相信,随着国内科普作品、科幻题材作品市场的持续升温,这些问题会逐渐得到缓解的。

@记者

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来看,总台对于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传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陈子隽

在我看来,总台绝对是最好的平台。无论是《手术两百年》还是《大地之上》,如果没有总台这个后盾,我应该很难完成。如果不是在总台,我可能碰不到如此宏大的题材,也很难获得资金支持,按照自己的框架去创作。如果不是在总台,我们也很难获得如此强大阵容的专家支持。对科学纪录片而言,如果没有专家库支撑,就少了最有力的权威性。

2.png

△在宣武医院凌锋主任帮助下,摄制组顺利联系到亚萨基尔。

90多岁的显微神经外科之父亚萨基尔,是在接到了北京宣武医院凌锋主任帮忙写的推荐信后,同意我们去土耳其进行采访。可为什么凌锋主任这样的大专家,包括片中采访的郎景和、戴尅戎等15位院士以及其他几十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会对我们产生信任,肯定是基于总台在国际上极高的权威性、影响力、公信力、美誉度才同意接受采访。因为总台,他们相信我做的是一部严肃专业、又有意义的科学纪录片。

《大地之上》亦是如此,国内几乎所有地理历史学专家、中科院自然地理学专家,我们能采的都采访到了。我敢说,这是我在别的平台不可能做的。

谈《手术两百年》

国力提升

给了我们对话世界的底气

@记者

总台台长多次在编务会议上表扬《手术两百年》将医学科普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成为精品。医学科普的纪录片在国内比较少见。决定拍摄时会有顾虑吗?

@陈子隽

最初制片人池建新老师找到我,觉得我能干。当时30出头,年轻气盛,也有一些沉淀和经验积累,加上对这个题材感兴趣,根本没多想就答应了。

结果一梳理发现太难了!手术、两百年,听着是大片,做起来就是大坑。在拍摄前的调研阶段,我们拜访医学专家、观摩手术、开研讨会,经常被人问:你们有医学背景吗?然后就会对上担心疑虑的目光。两百年历史,这么多纷繁复杂的主干、支线,怎么破题?历史部分多集中在国外,现实手术实操拍摄集中在国内,怎么架构这两条线?我们团队全是文科生,但既然接下了,就干吧!大不了从头学,好在我们每位分集导演都很厉害,也很能吃苦。

也有人质疑,中国人拍得了这个题目吗?拍得了!这些年我们综合国力提升,科技、医学实力不断增强,我们大量外科手术处于国际顶尖水平,让我们有底气与世界对话!

@记者

医学术语、原理对观众来说晦涩难懂。你是如何深入浅出把晦涩术语直观讲明白的?

@陈子隽

专业医学术语很难用几句话讲清楚,我们只能通过用技法做故事叙述,配合影像、动画、专家讲解、音乐辅助,去帮观众“拆解”基本原理。

譬如心脏外科历史上最重要的突破之一,就是人工心肺机的发明。怎么理解人工心肺机?我们选用了“心脏外科之父”李拉海的故事。

历史上,不停跳动的心脏一度是外科手术禁区。李拉海提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方案:二人同时手术,用一个活人的心脏去代替患者心脏工作,这样医生就可以在患者心脏上做手术了。后来“人工心肺机”发明,其实就是沿用这个活人心脏的思路,用机器去代替患者心脏工作。

3.jpg

△陈子隽与迈克·肖恩夫妻合影

李拉海已去世,我们找寻到曾经接受过李拉海手术的患者——迈克·肖恩,一个七八十岁、家中四世同堂的爵士乐手。通过他的讲述,去构建历史中李拉海的形象和他的手术理念,让观众在看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的同时,去理解当时心脏外科手术的瓶颈以及后来人工心肺机的发明意味着什么。

@记者

片中出现了数十位全世界顶级医学专家。邀约采访的过程会不会特别曲折?

@陈子隽

最初,我们就参加各种研讨会,不断刷存在感。天坛医院赵继宗院士后来在《手术两百年》专家发布会上说:“这个团队来了3年,第一年来,我不知道他们是谁。然后怎么又来?一直没完没了地来。”到最后,赵院士不仅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还欣然配合。因为他认可了我们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很长一段时间,我就像个宣讲机,跟着分集导演去拜访专家。这些院士、专家其实都很好,他们一旦认可你的真诚和专业,很多事情包括国外部分的采访拍摄都会变得容易。

7.png

△《手术两百年》摄制组凭借专业而执著的态度得到了赵继宗院士的认可

谈《大地之上》

用历史地理学视角

看人和土地的关系

@记者

《大地之上》融入了很多人的故事,让人文地理科学交织展现,这样的设计出于怎样的考虑?

