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晨钟,献礼七一!原创歌剧《晨钟》2.0版试演亮相上海大剧院
2020-06-30 21:14:10 作者:姜方

1.JPG

“播火者把光明撒遍大地,丹柯的心化作晨钟;播火者把光明撒遍大地,启明的星,用他的闪烁呼唤阳光”……6月30日的晚上,由上海歌剧院全新修改的原创歌剧《晨钟》于上海大剧院试演。当上海歌剧院艺术家们在舞台上唱响这首歌剧《晨钟》中尾声的合唱,只坐着30%观众的剧场内依然沸腾了,充满感染力的音乐以及艺术家们传神、到位的演绎无不令现场的观众们拍手叫好。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上海的各级党组织正在积极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歌剧《晨钟》用音乐戏剧的方式讲述建党历史、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让观众从艺术形象中感悟革命精神,在艺术滋养里感受时代英雄的信仰与力量。

2.JPG

今天的《晨钟》试演场中,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全体党员、共建单位党员代表近400人在现场观演,很多员工的外衣上都佩戴着党徽。出生于1988年的青年党员盛聪,平时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爱好者,今晚上演的《晨钟》深深打动了他。“百年前,志士仁人为了中国的未来敲响晨钟,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后浪,也应该在党的指引下奋发有为,拼搏奋斗!”继去年“七一”在上海大剧院观摩红色歌剧《江姐》之后,上海信托连续两年组织在沪党员观摩红色文艺作品,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欣赏形式,让“四史”学习教育更加生动。

WechatIMG676.jpeg

改人物凸显戏剧性 细铺垫磨出好剧本

新版《晨钟》重点突出李大钊为民族探寻真理、在革命之路上为共产主义慷慨赴死的革命精神和伟大品格,以“寻道、行道、殉道”贯穿全剧,展现革命先驱者们的求索路途之艰难,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道路选择,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浴火涅槃”。编剧姚远增加了不少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线,与此同时,也增加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一角,使得全剧在讴歌李大钊作为一个“革命先驱”的英雄式的人物同时,亦通过妻子纫兰与女儿星华的角色丰满了人物的感情线,展现了李大钊作为一个丈夫和一个父亲柔情的一面,让角色更加有血有肉。新版剧本也重新刻画了宇剑与琴君的爱情线,明晰了这对年轻人的爱情在烽火艰险中愈加闪亮的感情脉络,不仅象征着革命的火种代代传承,也让这个革命故事带上亲情、爱情的柔情色彩,引人入胜。新版《晨钟》还重点增加了为尾声处“丹柯之歌”作铺垫的情节,通过琴君为星华讲述丹柯故事的情节首次引入,既交代了故事本身,又作了情绪上的铺垫处理,使得整个剧本内容更为完整、情节推动更为流畅。

5.jpg

可听性与艺术性兼具 新版音乐新升级

作曲许舒亚在保留了前稿关注汉语韵律、巧妙处理叙咏衔接、灵活运用民族音乐元素等亮点的同时,亦在李大钊与夫人赵纫兰、年轻革命伴侣琴君与宇剑、新角色蔡元培、李星华、吕凤麟等的戏剧交待,主要人物的音乐个性化,戏剧段落的过度等方面,结合各演员的嗓音条件与声音特质进行了新的书写与打磨。使得全剧音乐的整体感更为鲜明,结构层次更为周全,情绪节奏的张弛起伏也更为有度。

3.jpg

全剧在保证不同人物的个性、时代气质的同时,也兼顾了整体音乐气质的统一。新增设的不少唱段在完成情节叙述的同时,亦起到了塑造人物、延伸情感波澜的作用:二重唱“雪花飘飘”用细腻柔情的音乐语言描写宇剑与琴君陷入爱情的甜蜜;“姐姐,我喜欢这个故事”中的李星华则用高昂清亮的嗓音表现孩童的稚气与天真;二重唱“思念是缕缕的丝”则描写了纫兰对大钊、琴君对宇剑的思念之情;李大钊的咏叹调“共产主义 我心中的桃花源”则像是一记振聋发聩的钟声,将李大钊心中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刻画得淋漓尽致。在情感的表达上,李大钊、陈独秀、琴君、宇剑、赵纫兰、李星华的六重唱“仰起头,我们满心欢喜”透着憧憬,陈独秀、李大钊领唱的“我们来把晨钟敲响”透着坚定,大钊与琴君的二重唱“丹柯的故事”透着对英雄向死而生的崇敬。从演出当晚的欣赏体验来看,《晨钟》的音乐既满足了旋律流畅、色彩丰富、可听性强的大众需求,又兼备了人物性格贴合的戏剧要求,在指挥张国勇执棒下的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更是配合默契,令台下观众感受到了作曲家音乐中的激情与魅力。

