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灯谜、赏花灯、非遗比拼、行街会……这些元宵民俗,你最钟爱哪个
2019-02-19 19:21:56 作者:李婷

1.jpg

今天是元宵佳节,赏花灯、猜灯谜、扎兔子灯、非遗比拼、行街会……上海的大街小巷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一系列民俗体验活动,让元宵节既传统,又有新意。

“调高温度(打一三字手机用语)。”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台下就有人举手并报出了正确答案——“开热点!”现场掌声一片。昨天,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热闹非凡,2019年元宵灯谜大会在这里举行。本次活动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囊括了猜挂谜、民间手工艺制作展示及“灯谜大家猜”,现场气氛热烈,欢笑声、叫好声不绝于耳。

webwxgetmsgimg.jpg

无标题.jpg

灯谜因其有趣、益智,是大众的娱乐宠儿,在逢年过节更是不可缺少的传统项目。随着上海灯谜活动的红火和声誉鹊起,多年以来,逐步形成了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灯谜品种,谜界称之为“海派灯谜”。

在现场活动举办之前,主办方还开展了线上猜灯谜的活动,各路行家能手争相在网上“射虎”;现场还举办了颁奖仪式,为获奖的谜友们送上了实用的节日贺礼。

近年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连续举办“灯谜大家猜”、“元宵谜会”等,灯谜已经成为沪上广大职工必不可少的特色活动之一,通过举办灯谜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灯谜爱好者,在国内颇具影响,成为上海职工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捕获.JPG

正月十五是春节后第一个月圆之夜,自古有张灯结彩、观灯猜谜的习俗,故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近年来要说上海西南地区新增的最有年味的地方,非莘庄灯会莫属。自2007年起,莘庄灯会已走过十二个年头,它不仅给了老上海人传统的“仪式感”,也让新上海人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本地年味。今年的灯会今天起在上海莘城中央公园如期举行。

5.jpg

7.jpg

步入莘城中央公园,映入眼帘的是生肖猪结合中国传统灯笼元素的巨型花灯造型,憨态可掬的生肖灯饰令人忍俊不禁。醒目的国庆70周年灯组、体现沪谚文化的小型灯组、散落在草坪上的花团灯组、还有便于游客合影留念的互动灯组,各色主题花灯让男女老少共享赏灯之乐。亮灯仪式、汉服表演、舞龙舞狮等互动环节的加入,更是大大提升了活动趣味性和群众感受度。

5.jpg

2.jpg

7.jpg

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公园内部展示各色灯笼和主题花灯外,这股浓郁的节日气氛还将扩散至公园外围及周边。作为2019莘庄灯会分会场,上海人记忆中的豫园集市被搬到了仲盛商场中庭,吃汤圆、打年糕、做兔子灯等主题活动为这个春节画上句号。今年,主办方还推出了云上灯会,市民不仅可以在线看灯展,还能参与“花灯齐放闹元宵”“测测属于你的2019元宵花灯”等互动游戏。据悉,今年闵行共有区镇两级元宵活动15场。

9.jpg

宝山则以民俗文化节的形式,为人们呈现元宵的多种打开方式。今天的开幕式现场,舞狮、高跷、荡湖船、蚌壳精等多支民间艺术队伍在广场上表演助兴。帐篷内,宝山脚板年糕、宝山汤团、罗店鱼圆、罗泾四喜风糕点等18项宝山区非遗项目及美食亮相,供市民品尝。在民俗互动区,不少人还参与了一场大场花格榫卯小模型组装比赛。杨女士虽然是第一次接触榫卯,但凭借灵巧的操作把得头筹,获得小组第一,她说,很高兴自己能完成这项小小的人生挑战,感觉这个古老的技艺非常引人入胜,以后有机会一定会深入了解一下。

12.jpg

13.jpg

15.jpg

舞台另一侧,来自宝山各街镇群众文艺团队还先后献艺,整个闹元宵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既体现了元宵节的“闹”,又充满着闹元宵的“热”,呈现出一派浓郁的“万家纳福、万民同乐”的节庆气氛。

11.jpg

1.jpg

8.jpg

10.jpg

事实上,民俗文化节已经在宝山连续举行了五年,采用“一个民俗节日 、一项主题活动”的运作模式,将每个民俗节庆活动串联起来,构成了高潮迭起的年度民俗文化活动。区文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宝山希望通过“民俗文化节”这根主线,以新民俗文化为特征,立足民族文化传统,形成持续全年的、具有规模效应的系列民俗文化活动,让广大老百姓更加切身感受到年味,并由此获取民俗知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对民俗节日的集体记忆感。

14.jpg

今天,一场别具一格的“元宵行街会”在杨浦区苏家屯路上演。据史料记载,上海在明代已有“闹元宵”的习俗。清末民初,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和上海城市的繁荣,江苏、浙江、安徽等周边地区大量人口涌入工厂、码头密集的杨树浦,带来的丰富多彩元宵节习俗与杨浦当地元宵风俗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元宵行街会”。2015年,“元宵行街会”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今年的活动,不仅吸引了许多本土优秀文体团队参与演出,还把最具特色的长三角非遗项目请到现场,呈现一幅热闹的元宵民俗文化画卷。

3.jpg

4.jpg

前一天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第三十届上海五区元宵书画笔会,则为元宵佳节增添了人文色彩。刘小晴、丁申阳、张卫东、陈琪等近百位书画家齐聚一堂,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以山水、花鸟、人物和四季主题的唐诗宋词为素材,创作五幅十米长卷和两幅大型山水花鸟作品,展现中华文明千年农耕文化的当代传承。

4.jpg

3.jpg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