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回望与确认中国电影的文化气韵——读厉震林《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1949-1978)》
2023-06-15 00:51:44 作者:王培雷

图片1_副本.png

《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1949-1978)》

厉震林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电影表演,似乎无从齐整归结表演本体意义上的思想源流。建国初期的电影演员来自不同背景,面对的创作环境也比较复杂,在此背景下,总结或曰钩沉新中国建立至新时期开始之前中国电影表演的美学渊源、整体统一与局部分异状况,就不仅是世变时迁之后的追认那么简单,而更是通过回望电影表演的思潮起落与演进,重新确认中国电影创作整体的美学选择及随之而来、影响力绵延至今的文化气韵。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教授的《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1949-1978)》就是试图对建国后将近30年的电影表演美学思潮进行梳理并总结出相应表演思想路径发展的深耕之作。作为前著《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1979-2015)》的“前传”,本书将建国以来的电影表演思潮变化规整为几个阶段,不同阶段中的表演形态各成体系,但总体上来说,美学渊源远非整齐划一。比如建国初期的纪录片式表演格式,既是源于延安时代及解放区的表演美学,同时亦受到时代的新旧交替给包括原国统区演员在内的表演群体所带来的短暂“茫然期”影响;又如对中国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直接与中苏关系变化有关,同时亦是表演主体自身的经验累积与思维沉淀到达一定程度的自然结果。

凡此种种,构成了《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1949-1978)》跳出关于表演与时代语境互动的文化想象、带引读者直抵文化现场的既富高屋建瓴意味,又细探文本与表演主体精神的独有质地。全书中大量篇幅聚焦于置身具体变化中的演员个体,行文往往先由大环境的视角切入,最终落实于具体的个人。比如在论述中国电影的“内心化表演”时,作者从建国初期特殊的经济文化语境进入,谈到“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与深入……电影在国有体制之下也逐渐稳健拓展,表演心情也是不断抚平,从原先的激情澎湃到后来的积极理性,表演美学从‘行为表演’演变到‘内心表演’,从外在到内在,从‘白描’到‘水彩’,从单一到多元,表演美学已然深化发展。”于此大背景之下,演员面对表演任务的心态渐趋平和,相较前一个阶段的“纪录片式表演”而言,外化形态相对轻松自在,呈现出充分拥抱“电影新中国”的姿态。作者以在《上甘岭》中饰演连长张忠发的演员高保成为例,通过引述其对于拍摄“捉松鼠”及齐唱《我的祖国》段落的回忆,详细阐释在“内心化表演”逐渐成为一种美学思潮的阶段,演员是如何得以充分调动既有美学经验并将之付诸具体的演出实践过程的,在此过程中,来自外部的政策环境变化与演员群体内在艺术人格的进一步成熟共同促成了这种思潮的形成。

微信图片_20230614135146.png

《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1949-1978)》是一部聚焦电影创作特定层面、以断代形式建构的作品,同时更是一部论述电影表演的思想层面“聚力”的形成与演变的史著,这便尤其考验作者在风起云涌的思潮演进过程中抽丝剥茧、见微知著的能力。厉震林教授在对时代脉搏精准把握的前提下,手术刀般精准提炼出置身不同历史阶段、来自不同美学源头的演员个体具象表演思维的结构、成型及至成熟的过程。在行文中,既对具体时空背景下属于电影本体的表演面向有细腻把握(如因应不同题材、类型电影而形成的“人性化表演”),亦对表演本身所赋予演员的隐性人格密码塑造过程有幽微的观察。

由此,本书在中国电影表演论著序列中的独特价值与创新意义也得到了彰示。首先,由表演人格的个性角度切进大历史背景下的电影创作路径,令身处历史波浪中的模糊面目得以廓清。其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之于电影表演的影响有各自极其鲜明的特征,对于具体的表演思潮形成、发展及至演变过程,本书有翔实的梳理、富于理性的洞察,同时完全避免了表演论著容易陷入的“唯本体论”窠臼,将表演放置在政治、社会、个体美学经验等多个维度加以打量。

全书作为一部纯学术性表演论著,行文流畅。透过清晰的例列,本书文字中颇具文化内省意识的人文观照呼之欲出。这亦是厉震林浸淫数十年影视、戏剧理论与创作过程中不断深化体悟的结果。以“金刚怒目”的超脱视角看历史,用“菩萨低眉”的人民性姿态执学笔。某种程度上说,本书不仅是在谈表演,同样是在书写作者深耕艺术进阶征途上的激扬心曲。



  作者:王培雷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