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隆携手“好兄弟”李伟纲同台演出,上海见证了他们的音乐传奇人生
2021-11-12 22:34:10 作者:姜方

357977141.jpg

余隆,指挥家、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李伟纲,小提琴家、上海四重奏创始人之一。这两个古典音乐界响当当的名字,都诞生在上海。更有缘的是,他们二人3岁时就认识了。这对从小一起玩泥巴的小哥俩、好邻居、好同桌,将完成从“同桌的你”到“同台的你”的跨越——相识54年之后,他们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携手演绎巴伯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4》。

“从改革开放之前,到改革开放之后,再到今天,兜兜转转了一大圈,没想到我们俩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合作,还是在出生的地方——上海。”用余隆的话说,上海这座城孕育了很多人,诞生了很多故事,留下了很多传说,“在这里,会带给你各种各样的回忆和和传奇”。

从“同桌的你”到“同台的你”,他们的友谊走过了54年

余隆说,他和李伟纲从小住在一栋楼里,“他家住二楼,我住在一楼。我们念的小学在原来的永嘉新村小学,我俩是同班同桌,后来中学一起念的市二中学”。回忆起儿时生活,余隆印象里的李伟纲,是个认真的、很少被其他事物诱惑的人。“所以他就是练出来了。我呢,就成天在外面爬墙上树,又抓蛐蛐又抓知了的,从小就没个安分的时候。到了学校里,我各种组织人家出黑板报,组织话剧表演,反正什么都有,就不务正业呗!”余隆有些开玩笑地说。

121212121.JPG

1102298206.jpg

812128627.jpg

而在李伟纲的心中,余隆是个非常典型的“巨蟹座”——很多方面都很聪明,也非常注重细节,比如一些非常具体的事情。“余隆一天就睡三四个小时,精力旺盛。不睡觉对他来说是个天赋,第二天继续精神抖擞,真实的工作狂。他一直很自豪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管理者,而且他还要上台指挥。”李伟纲说,余隆的曲目量是非常多的,“他脑子好使,人家要学50遍,他可能10遍就就记住了,这是天赋,我觉得也跟他从小看历史的东西有关”。

997974572.jpg

“我们家拉小提琴,到我这里是第三代了,我父母亲两边都是。我的母亲、外公是上海交响乐团的乐手,所以无论是我回来参加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会,还是做客座首席,我都感觉很亲切。”李伟纲说,她的母亲陈慧尔在上交从上世纪50年代工作至上世纪90年代,作为陈慧尔的儿子,他也从小就和上交这支团体非常熟络。“小时候,我都喊乐团里的成员伯伯、叔叔、爷爷;现在我回到团里,发现自己可能成了年纪最大的人之一。”

“他们”这一代音乐家,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展露头角

1978年,14岁的李伟纲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其实在这之前,上音附中差不多有十年没有公开招生了。”李伟纲说,当年除了有像他这样有志于专业乐器演奏的音乐家之外,那个时代背景下,还造就了陈其钢、周龙、谭盾、盛宗亮等在内的一大批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作曲家群体。“他们年龄都比我们要大一些,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他们在文革时期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系统的乐器训练,等他们考上大学时,手上的功夫已经失去一段时间,于是就去攻作曲了。不过,他们都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去过农村,脚步抵达过青海、黑龙江等地,并从中获取了很多素材,甚至对他们之后的创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用了一辈子,也成了一笔财富。”

9396979.jpg

“中国音乐家真正在世界舞台上展露头角,是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的。比如我就是和李伟纲兄弟,还有大提琴家王健他们一起长大的。”余隆说,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这一代音乐家,正在努力实现上一辈音乐家想做却没能做的事情。“中国音乐怎么走到世界平台?你得有好的作品,你得通过充满感染力的演奏,把我们的音乐和文化有说服力地传递给别人。我们这一代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包括陈其钢在内的作曲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我们今天我们的民乐,也能做到用世界性的方式演奏。”

1062946208.jpg

世界上已经有不少中国音乐家的声音引起大家的瞩目,“但我们肯定不是个终点,我们更有兴趣的是看着青年一代不断成长和发展”。余隆说,如果他们是中国音乐被更多人听见这条赛道上递交接力棒的选手,那些属于未来的年轻人有望在赛程最后拿到冠军,“只不过我们可能在我们跑的这段时间,加了点速度,把这个秒数给提前了”。

受访者供图

作者:姜方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