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哪三件宝,被开国上将杨得志视为“传家宝”始终随身携带
2021-01-10 15:58:03 作者:王杨子

1.jpg

作者和外公杨得志的合影

今年是开国上将杨得志诞辰110周年,其一生战功赫赫:在长征中率部强渡天险乌江,强渡大渡河、率部参加西征和山城堡战役;在抗日战争中参加平型关战斗、创建冀鲁豫根据地、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解放战争中,参加邯郸战役、正太战役和青沧战役,指挥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冀热察战役和察绥战役,参加陇东追击战和兰州战役、宁夏战役等战役。抗美援朝中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

在他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有三件东西始终随身携带,被他称之为“三件宝”,中央电视台专门拍摄了专题节目,如今已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三件传家宝究竟是什么?日前,杨得志外孙女王杨子专门撰文揭晓谜底,并回忆了在外公身边生活的点点滴滴:

今年是我外公杨得志诞辰110周年。虽然外公离开我们已经26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却始终留在我的心中。我在外公身边生活了12个年头,一点一滴都令我难以忘怀。

外公安慰追着飞机喊“爸爸”的小女孩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爸爸是一名空军飞行员。由于他很少回家,我也很少能见到他。当我在院子里玩耍,看到天上有飞机飞过时,我都会朝着天上大声喊:“爸爸,我在这里!”一边叫,一边仰着头看着飞机跑。我多么希望爸爸能听到我在叫他,能回来看看我。

2.jpg

外公的三级红星奖章

有一次,我喊完了就气喘吁吁跑回屋里找外公:“外公,爸爸他为什么总不回来看我?他是不是不喜欢我?”外公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和蔼地笑着说:“爸爸很喜欢你,他不能来看你,是因为他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我茫然地看着外公,又听他接着说:“你爸爸要保卫咱们的国家呀!”

后来听妈妈讲,在我还没出生时,爸爸就驾驶着战斗机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作为团长,他带领雄鹰战队天天飞上天空,胜利完成了任务。妈妈说:“你外公指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西线作战时已经70岁了,尽管已入古稀之年,又是在高原作战,他依然亲自上前线,为维护国家利益做出了很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同时,他的三个女婿,你爸爸和你两个姨父也都上了前线。你爸爸是解放军,军人不仅不能经常回家,还要随时准备牺牲。”

听了妈妈的话,我从心里对外公和爸爸他们感到由衷的敬佩!几年过去了,尽管我长时间见不到爸爸,想念爸爸,但外公的话使我理解了长辈们的家国情怀,为我们后代做出了榜样。

外公的“三件宝”:红星奖章、手枪、云南白药

外公和姥姥非常注重对我们后代的传统教育。他们还经常用实物讲述故事,用故事讲述历史,用历史讲述精神,用精神激励我们天天向上。

在外公的柜子里珍藏着三个老物件,他经常拿出来给我们讲故事:第一个,是1933年外公在中央苏区当红军团长时,由于作战勇敢,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奖励他的一枚三级红星奖章。外公非常珍视这枚奖章,这是他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第一次获得这么高的荣誉。他一直将它带在身边,用白布包着藏在上衣口袋里。雨水、汗水经常湿透衣衫,以至于奖章的锈迹深深地印在了包奖章的白布上。

第二个,是1934年7月外公在福建的一次战斗中缴获了一支“勃朗宁”手枪。从那时起,这支枪跟着外公长征,跟着外公打日本鬼子,跟着外公解放全中国,跟着外公抗美援朝,最后又跟着外公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

第三个,是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云南时,部队打了胜仗,给每位红军战士发了一小瓶云南白药。长征时红军的药品极缺,更谈不上什么抢救条件。外公说:“一旦负伤,这瓶云南白药就成了我们的救命药,止血就靠它了!”

