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1666,对伦敦而言恐怕并不顺溜 | |
2021-11-02 10:30:05 作者:宋晨希 |
提起1666年的英国,大多数中国人或许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记忆。有些人会说,那无非是资产阶级革命中平淡无奇的一年。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这一年可谓多灾多难,瘟疫、英荷战争和首都伦敦的大火先后出现,一次次将英国逼近绝境。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灾难的出现意外地推动了英国科学、商业的发展,促使理性思想的出现,也让英国政府下定决心,在废墟上重建一个现代化、具有科学性的伦敦。
1666年在英国历史上有多重要?有人说,这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份。我们可以从英国人所写的相关书籍里管窥一二。在彼得·阿克罗伊德所著的跨度长达两千多年、共79章的《伦敦传》里,仅1666年的瘟疫、大火以及灾后重建,就占据了四章篇幅。作者认为,虽然伦敦也曾发生瘟疫,但是“没有哪一桩事件,能够给市民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备无患地遭遇1664年至1666年间所发生的灾难。”
虽然这本书揭示了灾难的严重程度,但因时间跨度过长而失之简略。与其相比,瑞贝卡·里迪尔的《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则聚焦灾难本身,利用当时人的回忆和记录,全方位地还原了灾难的经过,以及时人的情绪和心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自然灾难之外,还加入了英荷战争的片段,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瑞贝卡·里迪尔著,韩丽枫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6月版。
瑞贝卡·里迪尔既是历史作家,也曾担任过纪录片制片人。因此,她的文字现场感极强。看得出,作者在描述过程中,非常注重文字所体现的视觉性,以及它所带来的震撼。
1665年3月7日星期二,原本是平常的一天。然而这天清晨,驶入泰晤士河的“伦敦号”军舰突然发生爆炸,三百多人溺死。有人说是因为海军购买了廉价火药,还有人说这是上帝对伦敦人有所不满。总之,这场不大不小的爆炸,如同潘多拉魔盒,翻开了伦敦灾难频发的一页。
首先,曾夺走2500万欧洲人生命的黑死病再次降临。与任何时期的瘟疫一样,这次黑死病的传播也是由点到面。不过与我们既往认知不同的是,500年前的伦敦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防疫意识。1666年初,当伦敦政府发现几例死亡病例,便迅速在城外建隔离区,对街道洒水、清扫,并散发医学手册。可为时已晚,到了六月,疫情开始全面暴发,死亡人数以每周几百人的速度增加,七月更突破千人。
在当时的伦敦,车夫不停地摇铃铛运送尸体,城外还挖了万人坑掩埋死者。更触目惊心的是,有些家庭每隔一两天就埋葬一位亲人,直到埋尸者自己死去。据估计,仅伦敦就有十万人死于瘟疫,几乎每个人都有认识的人死去。
正在瘟疫肆虐之时,英国与荷兰的战争也趋于白热化。两国因英吉利海峡控制权兵戎相见。此前,英国人刚刚在洛斯托夫特海战中重挫荷兰海军,并打算乘胜追击,在挪威的卑尔港口劫掠荷兰商船。然而荷兰依托港口堡垒有力还击,致英军损失惨重,士气大减。在接下去的四日海战中,英军继续惨败,17艘战舰被击沉,死亡近5000人,就连最大的旗舰“皇太子号”和海军中将也被俘虏。威尼斯驻巴黎大使说,(英国人)“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虽然英军也曾在圣詹姆斯日之战中扳回一局,但好运并未持续。正当英军准备进行决战时,海军统帅蒙克收到国务大臣的一封信:上帝给伦敦降下了大火,他必须马上返回,以备不测。
伦敦的大火始于布丁巷的一家烘焙店。1666年9月2日午夜,店内炉子里的木柴突然起火,火势迅速在街道蔓延。黎明时分,圣马格纳殉道者大教堂被焚毁,大火开始向建造着各种仓库,堆满了油、酒、沥青、柏油的泰晤士街挺进。次日7点,大火已烧毁伦敦300座房屋。
这场大火持续了整整四天,大批市民四散奔逃。根据记载,80%的城区受灾,13200间房屋、87座教堂、47个办公厅被毁。大火燃烧,伴随英军战败,民间谣言再起,传说荷兰人和法国人合谋纵火。于是伦敦街头出现了对外国人的谩骂、殴打,甚至杀害。可以说,大火及其次生影响为接二连三的灾难增添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灾难可能也意味着机会。它斩断了平日里纵横交错的利益链,也激活了自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理性主义。
正是在1666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原本,他应该回到牛津大学完成学业,但是因为疫情的关系,他不得不在家中自学研究,结果让这项伟大的发现提前问世。
火灾还让民众对查理二世的统治产生不满。坊间传言,火灾的出现与他荒淫的生活有关。这些流言蜚语对往后的“光荣革命”产生了影响。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叛乱,查理二世必须保证无家可归者能活下去,有地方住。于是他开始刺激贸易,加紧重建伦敦。在这个问题上,他尊重理性主义哲学家和建筑师,支持从零起步,重新对伦敦进行勘测、规划。市政府拓宽街道,建造井然有序的花园和广场,将有害的产业置于城外,以最大限度降低火灾风险。
伦敦的重建仅仅花了六年。到1672年底,伦敦人已经几乎忘却此前发生的灾难,还有人认为,大火、瘟疫是上帝对伦敦人忘恩负义、欲壑难填以及宫廷风流放荡的惩罚,而他们则利用工作来为自己赎罪。一位当时的作家说:“好像市民们并没有因为火灾而陷入贫困,反而变得更加富有。”
伦敦的灾难虽已过去350多年,但是谁都无法断言,世界上哪一座城市不会再次遭遇这些灾难。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伦敦重建和崛起的过程,也为当下和未来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思考。
作者:宋晨希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