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多字叠用,是“语义磨损”还是“语言通货膨胀”?
2021-08-16 06:50:58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VCG41471396375.jpg

日前,一条互联网语言“潜规则”被网友总结出来,很快引发共鸣登上热搜。有网友调侃发问:“当朋友发给你一个搞笑段子,要打几个‘哈’字才能向他证明你真的笑了?”答:“起码七个以上。”同理,感叹号要四个以上连用才能表示“吃惊”……

在《当我们讨论热搜时,不要吵架》网络综艺中,借用语言学家李安宅《论语言的通货膨胀》一文,将以上现象解释为一种“语言的通货膨胀现象”。即词语被随意滥用,其所表达的情感也随之弱化或变化,导致信息理解错位。

不单是表达情绪,网生代的夸张表达涉及方方面面:“很好吃”“太便宜”可能只是“还行”的程度,“好吃哭”“爆炸优惠”才是真的“好吃”“便宜”。原本以公开透明为底色的互联网,为何加速了词语的“通货膨胀”?而这背后,是否存在表达“信用透支”的隐忧?

网生代的语言体系中,“哈”字为什么不够用了?

网生代以“哈”的数量来表达笑的程度,其实在语言学上有迹可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告诉记者,这其实是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原理”中的一种——“重叠象似性”。即语言形式的重叠和语义内容的数量变化有关。其实在我们的语言应用中,这种例子并不鲜见。比如“干干净净”程度高于“干净”,“一首首歌”表示许多首歌。

而到了眼下,不只是文字产生叠加,表达震惊的叹号、表示疑惑的问号也“成群出现”。自媒体的标题里,少于两个叹号,都无法显示出新闻的突发性。而在网友的日常交流中,非要打出“!!!!!”才能展现出震惊。而“?”更是要一连串出现才能与一般的疑惑区隔开,展现出对于一些迷惑操作的费解和反讽。

徐默凡认为,为表大笑,“哈”字越叠越多第二个原因在于:网络表达尽管是口语的,但缺少日常人际交往中可以辅助表达的语音、语调、手势、表情,只能用文字传递情绪。像“哈哈”这样的拟声词,放在现实生活中,一连串的大笑足矣。而在虚拟世界,别人无法看到自己的真实表情和体态,增加汉字、标点的数量,反而成为一种更为形象、方便的表达方式。

至于“哈哈”逐渐演出敷衍的“潜台词”,“好的好的”比“好的”更加诚恳,则只是“重叠象似性”带来的心理效果——好像语言形式越复杂,就越重视语言的接受者。

词义“贬值”背后,透支的是语言的信用还是表达者的信用?

而正是这种通过字词符号数量表达重视、拉高情绪阈值的“滥用”,引发网友对“语言通货膨胀”的担忧。如果今天七个“哈”是大笑,明天是不是要十个、二十个才行?如果今天“神仙颜值”已经是极限,那么日后是不是用“千年一遇”才能“更上一层楼”?

对于这种担忧,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则用语言学中的另一个现象——“语义磨损”,给出了另一个角度的解释。“语义磨损”指的是词语使用时的意义与词典义相比程度的弱化。语言学家吕叔湘就曾在1947年出版的《中国文法要略》中就提到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比如“很、怪、太”等,“一切表高度的词语,用久了就都失去锋芒”。如今,这种“磨损”已不只是存在于副词与形容词之中。比如,互联网时代之前,“美女”已经不是“容貌姣好的女性”,而是对陌生女性一种客气、礼貌的称呼。

可以看出,不管是以“象似性原理”“语义磨损”,还是“通货膨胀”来解释,这都不是互联网时代语言的新生现象,相反在过去的语言使用中一直存在。过去之所以不容易被大众所察觉,这是因为口语与书面语有着严格的场景使用区隔,大多数人都会自动“转码”。然而互联网的出现,给了所有人在公共平台发声机会、人际交往虚拟途径的同时,也将口语表达的随意自由带到了文字表达之中。模糊语言场景的同时,也就加速了表达方式的迭代和语词语义的迁移、变化。学者认为不必过分渲染这种焦虑,文学著作、主流媒体所使用的书面语仍有其规范,“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吃哭了”并不会出现在这些权威内容之中。

不过,当夸张极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为网生代的日常习惯,这种语言的“磨损”“通胀”,或多或少透露出“注意力经济”下的一种表达焦虑:在“饭圈”,对偶像是极尽赞美之能事,动辄“演技炸裂”“神仙颜值”,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心仪的“爱豆”从面目相似的流量明星中脱颖而出。在好物推荐平台,背负着卖货指标的博主对产品也是清一色的“太太太太好看了”“绝了绝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在瀑布信息流中,吸引用户多停留两秒钟……这种风气之下透支的,到底是语言的信用,还是表达者的信用呢?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