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鲍鹏山:价值观只能认同,不能讨论 | |
2022-03-14 20:31:28 作者:鲍鹏山 |
《好的教育》
鲍鹏山 著
东方出版中心2022年1月出版
本书是学者鲍鹏山从事教育近40年的思考结晶,他从教育、教师、素质、经典和教材五个方面,回应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焦虑。他指出既要重视知识传授与技能教育,更要重视唤醒孩子的生命力,提升其价值判断力和审美鉴赏力,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内文摘选
价值观只能认同,不能讨论
有人说,两千多年前的价值观能跟今天现代的价值观一致吗?肯定有变化吧?我说,这是糊涂人讲糊涂话。价值观有个人价值观和基本价值观之分。
什么叫个人价值观?举个例子,比如选择一辈子单身,这是个人的权利,别人管不着。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结婚还是不结婚,结婚后也可以选择“丁克”或者是多子多孙。这些都叫个人价值观。有的人花钱就喜欢“月光”,别人也管不着。喜欢攒钱也行。这种价值观是个人的,我们不能把这种个人价值观混淆为基本价值观。
基本价值观是什么呢?简单地讲,就是做人,做好人不做坏人。你可以选择做单身的人,也可以选择做娶妻生子的人,但是你不能选择做坏人。有些人还真不明白这些道理。
有位民办小学校长,在教学上做了很多尝试,名声特别大,各地办学。但我觉得他有个大问题没搞明白。我说,知识和价值不一样,知识是让人认知的,但是价值是让人认同的。他说,不对,在西方社会,学校里什么都可以讨论。我说,讨论的目的还是最终走向认同,而不是最终走向否定。比如,做人要仁义,可以讨论,但是不能讨论到最后走向否定,变成做人要不仁不义。基本的价值观,必须认同。不认同,人没法在社会上立足。如果我讲座上公开说,我就不仁不义,你能把我怎么样,主办方马上把我轰下去。偷偷摸摸地不认同,鬼鬼祟祟地不认同,说些鬼话也可以,但就是不能公开不认同。做好人还是做坏人,你能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吗?然后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做坏人,而你也说可以?
人有人的底线,这叫基本价值观。基本价值观是普适的,时间上普适,空间上普适。孔子时代的好人到今天仍然是好人;今天的坏蛋到孔子的时代,照样是坏蛋,这是时间上的。空间上的呢?中国的好人到美国依然是好人;美国的坏蛋到中国照样是坏蛋。
所以,共同的基本价值观不能讨论,只能认同。做人要遵守基本的价值观,要讲道德,要讲仁义,要讲礼貌,要讲智慧,要讲诚信,要讲忠诚,要孝顺父母,要宽恕,要勇敢,变了吗?从古至今不变,古今中外不变。先贤通过元典给我们留下的道、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诚、恕、勇等,看起来是概念,实际上指向的是基本价值观。有了这些价值观,我们就知道一生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让一代一代的民族的未来,认同基本的人类价值观。
知识,让我们认知;而基本价值观,需要信,需要认同。因此,基本价值问题不能讨论,基本价值问题只能让人认同。价值多元时代,有多元价值观,应允许自由讨论,但是,不能混淆概念。譬如是否选择结婚,是否做丁克族,当然可以自由讨论多元选择,但人们常误把这些也当作基本价值问题。这是具体的人不同的人生价值选择问题。做一个好人这样的基本价值观,是不能讨论、不能多元选择的。人有做人的底线,底线不能讨论。基本价值观就是做人的底线,良知就是做人的底线。底线只需要认同。
>>作者简介:
鲍鹏山,作家、学者,浦江学堂创办人。出版有《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风流去》《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传》《孔子如来》《孔子归来》《孔子原来》《〈论语〉导读》《寂寞圣哲》《先秦诸子八大家》等著作二十多部。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
作者:鲍鹏山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