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前夕,陈毅到哪,装满40辆卡车的人民币就跟到哪
2019-05-26 22:27:17 作者:许旸

undefined

1949年5月至次年5月,上海解放前后的第一年发生了什么?解放军如何顺利接管这座城市?今天,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统携《战上海》亮相上海宝山区行知读书会,与读者分享“战上海”的精神和故事。

为什么要“战上海”?在刘统看来,上海解放第一年,无论是政治战线、经济战线、公安战线,还是金融战线、商业战线等,共产党都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局面、异常艰苦的斗争。“共产党之所以能打胜仗,能战胜一个又一个敌人,在一年时间里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一方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在,这个宗旨从解放军进上海第一天睡大街起,上海人民就有了体会,取得了民心;其次,共产党非常善于学习,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迅速接管上海、进行管理,在斗争中创新出很多管理城市的经验和政策。共产党用实际成绩表明,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在管理城市方面也能取得胜利,无论是收回房地产,还是经济战线的种种措施都是共产党创新的结果;第三,共产党是纪律严明的政党,而且有错必改、光明正大。他们的战斗作风和执行力非常突出,尤其是进入上海之后,扫荡匪特、安定社会、打击投机势力,靠的正是团结和坚定执行力。”

132.PNG

城市常识背不下来,战士不许进上海

刘统提到了一个细节,为了顺利接管上海,1949年5月初,我党从各地抽调5000余名干部汇集丹阳,开始紧张而细致的准备工作,这就是著名的“丹阳整训”。而这一整训主要体现在组织准备、政策教育、物资准备三个方面。

“华东局第三野战军调集了解放区最主要的精英干部,上海地下党又来了一大批干部,分别负责金融、公安、文化等,开始研究大量的上海情报和资料,这都是上海地下党在长时间里搜集的。熟悉情况就做到心中有数,能做到进入上海后立刻开展接管,不留任何空白。”刘统分析说,不少解放军战士都来自农村,此前进南京时就闹了不少笑话,比如有的战士拦汽车,有的不会用自来水龙头或是不会用电灯泡等,于是第三野战军政治部编纂《城市常识》,发到每个连队,由指导员给战士指导,一定要背,背不过不许进上海。

“这个小册子显示了解放军的智慧——政治工作不是光喊口号,而是非常细致生动的。这本小册子用生动语言告诉你上海人什么样、工人是什么样、学生是什么样、商人是什么样……”他举例说,包括进城以后过马路,首先要看红绿灯“绿灯行红灯停”都记录在册。此外,在路上不能随便拦汽车,进火车要买票按等级上车,一等座坐一等座,二等座坐二等座。“最重要的是在铁路上千万不能栏火车,你以为那是在农村拦马车?火车不能停,压死人不负责的,都统统给战士讲清楚了。”

undefined

一座城市常识细致到这个程度,就是避免解放军进上海后闹笑话,严格遵守城市纪律。此外,进上海后要养活上海的人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党从解放区调集大量的粮食、物资等,北平印刷厂昼夜不停印刷人民币,用火车运到南京再运到丹阳,短短时间筹备装进了40辆卡车,“这40辆卡车紧跟着陈毅,陈毅走到哪车队就跟到哪,保证人民币在第一时间进入上海,恢复上海的秩序。”

把人民的上海完整交到上海人民手中

可以说,丹阳整训是“未雨绸缪”,做好充分准备才进上海,保证上海市民生活不受影响。为了把人民的上海完整交到上海人民手中,战场上,解放军指战员宁愿自己流血牺牲也不使用重武器;进城后,人民子弟兵不住民居不扰民,甘于睡马路,纪律严明……

undefined

“上海战役在杨行、刘行、大厂、高桥这些地方非常艰苦,解放军伤亡惨重,原来打淮海战役的时候有一套战术,重炮不够优势,就挖地炮挖战壕向前挺进,看不见解放军人头,国民党军火力也发挥不出来,当我们把地道挖到离战壕几十米了,突然扔一排一排的手榴弹。但到上海行不通了,挖地两尺就见水,所以解放军挖了战壕以后自己都泡在水里了,睡觉都得站着睡,这样怎么发起攻击呢?解放军非常困难,放开吴淞口让他跑,国民党军就不跟你玩命了,坐上船从吴淞口逃跑。解放军趁势攻进了上海市区。”刘统谈到,进入上海市区后又遇到国民党军的抵抗,困难程度进一步升级。

比如,国民党军在苏州河北岸依托百老汇大厦、上海大厦、邮电总局、和平大楼等制高点进行猛烈的火力阻拦。而苏州河各个桥上一点遮挡都没有,解放军完全暴露在火力之下,“最后二军队的排长火了,拖着迫击炮照着邮电大楼给了一炮,马上遭到聂凤智将军的严厉批评,谁让你使炮的?陈毅上级规定市区里不能使用重武器,结果下面的干部激动发问,到底是资产阶级的大楼宝贵还是战士的命宝贵?聂凤智铿锵作答:今天这是敌人的大楼,明天就是人民的大楼,所以我们一定要保存好这些大楼。”

正如迟浩田在亲历文章里所说,“在这个城市里,有五百万父老乡亲,有巨大的物质财富,这是劳动人民的血汗,是进行新中国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既要在军事上消灭敌人,拿下上海,又要保证上海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啊!但是,必须两者兼顾,这是对我们军队的一次严峻考验。”

d8c9b1c4a93f4d8c871a37d2aad13782.jpg

《战上海》

刘统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我遇见90岁的老上海,解放上海的时候是指导员,他说部队都打到北四川路了,但是炊事班还在徐家汇那边,怎么办呢?做了饭以后炊事班就把行军锅两锅米饭扔到卡车上,在市里转悠着找部队,最后终于在北四川路找到了。开饭了,但战士们没饭碗,谁打仗带饭碗?战士们只好把钢盔摘下来,老百姓一看有去送炒菜的,解放军都谢绝,谁都不敢要。”刘统在书中写到:上海解放第一天,老百姓听枪声没有了就打开了房门,打开房门震惊地发现解放军都睡在大街上。解放军刚进上海那一阵儿东南西北都认不清,只能碰运气找空房,但他们严守“不入民房”的纪律,默默睡在了大街上,这一行为感动了600多万上海人民。

“当时荣毅仁在他的公馆往下看,看到了;竺可桢教授在楼上往下看,也看到了,他们俩共同的感受就是国民党回不来了,共产党确实赢得了人心。”后来,共产党又打赢了进上海的银元之战,1949年6月10日出动大量解放军和公安战警,逮捕了400多个投机商人,以铁腕钢拳肃清上海的银元投机势力。在银元之战中受打击的上海投机商不甘心失败,很快转向粮食、棉纱和煤炭市场,利用物资极其匮乏的机会,大做投机生意。陈云同志决定发动一场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共产党十多天的连续不断的供货、抛售终于让上海的投机商顶不住了,于是市面上开始回吐物资,商人们开始割肉抛售,上海的市场终于稳定了。

“70年过去,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也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我们依然不能忘记70年前,革命先烈前辈为解放上海所做的牺牲和奋斗。”刘统说,“战上海”是一种精神,把这种的精神传承下去,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动力,上海定能取得更大成就。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