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加拿大碧玉雕刻——中华绝艺在北美绽放(之二)
2022-05-31 20:17:18 作者:胡昌民

加碧视频二750.jpg

▲加碧玉雕——中华绝艺在北美绽放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视频观看↓↓↓


加碧玉雕——中华绝艺在北美绽放(之二)

美丽的加碧玉石

胡昌民

加碧玉材与类别鉴定

气候严寒的加拿大北部,环境辽阔,山脉连绵,崇山峻岭之间储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加拿大碧玉最负盛名。它体块硕大,质地坚硬,绺裂较少,色泽艳丽,晶莹翠绿,为世人瞩目。

加拿大碧玉(Nephrite)主要由角闪石、阳起石、石棉之类矿物元素组成,含镁、铁、锰、钙、硅酸盐等,属于阳起石矿物系列。加拿大碧玉的黏结和互锁的纤维结构,在极其严寒的温度下,历经千万年漫长岁月的沉积和大气压力,吸天地之精华,纳山川之灵气,终成自然界最坚硬的玉材之一。

加拿大碧玉的组成结构和成分与中国和田玉相同,皆为摩氏6.5 度,比重在2.9~3.02之间,折射率1.62,强韧度2.1×109。因此,加碧与中国和田玉被认定为相同玉系的真玉,在中国的宝石鉴定书上,加碧被标注为“和田碧玉”或软玉。

自然状态的原玉.JPG

自然状态的原玉

17.jpg

标注为“和田碧玉”的加拿大碧玉

18.png

碧玉原料

加碧属高中档类别的真玉,其纤维结构不同于缅甸翡翠玉的玻璃结晶体结构(翡翠又称老坑玉,硬度为摩氏7.4~7.8)。北极玉是产自加拿大北极圈山体中最顶级的上品玉种,玉质坚硬细腻,质地均一,色泽翠绿。北极玉的玉性位于新疆玛纳斯、俄罗斯和新西兰等同类玉种之首,是碧玉中的一朵奇葩。

加拿大北极玉、开希玉,与中国的新疆白玉、碧玉并列为高档玉种,因玉源有限而价位高昂,通常用于制作高端装饰品或案上摆件。

加拿大庞大的玉石矿体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档加碧储量用材,它们也是玉雕人喜爱的选择对象,在艺术精品的精雕,装饰品、旅游纪念品的大批量制作,玉石建材的工业化用料等方面,都具有相当广泛的适用性和发展前景。

玉石选料相料和用料

玉雕,是一种运用玉材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产物。玉雕工作者运用玉石这一载体,通过艺术手法,把所要塑造的形象表达出来。因此,玉雕不同题材内容的用料,要求雕刻者在选料相料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玉石对特定形象的表现效果,比如不同玉色给人的不同感觉。

通常,加碧雕刻者选用相适应的玉材表现特定内容。由于不同族裔、文化、风俗、性别、年龄、性格的人士,对于选玉的审美偏爱和标准大异其趣,所以,对于玉石的选择也因表现题材而异。比如,欧美人士偏爱以深墨绿玉表现具有力量感、爆发力的魁熊或斗牛,以中绿色玉制作飞禽类的白头鹰、猫头鹰,而以淡绿或水润的玉表现海豚、三文鱼、潜鸟,则更显其轻盈灵动的美感。所以,玉雕者应具有敏锐观察力和整体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处理用玉过程中的适应性。

19~1.jpg

加碧北极玉雕刻

20 (1).jpg

加碧开希玉雕刻

21 (1).jpg

加碧北极玉雕刻

以制作形似粗旷的野生动物为例,就不宜采用粗糙纹理和拙朴感觉的玉材,而应精选适用的玉料,用艺术手法把野生动物身上特有的原始美同玉石美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

应料设计与随机应变

应料设计与随机应变是用好玉石材料的关键。加碧玉石为纤维体结构,在其溶解吸收矿物元素的造玉过程中,由于大气压正向和逆向的作用,使加碧表面隐现水纹、花斑,呈现尚未完全被吸收的黑点、白点、绿点或金点的表象特征。

