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本周人文社科类图书精选
2022-11-11 07:16:18

从演揲儿法中拯救历史.png

《从演揲儿法中拯救历史:元代宫廷藏传密教史研究》

沈卫荣 安海燕 著

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利用近年发现的大量汉译藏传密教文献,通过将其与相应的藏文、西夏文、畏兀儿文等民族语言文献进行文本对勘和深入研究,试图将“演揲儿法”等藏传佛教词汇置于其本来的语言、历史、文化和宗教语境中来理解,恢复元朝宫廷所传藏传密教仪轨的真实面貌,最终揭开藏传佛教在元代中国传播历史的真相。

电影中的奴隶.png

《电影中的奴隶:再现历史真相的影像实验》

[美]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著

姜进 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电影有何潜力, 能以一种有意义的、精确的方式来诉说过去?”在书中,戴维斯进行了电影和史学的交叉研究,认为电影是“一个有价值,甚至有原创性的历史洞察的方式”,是制片人、演员和观众共同参与关于过往的集体性“思想实验”。书中以五部影片为底本,探讨了电影如何影响现代西方对奴隶制及其现代遗产的批判和反思。

发明人类.png

《发明人类:平等与文化差异的全球观念史》

[荷]西佩·斯图尔曼 著

许双如 译

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面对文化差异的现实,人们如何将外邦“蛮族”构想为“共同人类”?斯图尔曼认为,诸如“共同人类”和“平等”的观念的“发明”并不描绘社会现实,而是旨在打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想象的世界。人们利用这些思想资源,与现实中的不平等展开持续对抗,正因如此,这些观念也具有了改变现实的变革性力量。

富庶的窘境.png

《富庶的窘境:黄金时代荷兰文化解析》

[英]西蒙·沙玛 著

晓庄 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

该书是对荷兰黄金时代的文化做全景式解析的新文化史经典。作者发掘了海量的历史收藏作为新材料,采用了新文化史的路径,讲述了这个现代新兴国家是如何塑造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的。书中探索了荷兰文化所隐含的神秘矛盾:一个通过卓绝的奋斗发明了自己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饶的国度,却始终生活在被幸福腐蚀的恐惧之中。

改变自己的物种.png

《改变自己的物种:繁荣如何重塑人类生命》

[英] 埃德温·盖尔 著

潘隆斐 译

鼓楼新悦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人类在三代人的时间里所产生的物种性改变,比之前的1万年来的还要多。作者通过生物学、社会人类学等面向,分别从微观个体和宏观社会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实际上具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力,并揭示了它们之间深刻的关系。未来,人类又将如何进化呢?

还原与无限.png

《还原与无限——技术时代的哲学问题》

余明锋 著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本书对技术时代的内在系统及其运转逻辑做了结构性分析,揭示了技术工具论看似中立的欺骗性伪装;也对技术时代论的思想谱系做了简要梳理,探讨了诸如笛卡尔、尼采、海德格尔等哲学家,以及福山、韩炳哲等当代思想家的相关作品,以期透过历史与表象,剖析技术时代的生存实情和人性危机,回应一个时代的根本忧虑、困惑和希望。

1511273289uz.jpg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