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年前决定亚洲与欧洲“C位大逆转”的,居然是这么不起眼的农作物?
2019-05-29 21:27:38 作者:玉木俊明

8.jpg

如果说存在“改变历史的商品”,那么棉花无疑是其中之一,因为棉花大大改变了亚洲与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关系。

据说,棉花最早被种植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印度西部。不过,棉花种植的传播速度较慢,直到距今1000年前左右,都只有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在种植棉花。在这些地区中,印度是最主要的产地。根据考古研究,公元前1世纪时,印度的棉花就已经出口到了埃及等红海周边地区。从那时起,直到19世纪,印度都在出口棉花。

北非与印度西岸之间的贸易在11世纪至12世纪达到了顶峰。不仅如此,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也出现了印度产的棉织品。也就是说,当时印度棉织品的传播范围很广,已经到了印度洋的东西两岸。

图片2.png

棉花种植的传播路线图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印度棉织品的传播范围也在不断扩大。15世纪末,欧洲商人绕过好望角,进入了印度洋。他们亲眼看到了印度市场上丰富的商品和庞大的商人群体。这里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品,贸易体系也比欧洲更精密、复杂。

当时,印度的孟加拉地区是棉织品生产中心。从这里出产的棉织品有20种左右,既有廉价品,也有做包头巾用的上等棉织品。17世纪,阿拉伯人、帕西人(居住在印度的拜火教教徒)、土耳其人、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人等都参与到了棉织品贸易中。印度的棉纺织业者可以根据商人的需求,生产出各种商品,供他们销售。这在当时的欧洲根本无法想象。

17世纪,印度贸易圈已经扩展到了东南亚。古吉拉特(位于印度西北部,靠近现巴基斯坦边境)的商人渡过印度洋,到达了马六甲。两地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甚至有“坎贝(古吉拉特商人的港口)和马六甲离开对方就无法繁荣”的说法。毫无疑问,这个时期的印度已经出现了世界级的贸易圈,其规模甚至可以与最强大的明朝和清朝相匹敌,欧洲更不在话下。

印度的印花布(一种平织的棉布)在中世纪后期就传入了欧洲。顺便一提,“印花布”(calico)一词就是印度港口卡利卡特(Calicut,现科泽科德)这一地名的讹传。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商人和热那亚商人就向黎凡特(叙利亚、黎巴嫩等中东地区)的商人采购轻薄又保暖的印度印花布。

然而,要与欧洲实现贸易往来,就必须经过伊斯兰世界和印度洋,横跨广阔的欧亚大陆。因此,对印度来说,欧洲不过是一个偏远的市场,传入欧洲的印花布不过是印度输出到各地的棉织品中极小的一部分。

17世纪,欧洲商人终于可以直接出入印度洋了。印度的棉织品首先传入西班牙,接着传入欧洲其他地区。让欧洲商人困扰的是,欧洲各国完全没有可以向印度输出的产品,与印度形成了彻底的贸易赤字。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欧洲各国开始限制印度棉织品的进口。1700年,英国颁布了《印花布进口禁止法》,此后,除荷兰外,欧洲的主要国家都在法律中做了相似规定。

荷兰是个例外,从印度进口棉织品后,再转手出口到本国的殖民地和非洲。事实上,欧洲各国尽管表面上禁止了印花布的进口,但很难阻止棉织品的走私以及从其他欧洲国家的流入。

在当时的欧洲,棉织品是新奇时髦的舶来品。棉花易于染色,印度的染织技术发达,生产出来的棉织品色彩缤纷,在欧洲大受欢迎。耐用的毛织品的使用寿命是棉织品的2倍,因此,直到18世纪,英国在衣物原料中需求量最大的是欧洲原产的亚麻。

亚麻产自中欧的西里西亚(现波兰、捷克)等地。亚麻还可以用来制作船上的帆布和绳索等。亚麻布尽管穿起来不太舒服,但胜在耐用,因此被广泛用来制作衣物。令人意外的是,亚麻布通过法国和葡萄牙传入西非,也成了非洲奴隶的衣物原料。