剖开一块玉料,其自然纹理基本展现,此时雕刻家按照设计意图与实际用料相照应的基本要求,随机应变,根据玉料色块、纹理、裂缝、斑痕、黑点等分布,统筹考虑,应料制宜,因材施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玉材,最合理地避开瑕疵,最巧妙地施以俏色,将用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机转化为有利因素。

玉石材料是固定不变的,但设计者的用料方案可以做出适度调整甚至重大变动,目的是为了充分呈现玉材最美丽的一面,这正是玉雕不同于其他雕刻诸如牙雕、木雕或陶塑的关键所在。相较于其他雕刻(陶塑)所用材质(质地、颜色)的相对均一,玉石材质无论表面还是内层充满变化,可谓“危机四伏”,必须相机应变,以求雕刻的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

22.JPG

经切割打磨的玉石

应料设计既可按稿落料,也可套裁落料。玉石材料的多变性,要求设计意图与用料方案密切配合,分毫的疏忽大意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是对设计者专业经验与处理危机能力的双重考验。具体操作中,由于加碧纹理变化多端,设计意向中的大概用料方案可在玉料上套用,也可直接在玉料上应材设计。玉雕作品的立体效果应经得起四面观赏,裁料中也需要对雕件不同的立体面作前瞻性考虑,兼顾另外几个不同的面。如此,则玉石雕制程序有望顺利推进。

从落料到雕刻的全过程,充满着变数和挑战。“胸有大局,面对玉材了然于心:动刀之初,运筹帷幄,心中有谱。整体考虑:大体入手,局部收拾,先抓大形,再压层次。减法技巧: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层层琢磨。随时调整:从大到小,由方到圆,由表及里,从粗到细。遇到危机:勇于面对,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灵活调整。善于处理:相应对策,技巧手法,稳扎稳打,步步深入”,有条不紊地把意想中的形象,从无到有在玉石上一步一步地呈现出来。这,就是玉雕家过硬的基本功。

用尽美玉避开瑕疵

当然,面对原始状态的玉石,很难判断其适用性。只有当一个横切面展现后,玉质全部的面貌包括纹理、僵斑、瑕疵、黑点裂缝等,才能一目了然。此时,雕刻家以实料为据,在相料和评估的同时,凭着专业经验、匠心、文心,翻复读玉、解玉、套玉,酝酿最佳方案,最大限度地用好特定玉料充分为表现主题内容服务。“因地制宜、因材施艺”是用玉人的口头禅,细心琢磨,匠心独运,敏锐观察,整体思维,应对危机,亦即“用尽美玉,避开瑕疵,巧色处理”等,是用玉过程中的常用手段。

24-b.jpg

25.jpg

加碧玉石天然纹理

美丽的加碧也客观存在着缺点,了解、读透其负面,因势利导,按玉料本来面目制定特别的设计方案,变瑕疵为美玉,把加碧的可雕性发挥到最大限度,是用好加碧玉材的必备知识和用玉之道。这里就加碧中常见的问题和处理方法作如下分析解读。

石花,一种分布在玉料表层细小的羽裂,以及有色纤维花纹呈现的石花,设计和雕刻时应尽量避开。羽裂可在成品后通过加温浸蜡使其淡化,有色纤维花纹可通过拟定相应设计方案,设法将其从雕件中去脏、去裂,或以别岀心裁的创意、新颖脱俗的技巧、新奇独特的视角,利用玉石天然石花纹理展示独具特色的物象,即玉雕常用的“俏色巧雕”——从石材的偶然性中捕捉可遇不可求的意外发现,将巧妙的设置蕴藏于合情合理的布局之中。

绺裂,玉料中的天然裂隙,有明裂和隐裂之分,其粗细、长短、深浅都有不同,工艺上分为死绺裂和活绺裂。死绺裂指裂痕明显,两端穿透。活绺裂指玉质内部的“胎裂”,通常较浅较短。对于绺裂的处理,玉雕制作中一般采取躲避或局部剔除绺裂方法,或特意设计合理的同一丝流线形物体,或设置在同一流向的图案之中,用隐显方法处理。

