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演绎在巴黎和会上代表中国响亮说“不”的外交家顾维钧
2019-03-18 16:01:51 作者:黄启哲

780959802_副本.jpg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抒发的思乡之情。一千多年后,寓居美国的97岁外交家顾维钧,在1984年重新写下这一诗句,遥赠故乡上海嘉定的博物馆。长年担任驻外使节工作,顾维钧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在海外度过,越是晚年,越难割舍故乡情结。家人曾建议顾维钧去联合国申请“无国籍”证明,被他严词拒绝。他说:“我怎么是没有国籍的人呢?”

而嘉定也以各种纪念活动、创作演出回应这份浓烈的赤子情怀。在其逝世34年后,历时两年创作的中篇评弹《一代外交家顾维钧》问世。在上海市文联的指导下,嘉定区委宣传部、上海曲协、上海评弹团、嘉定区文广局等单位的通力合作,得益长三角曲艺合作联盟的大力支持,该剧已于上周完成首次试演。

顾维钧出生于1888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12年,他被当时的北京政府选为外交官奉命回国进入外交部工作。此后的80多年间,他为外交工作奉献一生,成为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无法回避的一笔。

undefined

作为“中国曲艺名城”,基于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在中国曲协的建议指导下,嘉定区深入挖掘嘉定籍著名外交官顾维钧生平,决定发挥曲艺作品以小见大的艺术特性,表现好这一人物。两年来,上海曲协集合上海和江苏曲艺界的编、创、演多方之力,邀请著名评弹作家徐檬丹担当文学顾问、著名评话演员吴新伯与苏州文艺创作中心胡磊蕾担任编剧,着力展现顾维钧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家在强国斗争的漩涡中,以最大努力争取国家利益的民族气节。

1919年一战结束,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赴巴黎参加巴黎和会,为山东的归属问题据理力争。面对损害中国主权的和约,代表团最终拒签。

参加和会的代表中,有不少弱小国家和民族的代表都为他的发言深深感染,感慨弱国无外交,看顾维钧的一席话却让他们看到希望。

尽管他的作为令西方震动、令同处弱势的国家倍感鼓舞,可他的心中并无满足与骄傲——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外交使命任重道远。

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这天清晨,我驱车缓缓行驶在黎明的晨曦中,我觉得一切都是那样黯淡——那天色、那树影、那沉寂的街道。我暗自想象着和会闭幕典礼的盛况,想象着和会代表们看到中国代表座席上空荡无人时,将会怎样的惊异和激动。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甚至使整个世界,为之震动。”

相比于巴黎和会的舌战群雄扬名海外,更有一段历史不该被忘记。

1932年顾维钧先生作为中国代表,陪同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进入东北。在那里,他不仅帮助国联调查取证日本非法成立扶持满洲国,同样积极在海外斡旋争取援助声音。1933年2月24日,国联特别大会以日本1票反对通过了19国委员会依据李顿报告书起草的《关于中日争议的报告书》。至此,仲裁尘埃落定。

timg (6)_副本.jpg

这段故事,也成为中篇评弹《一代外交家顾维钧》着力表现的高潮。集中展示了顾维钧“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

编剧吴新伯与胡磊蕾特别设计了一段长达72句的唱段,由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在演出中一气呵成,要知道过去评弹弹词段落最长不过三四十句,72句的唱词,不仅考验着演员的功力,同样也要在层层递进中把观众的情感推向最高点。

在试演中,这一片段成为全剧的“泪点”。台下掌声与泪水交织,令主创感到振奋。

501994026.jpg

而这也让顾维钧的继女杨雪兰点赞。如今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把聚光灯打向父亲,今年九、十月间,这些作品不仅在上海演出,还要等上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的舞台。

欣慰之余,她也毫无保留地将手中资料提供给创作者,以此创作更加饱满、真实的顾维钧形象,“让更多人知道中国外交的历史”。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卫中

图片:上海曲协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