棉织品则与毛织品不同,棉布无论洗多少次都比亚麻布穿起来更舒服,而且无论是在热带地区还是在极寒地区都能使用。因此,不久后欧洲也开始了棉织品的制造。

图片1.jpg

日本经济学家玉木俊明

在教科书上通常写着:“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纺织业实现了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英国的廉价机织棉布给印度古老的棉纺织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大体的确如此,但英国的棉织品要战胜印度并没有那么简单。

众所周知,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曼彻斯特的棉纺织业。曼彻斯特一带从16世纪下半叶起就是有名的棉麻粗布产地,而且离欧洲重要的奴隶贸易港利物浦只有几十英里。可以说曼彻斯特的工业发展状况与利物浦的贸易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

直到18世纪30年代中期,曼彻斯特的棉纺织业都还只是面向国内市场的手工业。在棉织品的质量上曼彻斯特也远远无法与印度竞争,因为当时曼彻斯特产的是亚麻和棉花的混纺布。18世纪50年代,曼彻斯特的棉织品产量大幅增长。棉织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比例从1750年的48%上涨到了1774年的86%,主要出口地是西非。不过,当时英国的染织技术还不成熟,无法像印度那样生产出色彩丰富的棉织品。

此时法国也开始了棉织品的生产。虽然法国的棉织品产量不及英国,但法国有许多人前往印度学习染织技术,因此在染织方面法国达到了能与英国对抗的水平。总之,欧洲虽然试图抵制印度的棉织品,但一直没能成功。重要的是,即使是在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的棉纺织业也没能超过印度。

为了发展棉纺织业,英国人发明了许多新的机械,比如约翰·凯伊的飞梭(1733)、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1764)、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1769)、克伦普顿的走锭精纺机(1779)和卡特莱特的动力织布机(1785)等。

和印度的手工纺织不同,英国有了工厂制度。英国的棉织品产量从1770年到1790年增长了10倍,随后的一两年里又增长了10倍。然而,直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棉织品产量还是低于印度。除了技术革新和工厂制度外,英国棉纺织业与印度棉纺织业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差异,那就是英国本身并不产棉花。这一点也成了英国全新生产体系的关键。

图片3.png

新旧棉纺织业体系对比

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北部国家气候寒冷,完全不适合棉花种植,要发展棉纺织业,只能从欧洲以外的地区进口棉花。为此,英国建立了全球性的生产体系。这个体系的原型来自砂糖贸易。

在大西洋贸易中,欧洲人从西非向美洲新大陆运送奴隶,让他们在那里生产砂糖。葡萄牙在巴西、荷兰在加勒比海上的殖民地、英国在西印度群岛、法国在海地都大力发展种植园农业,向阿姆斯特丹、汉堡、波尔多等港口运送砂糖。英国人将这种模式应用到了棉纺织业上。他们让西印度群岛和北美殖民地南部的奴隶种植棉花,然后在英国本土加工,生产棉织品。

为什么只有英国成功地建立了这种棉织品生产体系?简单来说,因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帝国。英国从非洲向美洲新大陆运送奴隶,在新大陆种植棉花,然后运回本国加工,最后向亚洲销售。这整个过程都能通过英国自己的船只和英国控制下的港口完成。从生产、运输到海上保险,英国都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

进一步说,17世纪时英国就已经将势力扩展到了印度,英国人清楚地知道印度棉纺织业的发达。机械化和工厂化不仅是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降低生产成本的迫切需求。欧洲人口少于印度,因此必然会面临工人工资(即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英国要想与印度的棉纺织业对抗,通过机械化来提高效率可以说是必然的选择。

英国成功实现了棉织品的机械化生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本来,英国一直是印度印花布的进口国,但到了19世纪,印度已经成了英国棉织品的进口国。1820年,印度进口英国棉织品1100万码,到了1840年,已经激增到1亿4500万码。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发生这样的大逆转的前提是欧洲建立了不同以往的全球生产贸易体系。说到国力,有“制造业强国”之称的日本总会将目光集中到工业水平上,但大英帝国的强大之处在于将生产贸易体系和工业水平结合了起来。

111.PNG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

[日] 玉木俊明 著

凌文桦 译

未读·思想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节选自《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世界史》一书)

作者:玉木俊明(日本经济学家)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