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机坠毁 | 64名国宝级军队艺术家牺牲,普京宣布26日为国丧日 | |
2016-12-25 14:16 |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5日,一架隶属俄罗斯国防部,军机型号为图-154的俄罗斯军用飞机,原计划从索契起飞,前往位于叙利亚的拉塔基亚军事基地。但该机却于起飞20分钟后从雷达上消失,并最终在黑海上空坠毁。
机上有乘客和机组成员共93人,无一人生还。乘客中有8名俄军军官,3名政府官员,1名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成员,9名媒体记者,其余64人都是俄军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前往叙利亚,是为了参加俄罗斯军队在拉塔基亚的赫梅明空军基地举行的一个新年音乐会。
普京宣布26日为国丧日,将为在索契空难的遇难者们进行哀悼。
俄罗斯军队一贯高度重视文艺团体的宣传鼓舞作用对于军队战斗力的促进,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全称俄军亚·瓦·亚历山德罗夫两次红旗学院歌舞团)则是俄军文艺团中级别最高的。它成立于1928年的俄罗斯军队歌舞艺术团体,前身为苏联红军歌舞团,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级别最高等、最负盛名的军队歌舞艺术团体。在空难发生前,歌舞团规模已达三百多人。
外界对于这支歌舞团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若红军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的成员被充作军队,必定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克世界任何一个城市,不需要武器,只要从那个城市的歌剧院开始发动进攻就行”。
此次一下子失去那么多国宝级军队艺术家,对于俄军来说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损失,有人甚至夸张地说,这对于军队士气和战斗力来讲,相当于损失了一个集团军。
值得一提的是,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的第一任团长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少将军衔,在俄罗斯是和聂耳一样享誉全国的作曲家。
亚历山德罗夫也是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的作曲者。
斯大林领导时期,开始在全国征集国歌,最后选中了由亚历山德罗夫作曲的歌曲《牢不可破的联盟》,并于1944年取代《国际歌》正式成为苏联国歌。苏联解体后,国歌随之更改。2000年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后,认为还是苏联国歌更有气势和感染力,一再建议恢复亚历山德罗夫的曲子作为俄罗斯国歌。普京在谈到重新用苏联国歌曲调时说:“如果有人说,不能用前苏联的标志,那我们的父母就虚度一生,活得毫无意义……”2000年12月,普京正式签署相关法案,把修改后的前苏联国歌正式订为新国歌!
亚历山德罗夫还创作了被誉为“第二国歌”的《神圣的战争》。1941年6月22日,纳粹军队攻入苏联。炸弹摧毁了千百座城市,成千上万的和平居民死在炮火中。亚历山大怀着捍卫民族尊严的精神力量和必胜的勇气与决心连夜写出“神圣的战争”一歌,6月27号早上,红旗歌舞团在莫斯科的白俄罗斯车站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据亚历山大罗夫的儿子博利斯·亚历山大罗夫回忆当时的情景:“我记得那些坐在简陋的军用木箱上抽着烟的士兵们听完了《神圣的战争》的第一段唱词后,一下子站了起来,掐灭了烟卷,静静地听我们唱完,然后要我们再唱一遍又唱一遍……”歌曲很快响彻苏联的大小角落,激励苏联军民浴血奋战,苏联士兵用钢铁般的身躯阻挡住德国军队的进攻,由防御转为胜利,最终赢得了这场残酷战争的胜利。这首歌曲后来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被众多国内外歌舞团演唱,光荣的英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使该团成为俄罗斯军旅精神的象征。
《神圣的战争》是响应苏联卫国战争的第一首歌曲,在苏联和俄罗斯歌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至今这首歌在俄罗斯仍享有第二国歌的地位,例如俄罗斯著名女歌唱家在独唱《神圣的战争》时,台下的观众也要立即起身肃立,并齐声一起跟着唱,像对待奏国歌一样对待这首歌。
二战结束之后,歌舞团作为英雄的苏联军队的杰出代表,频繁在世界各国访问演出,足迹遍布全球。
1952年11月3日,歌舞团一行250人第一次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并在北京中南海的怀仁堂里为新中国第一代国家领导人表演了精彩节目。从此“红旗歌舞”就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情缘。此后的六十多年期间,歌舞团多次访华,在中国的二十多个城市进行过巡回公演。
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部分遇难者生前照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文汇综合 |
责任编辑:孙静竞 |
频道邮箱:whapp1@wh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