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有大美,3000多年中国印文化如何飞入百姓家
2021-04-26 15:14:09 作者:许旸

展览现场

“没想到印泥制作的步骤这么繁琐,一步步跟着老法师,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韩天衡美术馆“印苑雅集”展示钤印、墨拓、印谱装帧等篆刻艺术,不少观众参与互动体验后,对中国印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篆刻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工艺美术品之一,融合了金石技艺和文人精神。“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自去年底开幕以来,引起广泛关注,预计将展至5月。日前的“印苑雅集”及学术交流座谈上,多位学者谈到,中国印章出现于殷商时期,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工商往来,无不以印章取信。及至今日,印章在我国以及全世界仍有广泛应用。

印材多样

“除了实用功能,印章也被赋予了高妙的艺术属性,先后衍生出先秦、秦、汉、魏晋及唐、宋、元的各式印章,以及明清以来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文人篆刻,形成中国独有的印章(篆刻)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韩天衡,曾摘得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他评价,展览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印文化而言,仅是豹之一斑,但对于爱印人乃至广大观众而言,也许有着一斑窥豹的效应。大展由书画篆刻家韩天衡策划,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和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在西泠印社、河南印社支持下,由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协办。

中国印文化大展以中国印章发展史为主线,汇集历代玺印与明清以来名家篆刻作品、古玺印谱和篆刻家印谱,以及以“四大国石”为主的名贵印材,展品总数560件,汇聚了诸多珍稀藏品。“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慨然借展古印章、古印谱多达50件,首次大批量来上海展出。其中70%以上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时间跨度近3000年,堪称一部中国印文化微缩史。

三国曹魏时期的金质官印“关中侯印”

▲三国曹魏时期的金质官印“关中侯印”

在古玺印与明清名家篆刻展品中,如秦代蛇钮官印“江胡榦官”,韩天衡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三国曹魏时期的金质官印“关中侯印”等,都是中国玺印篆刻史上难得一见的珍品、孤品。

邓石如刻“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印

▲邓石如刻“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印

明代文人篆刻的开山鼻祖文彭“琴罢倚松玩鹤”、何震“听鹂深处”,清代皖派篆刻宗师邓石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吴熙载的自用四面方竹印,近代金石大师吴昌硕的九方田黄自用印等,均为彪炳印史的典范之作。此外,西泠八家与晚清以来篆刻大家均有作品登台亮相,全景系统反映了我国从战国至当代的印章发展状况与艺术面貌。

《顾氏集古印谱》

▲《顾氏集古印谱》

古印谱方面,明代的三部藏之金屋的古玺印原钤印谱:《顾氏集古印谱》《范氏集古印谱》《松谈阁印史》,都是少之又少的国家级瑰宝。历史上艳称的三堂印谱——晚明张灏的《学山堂印谱》、清初周亮工的《赖古堂印谱》、乾隆间汪启淑的《飞鸿堂印谱》,也汇聚一堂。

印谱史上最豪横的皇皇巨著《十钟山房印举》,不仅展出了陈介祺个人最终集藏七千多方玺印的《十钟山房印举》104册本,也有他最早编辑的28册版本。更有三百年来印学家只闻其名、无缘谋面的海内孤本《孝慈堂印谱》,这本由西泠名家黄易之父黄树穀辑藏的神秘印谱也初次亮相。

《十钟山房印举》

▲《十钟山房印举》

“中国第一本原钤的集古印谱是上海松江顾从德藏辑,而第一部文人自辑印谱《松邻印谱》出自上海嘉定人朱鹤。这应该说是上海的骄傲。”在韩天衡看来,上海是一座篆刻之城。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震去世后编辑出版的《雪渔印谱》曾被认为是第一本文人印谱。但韩天衡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明末嘉定画家李流芳曾为他的同乡朱贞一题过一本印谱,这本印谱是其曾祖父、嘉定竹刻的鼻祖朱鹤的《松邻印谱》。朱鹤的生卒年不详,只知道是弘治、正德时人,他的曾孙和李流芳是一辈。朱鹤的长子朱缨生于1520年出生,那么朱鹤的生年大约在1500年。南京博物院收藏有朱鹤的竹雕笔筒,落款辛未(1571年)。他如果在七十岁左右去世,那么他的《松邻印谱》至少要比《雪渔印谱》早30年。

此次“印苑雅集”特设大众体验区,分“铁笔春秋”篆刻观摩体验区、“计白当黑”墨拓观摩体验区、“朱迹留痕”印泥制作观摩、印章钤印体验区、“制册成函”印谱装帧体验区、“琳琅美石”国石摩挲赏玩区、“善工利器”刻刀制作观摩区、“见印说印”知识问答区等,吸引市民参与。“篆刻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工艺美术品之一,融合了金石技艺和文人精神。此次印文化大展的举办,上海工艺美院很多90后甚至00后师生参与进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涛说。

展览现场

展览期间开启“中国印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比如西泠印社理事朱培尔围绕《篆刻向何处去》主题,指出我国印章发展在经历秦汉古玺印和文人篆刻两个阶段中,因宋元以来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篆刻创作实现了从不自觉到自觉投入的根本转变。“金石艺术可以说是中国所有工艺美术品类中最早登上艺术舞台的品类,但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不少人来说还有点陌生。”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唐廷强看来,“借古”的同时“纳新”,期待这门极具中国文化的小众艺术能够借助艺术导赏与专业普及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许旸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王彦

图片来源:主办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