3.jpg

外公的云南白药

外公这三个老物件的故事,我从小听了一遍又一遍,好像从来没有听够过。由于这三件物品是伴随外公一生的“老资格”,所以中央电视台专门拍摄了 “杨得志将军三件宝”的专题节目。后来我逐渐明白了,这三件宝,见证了由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程,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英雄业绩,也承载着老一辈革命者克服艰难险阻而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这就是我们的传家宝。

外公常说:“革命胜利了,但胜利来之不易!”“我们的军队壮大了,但牺牲的人远远超过活下来的人!”在外公心里,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幸存者,真正的英雄是那些没有活着走到新中国成立的先烈们。

如今,这“三件宝”已经悉数捐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跟我们一起分享外公等老一辈革命者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

“不能忘记,要懂得感恩啊”

外公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他不仅对我们如此,对所有身边的人都是这样。无论是以前的炊事员还是司机来看他,当客人要走时,外公都会送他们到门口。哪怕是在晚年时,外公自己连站起来都很困难,还总是让我们把他从沙发上扶起来,也要把客人送到门口。

有一件事,令我至今记忆犹新。1991年我们陪外公去青岛,那年外公已经是80岁的老人。一天,外公提出想见见已经退休多年并已回胶县老家的炊事员张师傅。秘书说:“那就告诉张师傅来青岛看您吧。”外公考虑到张师傅住在乡下,大老远来青岛不容易,就坚持要去看老张师傅。我们驱车大概200多里路,到了胶县县城,张爷爷已经在县城招待所等我们了。当张爷爷看到外公那么远来看他,激动地说不出话来,直流眼泪。我们在招待所跟张爷爷一起吃了饭。外公一直在问他:“你回家之后身体好不好?老伴身体好不好?家里还有什么困难……”

4.jpg

1991年夏天外公(右)专程到山东胶县看望老炊事员张金铭(左)

一顿饭的时间很短,很快就要分别了。张爷爷拉着外公的手不舍得放开,我看到他一直在流泪。后来,我们的车已经走了很远,张爷爷还在大门口不停地招手。外公对我说:“张师傅在我们家工作了二十几年,你妈妈她们都是吃他做的饭长大的。你们要记住,要懂得感恩啊!”我想外公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感恩之心,受过别人的善待,同样要回报给社会。

“长大后我要当7路车的售票员”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天,姨妈们和舅舅在客厅坐着聊天,我们几个小孩子也在场。三姨妈讲了她们童年时的一个故事。那时她们在上小学,有一天放学时下起了大雨。三姨妈和四姨妈就跑到路边的一个屋檐下避雨,四姨妈说:“要是爸爸的车来接我们一下多好啊!”三姨妈说:“就别想了。”

这时,她们看到大雨中有一个小男孩淋得像落汤鸡一样,把书包裹在汗衫下狂跑。三姨妈说:“瞧这个小傻瓜,都不知道避避雨。”后来雨小了,两个姨妈回到家才发现,刚才那个“小傻瓜”原来是我舅舅。

说到这里,她们都哈哈笑起来。我当时心里想:原来是这样,我妈妈她们从来都没坐过外公的车上学,难怪我也必须挤公交呢。于是,我想起了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乘7路公交车上下学,人很拥挤,常常是挤上车夹在人群中只能看到大人们的屁股,憋得喘不过气来。有一次我挤到了售票员工作台前,发现售票员阿姨自己有个小空间,有椅子坐,还能喝水,心里好羡慕啊……。

这时有位姨妈问我们几个小毛头长大了想做什么?哥哥和姐姐有的说当飞行员,有的说当老师,有的说当画家,我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当7路车的售票员!”一时间大家都愣住了,当弄清原委后,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

长大后我悟出道理:外公和姥姥就是要让我们从小明白,我们都是普通百姓,没有任何享受特殊待遇的理由。他们认为,严格要求家人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这个家风是要传下去的。

这就是我们的家:一个温暖而又严肃的家,一个知恩图报又心系国家的家。外公的一件件往事都令我们难以忘怀,令我们感动不已,令我们对他格外敬佩。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外公的言行始终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们。他的品德、意志和情怀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他们的后人,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并将他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扬光大。

亲爱的外公,我们想您,我们爱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者:王杨子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