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啤酒、面包、葡萄酒的祖宗都来自中国!中餐文化能写一部世界美食史
2018-04-15 12:28:16 作者:吴钰

lead_960_540.jpg

啤酒、面包、葡萄酒最早是哪来的?近日,法国科学家对1000个酵母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试图从这些美食制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发酵中,找寻它们最早的发源地。

该研究被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发酵食品的“祖宗”酵母,原来来自中国!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线索是,中国及周边地区的酵母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遗传多样性都高。

tooopen_sy_200255678352.jpg

盛传发源于中国的意大利面

两位来自法国蔚蓝海岸大学联盟的遗传学家Gianni Liti和Joseph Schacherer花了五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的各种环境中寻找鲜为人知的野生酵母菌种。除了检验面食、酒类等食品中的酵母菌外,为了找到更完整的样本,他们检验的酵母菌来源还包括污水、白蚁丘、树皮、人血、脏指甲、沥青、海水、马粪、果蝇、海水、腐烂的香蕉、原始森林等。

遗传学家们注意到,台湾岛和海南岛之间的酵母菌差异,比美国和欧洲的酵母菌存在更大差异。因此,其他地方的酵母菌可能都来自中国。

而酵母从东亚传入世界各地后,人类才能用它们来制造如今欧美代表性的酵母食物:面包、啤酒、葡萄酒等。

但是欧洲人将酵母用于发酵时,也对酵母进行了“驯化”。遗传学家发现“野生”的酵母菌虽然也能用来酿啤酒,但风味可能并没有那么好,或者说,有股非常独特的“臭味”。

oYYBAFaCHWSIZiOnAAUVZyrx6nMAAC0yAERt1YABRV_504.jpg

除了酵母之外,许多欧美代表性的美食,也流传着起源于中国的说法。最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意大利面,盛传是由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了他的故乡。

此外,也有人认为披萨、冰激凌、芝士火锅等美食也来自于中国,但究竟如何目前还无从考辨。

u=2955087898,4144005668&fm=214&gp=0.jpg

因为欧洲人对许多美食改头换面,它们如今的样子已经和中国起源地的版本大相径庭。

就拿冰激凌来说,唐朝时期,中国人就发现硝石溶于水时大量吸热,夏天也能用来制冰。到了唐朝末年,已有“酥山”“糖酪浇樱桃”“滴酥”等冰冻的奶油制品。“酥山”是将奶酥加工至松软,然后在器皿上滴淋出山的形状,再经过冷冻定型。糖酪浇樱桃则是用冰镇过的奶酪、蔗浆浇淋樱桃等水果,类似于冰激凌。到了宋代,还出现了类似牛奶冰的乳糖真雪与乳糖浇。杨万里有诗为证:“帝城六月日亭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甘霜甜雪如压蔗……”

捕获.JPG

宋朝街头的冷饮

相传元代,制造冰激凌的方法也是经马可·波罗传入了欧洲,后来意大利有一个叫夏尔信的人,在马可·波罗的配方中加入了桔子汁、柠檬汁等,成为意大利冰激凌的雏形。16世纪,法国卡特琳皇后的私人厨师又将冰激凌掺入奶油、香料,做成花纹的形状。半固体的“现代”冰激凌就此诞生,已经和中国的“祖宗”大不一样了。

tooopen_sy_128756899955.jpg

不说这么久远的过去,如今欧美流行的不少中餐,中国人看到也都是一头雾水。《每日邮报》就收集过备受欢迎的10道中国菜,包括“左宗棠鸡”“幸运饼”“芝麻虾吐司”“炸蟹饺”等。

142943152.jpg

▲幸运饼

142943144.jpg

芝麻虾吐司

142943155.jpg

炸蟹饺

其中左宗棠鸡还被誉为“中餐第一菜”。具体做法是用酱油、太白粉腌制去骨鸡肉,连皮切丁切块,再下锅油炸至“外干内嫩”。然后以葱泥、姜泥、蒜泥、酱油、醋、干辣椒等调味料,一起拌炒。

142943153.jpg

▲左宗棠鸡

但这道菜也和左宗棠没什么关系。湘菜大厨彭长贵发明这道菜后,希望菜名响亮又能和故乡湖南有点关系,才将其命名为“左宗棠鸡”,并辗转在美国发扬光大。而许多湖南人表示,根本没听说过这道菜。

总之,中国美食在世界流传的经历太过复杂,不少古老的故事已经无从考证……不是每道菜都能像酵母那样“认祖归宗”了。

作者:吴钰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文汇
责任编辑:王彦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