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0万到450亿美元,这个“生物医药帝国”比《我不是药神》的故事更传奇 | |
2019-02-01 20:28:52 |
去年夏天《我不是药神》上映,狂取30亿票房。电影里,小人物的命运让人唏嘘,白血病人交织着希望与绝望的眼神戳中观众内心的柔软。同时,这部电影将白血病患者与天价抗癌药的冲突带入公众视线,一时间激起了整个社会对药企和药品定价的讨论。
药企如何筹钱,如何花钱,如何挣钱?创业药企的人员配置是怎样的?如何管理药企里的科学家?创业企业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决策?
最近出版的纪实型科普书《十亿美元分子》,讲述了一个从1000万美元到450亿美元的科学创业传奇,还原了真实的药企竞争与合作,揭秘不为人知的制药内幕。
35岁选择“背叛”,30年后拥有450亿美元的“医药帝国”
乔舒亚·博格,哈佛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就职于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药企——默沙东。35岁,他成为基础化学部门的高级主管,拥有17项专利,被认为是执掌默沙东每年10亿美元研究经费的有力人选。谁也不会想到,坐在这样一个极有权势位子上的人会突然辞职去创立一家新药企福泰制药(Vertex),去与他的前雇主为敌,去与所有的药企一争天下。
福泰制药以“基于结构设计药物”为核心理念,成立于1989年,市值在2018年5月已达450亿美元,位列世界药企前30强。其中主打的囊性纤维化特效药Kalydeco是全球第一款直接针对该病致病基因的药物,被誉为“2012年最重要的药物”。
回到30年前,成立之初的福泰没有任何科研成果,只有十余个科学家,仅有1000万美元的风投资金。但他们的野心一点都不“小”。他们烧掉近40亿美元,最终碾碎了旧日的生物医药秩序。
学会欺骗,除了欺骗买家,还得欺骗自己
“科学循钱而至。”当某一领域的研究受到媒体的大肆宣传、政府的资金支助,人人便趋之若鹜。博格进入的世界就是这般波诡云谲、贪得无厌。“你需要钱来做科研,但是你需要违背科学精神、营造幻境才能使你的项目显得有竞争力,从而吸引到钱。”初期的福泰就处于这样一个困境中。
选择创业,博格必须学会一项技能,那就是欺骗,除了欺骗买家,还得欺骗自己。在福泰上市的过程中,博格做了太多自己曾经无法接受的事情。博格知道,他得满足华尔街的需求,他也要借此区分福泰与其他充满问题的公司,安抚华尔街的焦虑,让他们安安心心地上钩。
他要面对的是一群非专业、甚至毫无知识背景的听众:机构投资者、投资经理、联合体参与者、自营交易员。他只能尽量地去想象对方的思维。比如他在一张幻灯片上并排放着一个注射器和一个药瓶的卡通画,注射器旁边写着50亿美元,即生物技术制药的年销量;药瓶旁边写着一个更大的1600亿美元,这是小分子药物的年销量。他在另一张幻灯片上称天然产物筛选法为“池底的淤泥”,这暗示福泰将成为药物发现的新典范。
福泰代表了第三条道路,它比大药企更智慧、更理性,比生物技术公司更盈利、更友善,哪怕是最不懂行的买家也能看懂。他非常明白何时该明确,何时该含糊。只要谈谈潜在的市场,让买家自己展开想象。
简化再简化,30张幻灯片搞定美欧日资本大鳄
要出售福泰的科学,需要不断简化故事,这对他来说才是最难的事情。最后,博格将福泰的故事包装在了30张幻灯片以内,比以前少了一半。然后他们开始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全面开花式的推销……尽管创业期间挫折不断,福泰还是在短短两年内就上市了。
这一场有关科学价值、夹杂着人性与道德的讨论将《十亿美元分子——追寻完美药物》的故事推向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不同于其他企业传记。作者巴里·沃思在福泰成立之初就进入了公司,他与福泰的成员同吃同住,以生动的笔触记录了福泰制药从无到有,在科研与商业上屡挫强敌,并最终在两年内上市的故事。这本书被《财富》杂志评为最令人增长智慧的75本必读书之一。
编辑制作:宣晶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