僵斑,浑浊不清的脏块、杂质、斑纹。这种已石化的僵斑同玉块整体交织一体,其大小、深浅、形状无规律性。设计布局时多采用除、避、挖、躲、遮的方法处理。黑点,加碧中常见的外观表象特征。加碧玉色隐现水纹、花斑,呈尚未完全被吸收的黑点、白点、绿点或黄铜点等星点状,是造玉过程中未被完全吸收的阳起石分子残留痕迹。除墨点玉不适合手饰类雕刻,其它色点在制作立体雕件的观赏上都无碍大雅。而且,加碧中由含铁量较高的阳起石分子形成的黑色点具壮阳补肾之医学作用,无碍身体健康。

水线,一种隐形或半透明状态,其成因是玉矿断裂体裂隙之间,二次结晶形成的线体透闪石纤维状态。设计处理时,采用依山造城之法,将水线隐藏于包含线面的形体边缘,尽量把显而易见的水线淡化或边缘化。

色差,或为水花,或为玉斑,或为石皮,同周边玉质形成色差。根据创作意图,可在设计落料中躲避,也可将计就计,利用玉石中的相关色差,施以俏色巧雕手法。巧妙运用玉石色差,有时可获出奇制胜的意外收获。很多俏色玉雕正是色差玉材的偶然机遇,令玉雕家触发创作灵感,终成可遇不可求的独一无二佳作。

雕刻用料与相应工具

“材美、工精、艺高”,是成就玉雕艺术品的三个重要因素。

三分材料, 三分工具,四分工艺,意谓发挥雕刻家的才艺能动性,灵活用好相应工具,在特定材料上施展工艺技巧。工具和材料是固定的,而人是灵活的,雕刻家依照设计意图,娴熟操作不同功能的工具,就能准确有效地在玉材上处理造型的各个环节。

雕刻工艺带有很强的技术性、技巧性、专业性,这要求玉雕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相料、用料方法,熟悉玉的材质,掌握玉的性能,还要充分了解、熟练掌握、善于运用不同机器工具。

雕玉过程中,雕刻家用锯片切割,用小锯斩料,用平铊打坯,用金刚钻打洞,用铊钻掏膛,用细钻勾线,用圆铊做弯势,用软轴机做细部……每个工序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玉雕家唯有灵活、综合运用不同技巧、不同用途的相应机器、工具,将每个环节的功能作用发挥到最佳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加碧材料的可雕性,体现设计意图的特定内容,呈现玉石美丽的天然材质。

26.JPG

制作玉雕的雕刻机器和工具

27.JPG

玉雕打坯机

28.JPG

玉雕工作室

总之,不同功能、不同尺寸、不同用途相应机器和工具的综合使用,是雕刻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玉雕常用机器设备中,切料机、粗形切割机、粗坯机、细坯机、薄片锯、水砂轮机、磨砂纸机、软轴机、抛光机、钻孔机……上述机器的锯片磨具黏合特制的金刚粉材料,其硬度甚至比玉石更坚硬,可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操作运转时,金刚粉磨具和水同时运作,足以有效地切磨坚硬的玉石。此外,现代玉雕工具不但可做出传统磨具制作的效果,而且先进的工具有效突破了过去简陋工具的很多局限,使高硬度玉雕制作如虎添翼,而在工艺技巧方面,玉雕家更可得心应手地处理高难度、高精细度的雕刻难题。

本文作者胡昌民(Charles C.M.Hu)先生为知名玉牙雕刻家,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现居加拿大,所著《跨文化的探索》玉雕专著由加拿大国家出版总局出版,《上海象牙雕刻》和《玉桥》分别由上海人民岀版社和上海人民美术岀版社岀版。

胡昌民先生雕刻作品浏览网址:https://charlescminhu.com



  作者:胡昌民

  编辑:薛伟平

责任编辑:朱自奋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