4.jpg

WechatIMG678.jpeg

大气舞台有巧思 写意设计隐喻深

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当晚演出的舞美设计,既保留了视觉上的大气与恢宏之态,又展现了东方美学中的写意与诗化之境。舞台上大量运用的“书籍”和“钢铁”作为舞台视觉的形象种子,“书籍”隐喻知识分子,喻示思想的火花,昭显启蒙与觉醒;“钢铁”象征工业文明,喻示铁与火的时代,突显抗争与牺牲。舞台上组合了书架、书本、书架墙、传单、文稿,叠加了铁链、铁笼、火车头、铁锈、铁板,以此构成整体空间环境的精神质感与时代氛围,启示着知识分子在这场革命风暴中的重要作用。在细节上,结实而高大的雕花梁柱错落有致出现在剧中,这个李大钊在北京的“家”极具京韵儿,呼应着唱词中的“四合院”。可移动的红砖墙和高高的书架随着情节推动而变换位置,让整个舞台更具空间感和延伸感。象征着旧制度、旧思想的石狮子从雄赳赳地被簇拥推出到作为垫脚石被踩在脚下,完成了一出隐喻气质浓厚的洗礼——一切旧的制度终将被消灭,新的制度终将迎来胜利。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多媒体呈现也颇为用心,其中运用到的一大会址的面貌以及初代党徽的形象都经过了细致的考证与讨论,力求还原当年最真实的面貌。最后一幕中,光影透过重重悬挂的锁链投射在即将就义的李大钊身上,更呼应了唱词中“启明的星 用他的闪烁呼唤阳光”。

6.jpg

7.jpg

用心演绎 收获好评 先辈事迹感怀心间

此番,新版《晨钟》依然启用了一批年轻的上海歌剧院艺术家担纲主演。于浩磊、徐晓英、陈朝宾、郑瑶等上海歌剧院的青年演员们在导演熊源伟的精心调教下,爆发出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受到了观众们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其中,新版本里大钊的戏份和唱段都大大增加,这对饰演李大钊的上海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于浩磊来说尤其是个不小的挑战。导演熊源伟说,“别看大家年纪都不大,但是却能准确地揣摩人物,能以作曲家写的旋律唱出符合规定情境的人物形象,这很不容易。”观众们对于《晨钟》的选角也交口称赞,“李大钊真的选得太像了!拿老照片一比,活脱脱一个大钊先生的模样,堪比特型演员。而且唱得也好,于浩磊这个演员我记住了。”“琴君和宇剑的爱情线让人动容,下雪的那个唱段很美很好听。”“还有独秀先生,举手投足间就有一种范儿,让人很信服他。还有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纫兰和星华的母女感也挺足的。”

8.jpg

新版《晨钟》将于7月1日晚正式首演。当初新版《晨钟》首演消息一出,不少党支部及各方团队组织纷纷预约购票,奈何目前剧场只能开放30%的座位,开票短短几日,所有演出票便已抢售一空。现场不少观众都是疫情后第一次坐进剧场,“太期待了,真的好久没有进剧场了!当然这次看完也没有失望!激昂的、热血的、温情的、感人的,一样都没少。在今年遇到疫情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文艺作品来给我们的生活加加油、打打气。”也有观众说,“这次是单位党支部组织我们来的,没想到第一次看歌剧,就是一次如此特别的艺术党课,在视听的艺术享受中重温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学习党的光辉历史,深受鼓舞。”

9.JPG

文艺作为文化的窗口和结晶,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认知水平和文化创新能力,高度的文化自信可以催生优秀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的文艺精品更能提升文化自信。多年来,上海歌剧院秉承着对艺术的认真和执着,始终“坚持民族原创、传承中外经典、弘扬时代精神”的理念,以西方艺术样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范建萍说,“《晨钟》是我们历时四年,创排后再打磨的一次全新亮相,是我们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作,也是我们牢记初心、肩负时代责任的担当之作,更是用工匠精神创作体现中华文化精髓、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明志之作。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坚信追寻前辈足迹,把信仰化作前行力量,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战胜的!”

WechatIMG677.jpeg

作者:姜方

图片来源:叶辰亮摄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