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呈现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最重要术语——“气”的发展变化史 | |
2023-05-29 17:44:08 |
从诸子思想到佛道两教、理学、心学,从医卜星相到琴棋书画,从欧西诸国到朝鲜、日本——“气”的身影无处不在,可谓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绕不过去的一个存在。为何“气”如此重要?
20位日本中国学专家从我国古代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考察自先秦以至近代的经典文献,借此分析和展现在我国古代思想传统中,作为自然和人的基本构成的哲学概念——“气”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归纳我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演变之路。《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把中国思想史上出现的“气”的概念作为“点”,来考究自然观和人的观念这个“面”,它沟通了哲学概念和中国古代文化各个领域的联系,阐发了凝聚在抽象概念中现实的内涵,是一部文化思想史领域的名著。
《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
[日]小野泽精一 等 著
李 庆 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内文选读:
前言
“气”,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使用范围广泛、频率极高的汉字和概念:日常的客套“您别生气”;生活中的“社会风气”;婚庆节假的“洋洋喜气”;浴血战斗的“一鼓作气”;科学领域的“宇宙大气”;中医学理的“活血通气”;传统儒学的“理气”“元气”;文学艺术的“文气”“雅气”“气格”“气韵”;乃至高速路上的“轮胎漏气”,等等,可以说,几乎无所不见。
但是,如冒昧地问一下:这些“气”到底是什么意思?不知是否有人会一时语塞,难以准确回答。
进一步问:为什么这么多不同领域中,都有“气”的使用?或许就更令人难以作答。
更进一步追问:这些“气”,相互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这种情况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中,是怎样形成的?那么,能回答的人可能就更少了。
那可真有点所谓“一问三不知”了。
中国语言的一个特点,就是模糊性,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这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一种特性,表现为注重自我和自然的一体性、思维偏重经验感知。这正是“气”这一概念或者说哲学范畴得以形成的文化土壤和社会历史环境。物我合一,内外一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感知,使“气”的内涵和外延得以衍生、扩展。
这部著作是对“气”的概念以及有关的思想、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产物。它以时间的进展为主轴,展示了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层面、文化领域中“气”的存在。虽然或尚有再进一步补充、商榷的余地,但独创性地研究了在中国的自然观和人的观念中,“气”的内涵和在不同领域中展开状态等问题,值得重视。
这部著作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因应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世界又一次兴起了“中国热”的产物。以汉字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和世界各国,尤其东亚各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关“气”的思想,渗透、影响到了周边各国。在日本文化中尤为明显。正是基于此,日本学者在对中国的基本哲理概念,比如理、性、气、公、私等研究的过程中,特别着眼于“气”,可以说在全球的汉学领域,进行了独创性的研究。这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论著,并非任情的随笔漫谈,全书收罗广博,材料丰富,注释详细,以便复按;为研究“气”这一概念,建立了理性分析的基础,可作为进一步展开的基石。
这部著作中译本的出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学术研究面向世界的产物。
今天,让世界准确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要素,理解中国文化的表述方法的同时,我们也应了解世界如何认识华夏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何看待我们的思维方式;如此双方方能不断加深交流。本书收辑了“气”在欧美拉丁文字圈,英、法、德语中不同场合的不同翻译,为不同文明圈的文化沟通、交流,提供了理解的通道。
这部著作的研究方法,显然受到了当时世界上兴起的范畴学理论在语言学、社会科学领域展开的影响。中国古代也有对哲学概念的研究,有宋代陈淳的《性理字义》、清代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还有清代王建衡的《性理辨义》等著作,分析的角度和研究的方法和这部书相比较,差异自见。所以,本书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我想,以上或是本书可以存在的理由。
此书的翻译出版是在三十多年以前的事,当时得到了编著者山井涌、福永光司、户川芳郎诸位先生的赞许和热情鼓励、帮助。刊出以后,日本的媒体对此做了采访报道,欧美和国内的许多学者也都加以关注。几十年来,多次重印,这次新版,或可为关心此问题的读者,提供一些方便。
四十多年过往,今日回首,记起稼轩词曰:“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深感确如其言。
本书的作者,即使当时年轻的,都已年过古稀,大多退出了学术研究舞台,不少已经仙逝。但他们的音容笑貌,时在笔者眼前闪动。在新版之际,笔者根据所知的情况,对他们的现状略作补充,供读者参考,也是对他们的感怀。
作者:李 庆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