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 |“后浪”奔涌,中国科幻创作开启属于Z世代的星辰大海 | |
2021-10-25 06:33:15 作者:宣晶 |
近年来,我国科幻创作在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多重驱动下,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进入快速发展期。“后浪”掀起了中国科幻创作新浪潮,网络文学已然成为科幻创作者旺盛想象力的练兵场。据统计,截至2021年8月,阅文平台上汇聚了超过51万名科幻网文作者,其中Z世代创作者占比超过58%,科幻小说读者也大多是同龄人。Z世代作者和读者形成全新的科幻话语体系,传统科幻主题在网络文学里生长出一系列融合写作方向。
比如,科创与科幻互为孪生,并互为支撑。科技创新成果和未来趋势通过科幻文学、影视、游戏等形式走进公众视野,激发大众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科幻是激发新思想、引领新科技、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支撑力和推动力,更能够反映国家和城市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文化发展活力。”上海市科协副主席梁兆正认为,未来科幻产业将成为体现科技创新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能力和新世代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并将为描绘上海科创中心美好画卷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Z世代成为科幻创作主力军,融合写作推动科幻小说趋向本土化
当前,网络文学平台已然成为科幻题材文学作品生长的沃土,诞生了题材多元、风格多样且质量不断提升的作品。平台、作者与读者合力,为科幻创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科幻创作向着精品化方向发展,《重生之超级战舰》《深空之下》《我在火星上》《千年回溯》等多部网络文学作品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网络文学奖”。
据《2021科幻网文新趋势报告》统计,累计有超过51万名创作者在阅文旗下平台创作科幻网文,较2016年大幅增长。科幻网文作家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Z世代创作者迅速崛起,占比超过58%,成为科幻创作的主力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年轻读者追更科幻小说,2021年6月数据显示,Z世代读者同比增长超过44%,是最主要的科幻阅读力量。
在Z世代作者与读者“双轮驱动”下,科幻网文不断创新突破,新的科幻话语体系正在形成。“网文作家身体力行,撰写独具特色的‘中国科幻小说’,向世界传递中国故事。”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表示,早年网文受西方科幻小说的影响,架构设定、故事情节,甚至角色名字都带有一些西方色彩,而这一状况在当下已然发生重大转变。传统科幻母题扎根网络文学沃土,生长出一系列融合写作方向,催生出“赛博修仙”“科幻种田”“古武机甲”等复合题材,成为科幻创作本土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随着科幻类主题越来越丰富,近两年科幻题材网文作品井喷式出现,《从红月开始》《长夜余火》等更是口碑爆棚。截至2021年8月,起点平台的月票榜前十作品中,科幻题材占了四部。爆款科幻小说《夜的命名术》单月吸引65万人阅读、15万人付费打CALL,在阅读人数等数据上打破起点平台多项历史纪录。
科幻热潮映照科技情怀,“科普气氛组”推动沉浸式学习
一波波科幻阅读热潮映照出年轻读者的科技情怀。“科幻是基于现实生活对未来科技和生活方式的想象,当代中国青年有着更广阔的视野、更充分的文化自信,活跃想象力与中式审美是他们最大核心的优势。”哔哩哔哩(B站)副总裁张圣晏说。
令人欣喜的是,Z世代正以科幻故事为起点,迈向科学探索之路,融入科技创新浪潮。如今科幻网络文学作者更注重学识储备,写新书前常常研究动辄几百万字的论文,甚至在小说中列出细致的参考文献。比如,《我们生活在南京》作者天瑞说符是宏观生物学硕士,在写科幻网文时,他创新性地在文章中采用注脚,列明引用的学术材料和科研理论依据,受到喜欢考究数据学术的读者追捧。
创作者热情满满,读者兴趣盎然,科幻网文的书评区也成了科普区。借助网文即时段章评论等形式,科幻作者与读者之间构成强互动。部分读者整理知识点、答疑解惑,自发形成“科普氛围组”,讨论范围涵盖微积分、天体物理、解剖医学等。在大幅提升读者活跃度的同时,也要求作者落笔更严谨。
通过这种“内容+社区”模式,优质科幻内容不断提升着影响力和传播力。好消息再度传来:由上海市科协、阅文集团联合发起,人民文学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科幻世界杂志社、上海科技报社共同参与的“科幻梦想启航计划”近日正式启动,各方将共享数字化时代新机遇,聚力构建资源平台,在文学创作、知识科普、行业交流、文创设计、影视制作等多方面深入探索合作可能性。上海科幻产业未来可期!
作者:宣晶
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