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竟是为了打击暗讽另一位科学家同行?
2018-08-03 19:57:54 作者:王洋

QQ截图20180803173031.jpg

称得上享誉全球的科普作家屈指可数,约翰·格里宾算是其中一位。他毕业于剑桥大学天体物理学专业,因在《新科学家》周刊撰写有关天体物理学研究进展的文章而初露锋芒。1984年,他的成名作《薛定谔猫探秘——量子物理学与实在》出版,使其早于斯蒂芬·霍金掀起了一股全民阅读物理科普图书的热潮;随后《双螺旋探秘——量子物理学与生命》和《大爆炸探秘——量子物理学与宇宙学》相继同读者见面,与前一部共称为“约翰·格里宾科学三部曲”。

如今,约翰·格里宾走过古稀之年,由他执笔的科学作品达百余部,获得诸多奖项。其中不少著作已出版中译本,除了科学三部曲外,《大众科学指南——宇宙、生命与万物》《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科学简史——从文艺复兴到星际探索》等作品也深受读者欢迎。

《科学简史——从文艺复兴到星际探索》是约翰·格里宾21世纪初的作品,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引进推出中译本。全书近600页,字里行间无不彰显了西方科学在过去500年间的波澜壮阔。历史事件之所以能成为“故事”,往往因它所涉及的人物及其生活较于某个主题至关重要,其发生及演变中所呈现的现象和问题值得述说与探讨。相比沉闷冗长的史实及理论,丰满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更能让读者倾心。

如《科学简史》所述:布鲁诺因宗教信仰被烧死,饱学之士第谷以剑相搏失去大块鼻子,离群索居、乖僻刻薄的牛顿与胡克的恩恩怨怨,激进持异者普里斯特利所经历的血雨腥风,以及日复一日搜集科学事实、整理观察笔记的达尔文发现自然选择理论等。

43a1d3104e7448a59d1886c97721dc29.jpg

比如,牛顿当选皇家学会会员后,提交了一篇有关光与颜色的综合性论文。论文中较多内容均以胡克《显微图》为基础,遗憾的是,他并未在其中细数胡克的工作。胡克得知后非常恼火,但基于其自身温和的性格,他仍以讨论科学内容为由,友好地给牛顿去信。无论形式如何,胡克质问牛顿为何不恰当说明他所做工作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对此,牛顿回复:“笛卡儿所做的是出色的一步。你在几个方面都向前推进了很多,特别是对薄板颜色进行了哲学思考。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里提及笛卡儿只是暗示胡克所声称的优先权实际上属于笛卡儿,以让他安守本分。第二句则俨然是以高人一等的姿态给胡克一点点赞许(不要忘了,胡克比牛顿年长,而且是更受到认可的科学家)。但关键的语句是有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这一句。注意这个大写字母。尽管我们知道17世纪的拼写是有一些古怪,但牛顿为什么要选择强调这个词呢?确定无疑的是,这是因为胡克是一个身材矮小的人,而且还是个驼背。牛顿意欲传递的信息是,尽管他可能借自古代先贤,但他没必要从一个像胡克这样的小矮子那里窃取思想,而弦外之音则是,胡克不但身形矮小,而且是个智力上的侏儒。”

“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常常被世人引用,以表示“谦逊”之意。殊不知,这句话却是出于牛顿对前辈科学家胡克的某种刻薄讽刺!约翰·格里宾以两种截然相悖的态度所产生的反差感为“燃点”,顺势巧妙地凸显及佐证了牛顿的人物形象。

222.jpg

是的,约翰·格里宾擅长捕捉人物的个性。从《科学简史》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位科学巨匠充满人性的一面。他们或卑鄙,或宽容;或孤独,或开放;或聪明,或勤奋;他们或生不逢时,或中年落魄,甚至有些可能在晚年步入“歧途”。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无异于你我的正常人。这种带有“温度”的写法,打破了固有的科学家形象,真实还原了科学家的性情、习惯及经历,展现了他们如何得出新发现及新理论的过程,勾勒出科学家个人史,亦构建了西方科学发现史。

难能可贵的是,在科学发展进程中,无论是科学大师还是小人物,在约翰·格里宾眼中都是值得尊重与敬仰的,他们对科学研究的非凡热爱,均来于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在他笔下,不同的科学故事、科学人物都反映了一个主题:孜孜不倦探索宇宙及人类自身是一件何等美妙之事。

图片1.jpg

《科学简史——从文艺复兴到星际探索》

约翰·格里宾 著  陈志辉 吴燕 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一部优秀的科学史作品,仅单纯地讲好故事远远不够,故事与故事的衔接更为重要。这不仅体现作者的思维逻辑,更体现作者对整个科学发展进程的洞察。从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末,从科学的创建到瑰丽繁荣,这个过程涵盖牛顿经典力学,近代早期的博物学,启蒙时代的化学和经典热力学,19世纪地质学、进化论、原子理论和经典电磁学,现代量子理论、遗传学,以及现代宇宙理论等多个领域。这部跨时间、跨地域、跨学科的“大书”该如何着墨呢?

约翰·格里宾牢牢锁定的前提是,“科学家是在当时可用的技术的帮助下、在前人所建立的基础上工作的”,并以此为进路揭示一个科学进展如何导致另一个科学进展的形成。例如:即使作为开创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转变之先河的哥白尼也利用了波伊尔巴赫、雷格蒙塔努斯等前辈的工作;而这一事实,又与同一时期维萨里的情况相差无几,他的工作亦是建立在对盖仑著作的再发现之上;作为“近代科学第一人”伽利略,其天文学理论必然受哥白尼、第谷和开普勒的工作影响,但更要归功于望远镜的发明与改进,而这又与迪格斯、利伯希等人发生了关联;值得注意的是,伽利略的科学方法奠定了近现代科学基础,而这实则深深影响了伽桑狄、笛卡儿以及牛顿等随之涌现的一大批科学家们……

如果你足够细心,或者说你善于思考,那么就不难发现约翰·格里宾的用心之处。在物理学一路高歌,生物学及化学等科学奋起直追之后,貌似科学家个人史中的“英雄味”“天才感”更少更淡了……然而,这正是历史发展大势所在。科学已从自然哲学中蜕变,科学标准、科学研究的方法几近确立,技术、政治、经济等诸多环境已与昔日截然不同,科学从胚胎发育成了婴儿,经历稚嫩的童年,正阔步迈向成熟。此后的成长又是一番新图景,微观世界的大门正逐渐开启。

科学的未来会怎样呢?作为科学家的约翰·格里宾在本书结尾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既然科学的发展决不会停步,那么你们中的一些人也可能参与到这个故事的下一阶段。”

作者:王洋(书评人)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