@陈子隽

“大地之上”有什么呢?有生活在不同地理单元上具象的人和故事,而人的聚集又产生文明。我们试图借助地理历史学科的视角来破题,构建人和土地的关系,带着观众在片子里建立的地理坐标体系中去了解自己脚下的这块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而后去探寻自己是谁?我们的祖先如何在这里生存?往深了说,就是理解“何以中国”。

@记者

片中很多知识点早为人熟知,但纪录片将熟悉的故事排列组合后,一些奇妙的碰撞出现了,让人眼前一亮。

@陈子隽

如果说《手术两百年》的难,是所有故事没人接触过,太晦涩,那《大地之上》的难就在于每一个具体故事都被人拍过太多遍。而我要做的是怎么跟别人表达不一样,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双线结构:一是大地之上发生的具体故事,一是知识线索。主体是地理历史学,同时融合多学科交叉,这样就给了观众从其他角度去理解具体故事的背景以及故事可能的延展,从而增加吸引力。

比如坎儿井,很多人都拍过,但我们告诉观众坎儿井的出现是因为沙漠紧靠雪山这个独特的地理特征,是因为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沙漠周边高山上的冰山融水渗入地下,所以有了坎儿井中的水。古人挖坎井儿就是沿雪水融化的轨迹打洞、引流,最后汇集到村庄储蓄水源。沙漠绿洲也是这样来的,而丝绸之路就是在沙漠绿洲中穿行。这样一梳理,就给了坎儿井多维度立体解读。

谈未来

继续在科学纪录片领域深耕

@记者

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科普的支持力度。作为一个科学纪录片创作者,你认为纪录片之于科普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陈子隽

我在《手术两百年》评论区看到有人留言:“我又来报到了,因为我考上了医学院!”“看了这部片子,我又找回了身为医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谢谢!”“医生太不容易了,医患从来就是同一阵营共同对抗疾病的。”我觉得这就是科普的意义。

还有《大地之上》,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因为这部片子,我对脚下的土地,对中国人的身份有更深的理解。如果能帮助大家更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人和文化历史,继而因为我们与它的联系而生出自豪感,我感觉这就足够了。

当然,科学纪录片能让更多人喜欢看,觉得科学有意思,愿意来了解甚至加入其中,不也是重要的意义吗?

4.jpg

△陈子隽分享纪录片《大地之上》的创作心得

@记者

能否谈谈新作品和未来计划?

@陈子隽

我正在做一个亚运会主题系列纪录片,第19届亚运会官方纪录片,我们拍摄了亚洲22个国家,试图梳理亚运会70年的历史演进,讲述有关亚洲体育与亚洲人的故事。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科技相关的部分。但是这套片子会更注重文献纪录片的功能,亚运会的历史资料因为各种原因保存得没那么完整,希望通过这次系统梳理,我们能为亚洲体育留下影像记忆,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破题方式,能把一个主题式纪录片变得更有意思、更有国际传播度。

未来我也会继续在科学纪录片领域深耕,制作更多既有国际视野、国际水准,又有中国人独立视角、独立表达的纪录片作品。

5.jpg

△陈子隽在图书馆拍摄文献


轻问答

@记者

能否推荐几部自己喜欢的纪录片作品?

@陈子隽

《寻找小糖人》和《外婆的照相馆》。这样的作品让人看到纪录片不只是简单的记录和跟随,而是同样需要讲究结构的布局、戏剧张力、以及注重人物的选择、塑造,需要很强的技法。

@记者

在你看来,纪录片人必备技能有什么?

@陈子隽

好奇心、真诚以及对采访对象发自内心的尊重。我不愿消费别人的苦难,其实是记录、分享还是消费、剥削,有时只是一线之隔。需要我们有职业操守,才能让片子呈现真正的动人和长久的生命力。

@记者

如果不考虑成本,你最想拍的是什么?

@陈子隽

关于宇宙探索、天文类的题材,应该很有意思,但太贵了,也很难拍。其实我对很多题材都有好奇,比如音乐,梳理一下音乐几百年发展历程之类的吧。

@记者

让你觉得最放松的事情是什么?

@陈子隽

听音乐。纪录片的落地执行是一个持续高强度又繁琐的过程,需要逻辑、理性、条理。而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会让我生出很多感受性的东西。对我来说,这个是非常好的放松方式。

6.jpg


来源:中国电视报

编辑:傅璐

责任编辑:范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